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第二性徵

第二性徵

第二性徵

第二性徵(secondary sexual characteristics),亦称“副性徵”。在青春期出现、成年期大部分或全部保留的生理特徵。在男性表现为阴毛、腋毛、鬍鬚的显着生长,肌肉的发达,骨胳的粗壮,喉头突出,声音变得低沉。在女性则表现为乳房隆起,生长出阴毛、腋毛,骨盆宽度增加,皮下出现丰腴的脂肪。男女这些生理特徵虽由遗传决定,但最终的显现和成熟则依赖于性腺内分泌的促进,否则,第二性徵可能永不出现。第二性徵出现的年龄,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差异,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差异,在男女两性之间也有差异。比较一致的结论是,男孩要比女孩晚两年出现第二性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第二性徵
  • 外文名:secondary sex characters
  • 作用:分辨人类性别的外貌特徵
  • 其他:第一性徵

概念起源

第二性徵,又称“副性徵”,这一概念是18世纪约翰·亨特首先提出来的,他用这个术语来指公鸡的鸡冠等性徵,但并没有精确的定义。
19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1809~1882),在他的名着《人类进化和性选择》中,大量描述了第二性徵的表现,但也没有给这一概念作出精确的定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着名的英国学者霭理士,在他的专着《男人和女人:人类第二性徵的研究》中,对第二性徵作出了如下定义:第二性徵是两性高度分化、呈现差别的一些特点,起到增强两性间互相吸引的作用,从而促进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当然,第二性徵远远不仅是为了两性吸引而形成,它还有相当多的实用性。
生物从无性进化为有性,至少可以说明性别分化对物种演变起利大于弊的积极作用。除了两性第二性徵明显具有区别的人类以外,许多动物也具备第二性徵,且与人类有不少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雄狮的鬓毛、雄孔雀的尾羽、雄鹿的角等,对应至男性身上就是浓密的体毛,虽然没有五颜六色的毛髮和彰显攻击性的大角,不过却依然与绝大多数雄性动物一样,拥有更为强壮有力、庞大威武的身材。而女性与雌性动物相同,体毛较少,身形更为修长小巧。只不过,从人类的审美视角来看,大多数人很难将其与人类性徵关联对比,但其实是可以贯通的。

主要特徵

男性与女性的外在形态天生具有差异,早在胚胎时期就已开始分化,决定第二性徵的是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雄性激素掌管男性的第二性徵,雌性激素则掌管女性的第二性徵。大多数人的性激素水平都处于不高不低的适中範围内,男性为雄性激素占主导地位,女性为雌性激素占主导地位,外形普遍具有少量异性特徵。
但除了先天因故导致异性性激素分泌过多,欠缺理应占据主导地位的性激素,或者人为影响性激素的分泌状况,以及通过整容途径改变外貌,可致使男生女相、女生男相的情况产生外,没有第四种可能会造成第二性徵颠倒的现象。当然,性激素与整形也不能完全改变的骨架基础、肌理分布和皮肉差异,仍然会使其与异性保有相当大的差距。
而雄性激素分泌水平旺盛,拥有纯男性化外貌的男性和雌性激素分泌水平旺盛,拥有纯女性化外貌的女性,这类生物优势异常明显的人实际也只占少数。当然,如今人们可以通过整形、化妆、健身等科技手段来提升自己的性别魅力。同时,也有运用科技手段,或自知或不自知的削弱自身第二性徵的人。
青春期发育后,男性的身材开始变得高大,喉结突出,声音变得低沉粗犷,肌肉结实,长出鬍鬚,出现遗精;女性变得皮肤细嫩,嗓音尖细柔润,乳房隆起,肌肉柔韧,月经来潮。男性和女性在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化被称之为第二性徵,它使男女出现明显的直观差异,以便于更好的区分男女。
男女两性的颅骨差异男女两性的颅骨差异
男性的骨架粗大、骨质重、肌肉纤维粗多、脸型方正较长、额骨平直后倾、头型比女性更为宽大、肩宽臀窄、身材笔直呈倒三角形;女性的骨架纤小、骨质轻、肌肉纤维细少、盆骨较为宽大、脸型圆润短小、额骨饱满圆滑、头型比男性要圆小、肩窄臀宽、身材凹凸有致呈曲线美。
拥有较高雄性激素的男性和较高雌性激素的女性,第二性徵会比其他人要明显成熟,雄性激素高的男性五官会更为立体硬朗且棱廓分明、眉弓突出、眼窝深、鼻子高直粗大、脸型会更显方正、身材强健粗壮、鬍鬚和体毛浓密发达,倍显男人味。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过高的雄性激素会使皮肤粗糙、容易秃头、生长大量痤疮、粉刺,以及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等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发生率。
雌性激素高的女性五官会显得柔和精緻、眼睛圆大、嘴唇红润、皮肤白嫩、鼻子翘而小、头髮浓密秀长、脸型圆润、体毛细少、胸部丰满、腰围纤细、臀部圆翘、身材优美性感,倍显女人味。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过高的雌性激素会加快发育期的骨闭合,从而导致身高较矮,并且增高患髮乳腺癌的几率。
另外,性激素直接关係到所有毛髮的质感、数量、长度,雄性激素使体毛浓密粗长,质感较硬,色泽深沉,包括腋毛、阴毛、汗毛等都在雄性激素的影响範围内,而雌性激素则会使体毛细少稀薄,质感较软,色泽浅淡。女性青春期生长腋毛、阴毛也是由于雄性激素所致,假如女性雄性激素水平高的话,还可以见到所谓的“小鬍鬚(唇毛)”。
唯二与其他毛髮影响效果相反的其中之一是头髮,虽然发质和体毛相同,会因雄性激素的影响而变得粗硬、油腻,但发量的多少却与体毛截然相反,雄性激素越多,秃顶的可能性越大。雌性激素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以及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的合成,并抑制其流失,保持皮下水分,使皮肤细嫩而光泽,富有弹性,且抑制皮脂腺的分泌,缩小毛孔。雄性激素则与之相反,可刺激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也因此80%以上的男性属于油性肤质。
由于雄性激素促进了皮脂的分泌,从而使毛囊口角化、堵塞,导致皮脂排泄不畅,致使大量的皮脂潴留。这不仅会引起痤疮、粉刺等皮肤问题,还会使头皮油脂过量溢出,导致头皮油腻、潮湿,滋生细菌感染,毛囊萎缩,影响头髮的生长。另外,雄性激素在进入血液循环到达头皮后,经转化作用形成的毒性物质刺激了毛囊,毛囊能量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发生障碍,也致使了头髮的脱落。
其次是睫毛,造成睫毛脱落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常见的就是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所致的睫毛脱落,睫毛内含有雄性激素受体,与体内雄性激素结合之后会导致毛囊的萎缩或坏死,造成睫毛短少脱落。
同时,第二性徵的发育也会影响第一性徵,尤其是男性的,例如:高水平的雄性激素有助于阴茎的发育,对维持性慾与性功能有很大的作用。

异常后果

男性

男性体内也有少量雌性激素维持性激素的平衡,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如果雌性激素超过男性的正常数值,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危害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外貌身材的女性化。例如:喉结不明显、乳房发育、身体肥胖、声音细润、鬍鬚稀少、皮肤白嫩、体毛细少、性慾低弱、阴茎短小等。

女性

女人体内也有少量雄性激素维持性激素的平衡,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如果雄性激素超过女性的正常数值,不仅会引起各种身体疾病,危害健康,还会影响外貌身材的美观,导致女性变得男性化。例如:乳房扁平、体毛粗多、生出喉结、声音低沉、长出鬍鬚、皮肤粗糙、脸上长痘、五官粗犷、性慾旺盛、阴蒂肥大等。

优异结果

男性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纯男性化(雄性激素水平高)的外貌为额头平直,整体弧度后倾(梯形)。眉骨和颧骨高厚突出,头髮粗、硬、油,男性肌肤的角质层比女性厚24%~40%,皮肤内的黑素含量更高,因此肤质厚实粗糙,肤色较深,但也更不易受损,面颊没有过多的脂肪,下颌骨宽大外翻,下巴宽方较长,脸型呈长方形。
通常,男性鼻子的长度、宽度、高度都要大于女性,平均来说,男性的鼻子比女性要大10%,鼻型以宽、高、长为最典型。眼睛没有女性的圆大,与面孔大小相比,男性眼睛所占的面部比例较小。眼型受眼窝影响,并不是很柔和,折角较多,容易具有方形感,以带有平行四边形轮廓的细长型为主。体毛和鬍鬚粗长浓密,且生长速度更快。眉型平直且粗,眉尾上扬,眉毛粗而疏散,略显毛糙。由于男女面部脂肪的分配比例关係(面部脂肪的分布也与性激素有关),男性的太阳穴也较凹陷。
身材方面,雄性激素水平高的男性肌肉会更为发达。同时,身体各部位的骨骼都会增大,肩膀宽阔,腰部粗壮。雄性激素也能影响到青春期的骨骼发育,它促使骨骼的突进骤长,所以身高通常会较高。由于男性普遍身高更高,拉大了平均值,所以平均腿身比例的综合指数略高于女性,但在相同条件(同身高)或身高只高出10cm以内的情况下,男性的平均腿身比例不如女性。
总体而言,面容线条以刚硬的直线为主,面部稜角较多,五官立体分明;身材健壮结实,呈倒三角形是最高度男性化的外形特徵。

女性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纯女性化(雌性激素水平高)的外貌为额头圆润饱满,从侧面看,额头线条呈弧线,眉骨和颧骨圆润且几乎不突出(由于三大人种的骨骼基础有差异,因此以相较各自种族的男性为基準)。皮肤柔嫩细腻,肤色白皙红润,太阳穴和苹果肌饱满,下颌骨窄小内敛,下巴短小圆滑,脸型较为短小,呈圆形、短椭圆形或瓜子脸(锥子脸、菱形脸、方脸、长脸、大饼脸属反例脸型)。
通常,女性鼻子的长宽高都要小于男性,鼻型以小、翘、挺为最典型。眼型圆润且较大,嘴唇红润饱满,面颊脂肪充沛,面貌特徵呈幼态童颜化。头髮浓密秀长且质感柔软、富有光泽、不易秃头。受雌性激素影响,体毛细、短、少,眉型相对弯细,眉毛细而密集,较为整齐。
身材方面,雌性激素水平高的女性胸部丰满、腰身细软、臀部圆翘,大腿脂肪较多(雌性激素抑制腰部脂肪堆积,选择性将脂肪集中致胸、臀、大腿)。女性青春期骨骼的生长突进、身高变高,主要依靠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分泌旺盛会导致骨闭合较早较快,因此身高会较矮。但由于女性骨架纤细,头小、肩窄,腰际线较高,且下肢全长高于同身高的男性,腿身比例好于相差10cm以内的男性,所以显得身形修长。
简而言之,面容线条以圆润的弧线为主,面部柔和饱满,五官精緻柔美,具有层次感;身材匀称,骨架纤细,呈丰乳、肥臀、细腰状(以自身骨架而言的比例)是最高度女性化的外形特徵。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