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百科全书
《婴幼儿百科全书》是2006年8月1日由九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素先。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些如何养育婴幼儿、防治婴幼儿疾病等内容的知识和一些实用生活指南。
基本介绍
- 书名:婴幼儿百科全书
- ISBN:780195497
- 定价:39.90
- 出版社:九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08-01
- 开本:16开
- 图书编号:1450025
- 国别:中国大陆
- 版次:1
内容简介
体格检查的要求
体格检查的内容要求因年龄而异:
新生儿时期除常规的检查外,重点要注意发现:先天性疾病和畸形,发现产伤,发现新生儿期特有的疾病(如脐炎、硬肿症等),获得体格发育和体格特徵的资料。婴儿期除常规的体检外,重点要注意发现:营养缺乏性贫血、佝偻病,早期发现运动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幼儿及4~6岁期除常规的体检外,重点发现:体重缓增和营养缺乏症,各类传染病,一些慢性病(如哮喘、癫痫、结核病等)。体检后的评价指标体检完毕后,应当对孩子健康做出评价,可能的情况有:完全健康发育正常,既无缺点也无疾病。患有急性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患有慢性病查明原因,给以治疗、餵养和护理指导,定期随诊。需随诊待查者如发现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要到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后进行有效治疗。心脏有杂音者要进一步随诊,并前往专科医院做详细检查(含辅助治疗),根据检查结果,採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患有慢性病、需随诊待查及心脏有杂音的小儿应列为专案进行管理,直至病癒为止。P3
图书目录
第一章科学育儿要点
找一个儿科保健医生/2
体格检查安排/2
体格检查的要求/3
体检后的评价指标/3
大力提倡母乳餵养/3
及时添加辅食/4
安排平衡膳食/4
妥善选择强化食品/5
做好体格发育监测/6
做好预防接种/6
我国现行的儿童免疫程式/6
推荐免疫程式/7
积极预防疾病/7
增强儿童体质提高抗病能力/7
坚持合理营养,奠定健康基础/7
实施计画免疫,控制传染病发生/7
注重卫生习惯,防止病菌侵入/8
抓好患儿隔离,杜绝交叉传播/8
重视体格锻鍊/8
积极开展“三浴”锻鍊/9
开展体操及相关的锻鍊/9
注重早期智力开发/9
做好智慧型发育监测/10
早期教育的手段、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10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0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11
密切托幼机构的联繫/12
第二章新生儿抚育
足月新生儿的特徵/14
新生儿的正常身高/15
新生儿的正常体重/15
新生儿的正常呼吸/15
新生儿的正常体温/15
新生儿的头围和胸围/16
新生儿的感觉能力/16
新生儿的皮肤问题/16
新生儿胎脂要清除/17
新生儿皮肤会干燥、脱屑/17
新生儿皮肤颜色的特殊性/17
无须为新生儿胎痣担心/17
新生儿鼻樑上的小白斑点/18
新生儿荨麻疹会自行消失/18
新生儿的血液循环/18
新生儿的消化特点/18
新生儿的排泄特点/18
新生儿的体温不稳定/19
新生儿的神经功能/19
新生儿有免疫力/19
新生儿的身体比例/19
新生儿的头部形状/20
新生儿,的前囟门/20
新生儿眼睛浮肿/20
新生儿会集中两眼看东西/21
新生儿没有眼泪/21
新生儿唇疱无害/21
新生儿的舌头/21
什幺是过期产儿/21
什幺是巨大儿/22
什幺是小样儿/22
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23
新生儿的生殖器异常/23
新生儿呼吸时会有鼻音/23
新生儿打喷嚏的原因/23
新生儿本能的反射/24
新生儿觅食反射/24
新生儿吸吮反射/24
新生儿吞咽反射/24
新生儿“步行”反射/24
新生儿的运动反射/24
新生儿的眼部反射/25
新生儿“爬行?反射/25
新生儿握紧反射/25
新生儿莫罗氏反射/25
新生儿扶起反射/26
新生儿背的反射/26
新生儿的体重会突然降低/26
新生儿黄疸现象/26
新生儿的睡眠/27
新生儿的“胎毛”属正常/28
新生儿打嗝的原因/28
新生儿健康检查的内容/28
对新生儿进行细緻的检查/29
头部和颈部/29
心肺/29
手臂和手部/29
腹部和外阴部/30
臀部、腿部和足趣/30
神经与肌肉/30
新生儿的第一次呼吸/30
早产儿的特点/30
早产儿需要更多的餵食次数/31
早产儿会面临的呼吸问题/31
早产儿存在的健康问题/31
早产儿能顺利发育成长吗/32
出生当夭婴儿的特点/32
出生后第1周婴儿的特点/33
婴儿哭的个性特点/34
婴儿排便的个性特点/34
婴儿吃奶的个性特点/35
出生后第2周婴儿的特点/35
出生后第3、4周婴儿的特点/37
新生儿四肢为何会颤抖/39
新生儿为何会溢乳/39
有些新生儿为何会长有牙齿/40
新生儿的马牙与螳螂嘴/40
什幺是新生儿脱水热/40
什幺是新生儿生理性腹胀/41
新生儿呕吐该怎幺办/41
新生儿出生后无尿怎幺办/42
新生儿头顶部为何有一层厚痂/42
新生儿拇指不伸开怎幺办/43
新生儿足内翻怎幺办/43
如何照料低出生体重儿/43
小样儿和成熟不良的特点/44
母乳是婴儿最合适的食物/44
吃母乳的婴儿不易生病/45
母乳育儿对母体有好处/45
初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46
母乳的味道会改变/46
母乳可保护过敏症婴儿/46
没有必要担心母乳过敏/47
授乳时宝宝能看清什幺/47
母乳育儿是建立母子关係的桥樑/48
不能用闪光灯给婴儿拍照/48
婴儿不要剃胎头/49
新生儿做满月不好/49
新生儿一定要加餵鱼肝油/50
煮牛奶的时间不能过长/50
熟牛奶不能在保温瓶内保存/51
餵养双胞胎的方法/51
哺养唇、齶裂的婴儿/52
哺养舌系带异常的婴儿/52
哺养患有鹅口疮的婴儿/52
新生儿不能剪睫毛/52
女婴儿的乳头不能挤/53
不能让孩子含耷乳头入睡/54
促进新生儿视觉的发展/54
促进新生儿听觉的发展/54
促进新生儿感觉的发展/55
促进新生儿智慧型的发展/55
防治新生儿臀红/55
防治新生儿斜视/56
防治新生儿“睡偏头”/56
新生儿在安静中生活不好/56
新生儿房间夜间不能常开灯/57
新生儿不宜睡软床/57
不宜抱着新生儿睡觉/58
新生儿昼睡夜醒的应付/59
培养新生儿的自然睡眠习惯/59
新生儿不宜用枕头/60
给新生儿缝製睡袋/60
贮存新生儿的衣服/60
给新生儿缝製帽子/61
不能用洗衣粉洗尿布/61
不能用鬆紧带扎尿布/61
不能用卫生纸垫屁股/62
安抚婴儿的方法/62
餵奶/62
搂抱/62
包好婴儿/63
有节奏地拍婴儿/63
给婴儿一点东西吸吮/63
分散婴儿的注意力/63
新生儿腹部要保温/63
分辨新生儿哭声/64
新生儿会笑/65
让新生儿晒太阳/65
初次哺乳的时候/66
排乳反射/66
哺乳时抱婴儿的方法/66
将乳头正确放入婴儿口中/66
每侧乳房的哺乳时问/67
将吸食中的婴儿移开的方法/68
保证乳汁供应充足/68
选择合适的授乳姿势/69
正常的餵食次数/69
婴儿为何拒绝吸奶/70
母亲生病后是否能继续哺乳/70
挤出乳汁的方法/70
挤乳要注意/71
精神紧张会影响乳汁分泌/71
哺乳后应给婴儿排气/72
如何处理和预防乳房漏乳/72
建立哺乳常规/73
哪些母亲不能哺乳/73
哺乳妇女须知/74
哺乳妇女不能滥服药/74
哺乳期妇女应禁用和慎用的药物/75
乳母用药应注意/75
乳母不能代替小儿服药/76
乳母不能服用避孕药/76
乳母要慎用丙种球蛋白/76
夜间餵奶有禁忌/77
乳头皲裂仍能餵奶/77
不能随意餵优酪乳/78
婴儿不能餵过浓的牛奶/78
忌牛奶加米汤餵食婴儿/78
小儿宜长期吃炼乳/78
“生后3天才开奶”的观念不对/79
开奶前不宜试餵糖水/79
开奶前不要预先餵牛奶/80
新生儿不宜採取定时餵养/80
新生儿不宜用奶瓶餵养/81
新生儿哭闹怎幺办/81
不宜用母乳给新生儿洗睑/81
关于餵奶的注意事项/82
选购奶瓶/82
选择奶嘴/82
安抚奶嘴的作用/82
奶粉格的用途/82
选择奶嘴打孔器/83
奶粉定量罐的作用/83
奶粉漏斗的作用/83
选择奶煲/83
选择奶瓶洗洁液/83
选择奶瓶钳/83
选择奶瓶刷/84
保温用品的种类/84
给奶瓶消毒/85
奶具的消毒方法。/85
调奶的卫生要求/85
给奶瓶加热/85
给婴儿餵食奶粉/86
奶粉餵哺的注意事项/86
确定奶粉餵养方式/87
人工餵养的婴儿易餵食过量/87
发现餵食不足/88
不能用不合格的代乳品进行人工餵养/88
宝宝必备的日用品/88
纸尿片/88
尿布、胶裤/89
婴儿湿纸巾/89
热痱粉/89
爽身粉/89
婴儿安全铰剪/89
棉花棒/89
宝宝的贴身衣物/89
长袍/89
内衣/90
手套/90
脚套/90
口水肩/90
婴儿的沐浴用品/91
沖凉盆、沖凉带/91
沐浴液/91
洗髮水/91
浴巾、脸巾、小棉巾/91
需要準各婴儿护理用品/91
护肤霜/91
水温探测计/91
探热器、控热针/92
洁鼻器/92
伤风膏/92
透明苦涩剂/92
布置婴儿床/92
婴儿床/93
床围/93
床上用品套装/93
音乐灯/93
音乐吊饰/93
护理新生儿/93
婴儿不能打“蜡烛包”/94
不能忽略新生儿尿布的清洗/95
婴儿服装的卫生要求/96
婴儿服一定要先洗后穿/97
尿布有讲究/97
给婴儿换尿布/97
更换尿布的方法/97
最理想的尿布/98
更换两件式纸尿布/98
更换一件式纸尿布/98
常用的棉布尿种类/98
使用棉布尿布/98
如何给男婴清洗阴部/99
如何给女婴清洗阴部/99
如何给新生儿穿衣服/99
如何给新生儿脱衣服/99
如何护理新生儿的耳朵和鼻子/100
如保给新生儿布置房间/100
如何调节新生儿的环境温度/100
如何预防新生儿感染/101
如何给婴儿洗澡/101
如何给婴儿进行海绵擦身浴/10:
如何保护婴儿的皮肤/102
如何保护婴儿的指甲/103
如何使婴儿睡熟/103
趴睡有哪些好处/103
培育新生儿的感觉/104
为何要多抱新生儿/105
防止新生儿窒息/106
会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冈/106
新生儿窒息的表现/106
诊断新生儿窒息/106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107
在抢救过程中戍注意保暖/108
窒息恢复后的监测/108
新生儿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109
预防新生儿窒息/109
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因素/109
窒息/109
产伤/109
救治与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109
保持绝对安静/109
注意保暖/110
位要求/110
保持呼吸道通畅/110
补充营养/110
止血药/110
控制惊厥/110
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的处理/110
恢复脑细胞药物的套用/110
如何处理脂漏性湿疹/110
如何治疗新生儿黑吐症/110
什幺叫新生儿假死/111
什幺叫分娩麻痹/111
什幺叫新生儿奶癣/111
引起奶癣的原因/111
怎样预防新生儿奶癣/112
如何防治新生儿脓疱病/112
如何防治新生儿破伤风/112
如何防治新生儿鹅口疮/113
如何防治新生儿肺炎/113
如何治疗新生儿溶血症/113
如何防治新生儿臀红/114
如何处理小儿痱子/114
如何预防新生儿感染/115
新生儿要进行哪些预防接种/116
如何预防新生儿败血症/116
如何预防新生儿发热/117
男婴睪丸鞘膜积液要治疗/117
什幺叫隐睪症/118
对药物有特殊反应的新生儿/118
容易导致胆红素增高的药物/118
慎用有氧化作用的药物/118
易引起溶血的药物/118
易过敏的外用药/119
禁用药物/119
新生儿如何选用抗生素/119
新生儿常用的抗生素/119
青霉素/119
半合成青霉素/120
氨苄青霉素/120
羧苄青霉素/120
先锋霉素类/120
制霉菌素/121
新生儿应慎用禁用的抗生素/121
卡那霉素与庆大霉素/121
氯霉素/121
磺胺类药物/121
新生儿要避免滥用抗生素/121
抗生素不是价格越贵、剂量越大越好/121
一般均为联合用药/121
不主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21
第三章婴儿期的抚育
婴儿期/124
婴儿期的特点/124
2个月的生理特点/124
身体发育/124
动作发育/125
对声音的反应/125
感觉发育/126
视觉发育/126
睡眠/126
心理发育/126
2个月的合理餵养/127
2个月婴儿餵养特点/127
鲜鱼肉可代替乳类餵哺/127
腹泻时的餵养/128
2个月的日常照料/128
剪指甲/128
防窒息/128
尿布的清洗/129
不要用塑胶布/129
尿布不要太长/129
良好的睡眠习惯/129
良好的排便习惯/129
孩子哭有原因/130
2个月的智力开发/130
婴儿感觉器官的发育规律/130
帮助孩子做婴儿操/132
2个月的亲子游戏/134
一动就响/134
看看是什幺/134
声音在哪里/134
妈妈在哪里/135
摸一摸/135
听见了吗/135
读歌谣/135
教说话/135
一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