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大学汉服社
青岛大学汉服社成立于2013年11月21日,是青岛大学首个汉服社,是以继承和弘扬汉文化为目的的文化艺术类社团,主要面向广大同袍以及喜欢传统文化的同学。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岛大学汉服社欢迎青大新老野生同袍加入汉社,一起玩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青岛大学汉服社
- 社团规模:89
- 创建人:子木
- 百度贴吧:青岛大学汉服吧
- 微信平台:青大汉服助手
青大汉社
社团简介
现有成员89人。建有舞蹈、乐器、射艺、手工、学术等小组,有秘书处、外联、宣传等部门,并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黄海学院、青岛港湾技术学院等汉服社团组建青岛汉服高校社团联盟,进行社团间的资源共享和活动合作。

活动形式
一、学习型雅集活动。主要是学习传统文化,组织进行一些关于射艺、陶艺、乐器、手工及武术、短兵等一些科普性学习的雅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此开设日常小组,大家一起研究学习相关技艺,并组织科普,对学习的要求较高。
二、传统节日纪念活动。在一些传统节日,组织社员进行对应的纪念活动,以加深对节日内涵的理解。
三、宣传活动。组织拍照、筹备晚会、排练节目、印製宣传单页等宣传汉服及汉文化的活动,扩大汉服及汉文化的影响。
组织形式
日常小组:已开设射艺、乐器、短兵器、汉舞、陶艺小组,计画开设国画、书法、围棋等小组。
部门:设定秘书处、外联部、宣传部等部门,以维持日常运作。
汉文化相关
汉服知识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
基本特点:交领、右衽、系带
基本形制: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
组成结构:首服、体衣、足衣、配饰
汉服採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37],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韍等十部分[38]。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摺,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39],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侧,故称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40]、裋[41]、深衣[42]。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43],袖口称为祛[44]。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汉服中左侧的衣襟与右侧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时候,就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领”;交领的两直线像交于衣中线左右代表传统文化的对称学,显出独特的中正气韵,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说汉服表现天人合一的话,交领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而袖子,则是圆袂,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这种天圆地方学在汉服上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体现。
汉服的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开)、“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中华传统礼仪
·祭礼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汉民族传统礼仪“祭礼”
精简公祭,创立国祭——华夏祭礼复兴之“公祭”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汉民族传统礼仪“祭礼”
精简公祭,创立国祭——华夏祭礼复兴之“公祭”
·冠(笄)之礼
冠者礼之始也——汉民族成人礼“冠(笄)之礼”
冠者礼之始也——汉民族成人礼“冠(笄)之礼”
【男子成人礼】冠礼——顶天立地,从头开始
【女子成人礼】笄礼——成长的美丽与责任
·射礼
汉民族传统礼仪“射礼”
汉民族传统礼仪“射礼”
·婚礼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汉民族传统婚礼复兴方案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汉民族传统婚礼复兴方案
·出生礼
礼仪复兴之新“出生礼”操作方案(含诞生、三朝、满月、百日、周岁)
礼仪复兴之新“出生礼”操作方案(含诞生、三朝、满月、百日、周岁)
·投壶之礼
雅歌投壶、射之细也——“投壶之礼”
雅歌投壶、射之细也——“投壶之礼”
·宴饮礼
钟鸣鼎食、郁郁人文——华夏宴饮礼
钟鸣鼎食、郁郁人文——华夏宴饮礼
汉民族传统节日表
中华传统节日
·春节
正月飞雪庭燎光,元夕笙动春未央——华夏新年
正月庭燎映雪光,元夕笙动春未央——华夏传统新年
正月飞雪庭燎光,元夕笙动春未央——华夏新年
正月庭燎映雪光,元夕笙动春未央——华夏传统新年
·天穿节农曆正月二十
·填仓节农曆正月二十五
·正月晦农曆正月晦日(最后一日)
·中和节农曆二月初一
·花朝节农曆二月十五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汉民族传统节日“花朝节”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汉民族传统节日“花朝节”
·春分节农曆春分日
·上巳节农曆三月初三
三月羽觞沙头渡,上巳桃花泊春坞——上巳节
佩兰祓禊,曲水流觞——追寻远去的上巳女儿节
三月羽觞沙头渡,上巳桃花泊春坞——上巳节
佩兰祓禊,曲水流觞——追寻远去的上巳女儿节
·清明节农曆清明日
听风听雨过清明——华夏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
听风听雨过清明——华夏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
·浴佛节农曆四月初八
·立夏节农曆立夏日
·端午节农曆五月初五
五月榴花满晴川,端阳日里浴芳兰——端午节复兴
五月榴花满晴川,端阳日里浴芳兰——端午节复兴
·雨节农曆五月十三
·分龙、夏至、天贶分别为夏曆五月二十、夏至日、六月初六
·观莲节农曆六月二十四
·七夕节农曆七月初七
七月天汉清如练,兰夜私语祭婵娟——汉民族传统七夕节复兴
七月天汉清如练,兰夜私语祭婵娟——汉民族传统七夕节复兴
·中元节农曆七月十五
【民族传统节日复兴计画】系列方案之中元节·盂兰盆节
【民族传统节日复兴计画】系列方案之中元节·盂兰盆节
·中秋节农曆八月十五
八月桂影连灯影,人间秋夕祭月夕——华夏传统佳节“中秋节”复兴
八月桂影连灯影,人间秋夕祭月夕——华夏传统佳节“中秋节”复兴
·重阳节农曆九月初九
九月霜菊涵秋光,莫负东篱临暗香——传统“重阳节”复兴
九月霜菊涵秋光,莫负东篱临暗香——传统“重阳节”复兴
·下元节农曆十月十五
·冬至节农曆冬至日
十一月里夜长寒,阴极之至一阳还——传统冬至节复兴方案
·腊八节及驱傩日农曆腊月初八
·尾牙节农曆腊月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