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大学机电学院
青岛大学机电学院是山东省青岛大学下设二级学院,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18人,其中本科生2077人,研究生241人。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教授为首的教学科研队伍。截至2018年,学院有教职工112名,有万人计画专家1人,泰山学者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下设4个本科专业,6个教学系,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青岛大学机电学院
- 简称:青大机电院
- 创办人:陈秉聪
- 类别:二级学院
- 现任领导:王守春(党委书记)
李延辉(院长) - 本科专业: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
- 知名教师:陈秉聪
学院简介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是山东省青岛大学下设二级学院,截至2018年,学院有本科生2077人,研究生241人,全日制在校生共2318人。机电工程学院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教授为首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拥有“电动汽车智慧型化集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新型动力集成及环保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省部科研技术平台,以及“低碳能源与能源装备节能减排技术团队”、“车辆动态仿真及轻量化技术团队”、“新型纳米材料与环保装备技术团队”等多个科研团队。
建设成果
学院承担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重大专项、关键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画、“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画、“863”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画、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企业项目等科研项目。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1项、部省市级项目3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60余项,获科研经费6000多万元。获省部级奖励3项,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出版着作、教材及CAD/CAM系列图书60余部。
办学条件
专业设定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工程方向之一)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 培养计画专业以及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青岛大学校级品牌专业。
学院下设工程设计及理论系、机械设计及製造系、车辆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和工业设计系6个教学系。此外,还建立了多家校外产学研教学实习、联合培养和科技合作基地。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热能工程4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工程3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处。
师资力量
全院现有教职工112名,有万人计画专家1人,泰山学者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43名,具有博士学位者51人,另学院外聘院士1人,兼职教授多人。
人才培养
学院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创新。近五年承担和完成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画项目1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省级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院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协会、机器人协会和三维建模协会等学生科技创新社团为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创业计画大赛、中国“网际网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近三年来荣获创青春大赛全国银奖一项,全国一等奖27项,二、三等奖30余项,省部级特等奖10项,一等奖60余项,二、三等奖10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