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女保健(修订版)
《妇女保健(修订版)》是201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宋鸿钊。
本书是2000年出版的院士科普系列之一《妇女保健》的修订版。全书共分六大部分,内容包括男女性徵差别,女性生殖器官构造及女性生理和心理特点等基本知识,产科和妇科疾病的发病诱因、常见症状或表现、早期自觉症状以及防治要点,妇女一生发生生理变化的最多的几个时期应採取的保健措施,青春期少女易于发生的一些不良现象以及饮食营养方面的注意事项。在原版的基础上就目前妇女保健方面的一些新进展进行了补充。本书是针对女性读者的一本科普书籍。
基本介绍
- 书名:妇女保健(修订版)
- 作者:宋鸿钊
- ISBN:9787302315100
- 定价:19元
- 出版时间:2013-3-15
- 装帧:平装
- 版次:1
前言
为回响中共中央的号召,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中国工程院提出每名院士就自己专业撰写一本科普读物。我自医校毕业即从事妇产科工作,主要职责是保护妇女健康,至今将近60年。
在我早年工作中,经常看到广大妇女由于缺少医学知识,一些可以预防的疾病都患上了。有些疾病已有先兆,仍漠然视之,至晚期才就医,但为时已晚。有些病人虽去了医院,并得到确诊,医生也劝告及时治疗,但却犹豫不决,像买东西一样,要“货比三家”,来回奔走于各医院之间,延误了病情。也有一些病人为怕上医院麻烦,不问病情轻重,就去药店盲目买药,药不对症,失去了治疗机会。更有一些病人有病不去正规医院,而轻信江湖庸医、假医以至巫婆,滥用“祖传秘方”、“神授仙丹”,上当受骗,更病上加病,以致转为不治之症。这许多本不应该发生的不幸事件,闻后使人十分痛心。深感一名医生技术再高,医德再好,但如果病人缺乏医学常识,医生对此也无能为力。遂想医生的职责不仅应致力于救死扶伤,还应以普及医学知识为己任,乃开始写一些科普短文,发表于报纸杂誌上。结果收到读者很多来信,乃用业余时间开始一一作复,还挑选一些有共性的问题写成科普短文。年回信多达千余封,发表短文近百篇,但仍应接不暇。在来信中还发现,广大妇女对自身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等基础知识还很缺乏,覆信和短文中难以详述,乃决定就各个问题编写一本科普读物小册子,前后共写了10来本,其中有关妇女保健的一本,1964年初版发行了5万册,后因“文革”停止,1976年再版又发行了47.5万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但以后因种种原因未再出版。受“文革”后遗症的影响,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妇女因缺乏医学知识,上述的许多不幸事故仍又时有所闻,特别是假医假药的沉渣泛起,更使许多病人发生不幸。使人难以坐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普及医学知识的报纸和杂誌出版很多,广大病人从中获益匪浅,医学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但移风易俗难以完成于一旦,还须更多努力。中共中央号召和中国工程院的要求正合自己心愿,又鑒于当前有关妇女保健科普读物出版不多,所以报名参加撰写本书。这是我写本书的另一原因。
在撰写中,鑒于当前医学模式已由以前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妇产科学也由于科学的进步而发展很快。观点和概念的更新,对各种疾病更深入的了解,发病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新仪器设备和技术的发明,诊治效果的提高等,都使妇产科学面貌一新。为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这些都需要让广大妇女知道;但由于篇幅限制,难以尽述。本书只能先作重点介绍,着重介绍一些基础知识。
本书共分六大部分。前三部分主要介绍男女性徵差别、女性生殖器官构造及女性生理和心理特点等基本知识。男女性徵的差异,除第一性徵生殖器官方面的差别外,无论在体表和肢体或身体内部其他器官也都具有一定的差别。为使妇女懂得这些差异,除详加叙述其差别外,还以体育劳动等为例,说明妇女懂得这些差异的重要性,同时说明决定男女性别的因素。在女性生殖器官方面,除了说明各组成部分的科学名称外,还介绍了各部分的功能及其与正常生活和防治疾病的关係,也介绍了男女生殖器官分化发育的过程。在女性生理特点方面,除说明女性一生生理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几个阶段外,还介绍了女性特有的月经和排卵生理及其调节机制、孕产期生理及体态变化、胎儿生长发育过程等。特别对目前夫妇尚缺乏的婚后性生活生理及男女在这方面的差异等知识,也作了详细介绍。以上这些都为后文叙述各种疾病防治和保健措施打下了基础。
本书第四和第五部分,分别介绍了产科和妇科疾病,主要是一些常见病的发病诱因、常见症状或表现,重点是早期自觉症状,以及防治要点。目的是使读者对常见疾病有所了解,有利于自我注意发现,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对医生提出的劝告,心里有底,以免临时犹豫不决,上当受骗。至于具体到做什幺手术,用什幺药,多少剂量,本书均略而未提。主要因为具体情况须具体对待,各个病人虽可能患的是同一疾病,但病情发展早晚不同,全身健康条件也有差异,难以概述,故此由医生决定为好。在常见妇科疾病中特别把性传播疾病(性病)另立一节,主要想引起读者重视。虽然这些性病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已基本被消灭,但近年来又死灰复燃,且正在迅速蔓延,个人生活稍不谨慎,就易染上性病,还可传给家属和别人。然而,很多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染上后自己也不知道,或知道了羞于就医,以致耽误治疗,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此外,这部分还介绍了男女性功能失调的问题,这也是由于夫妇双方缺乏正规的性知识所造成的,常是家庭失和的一个重要原因。只要具备一些基本知识,绝大多数性功能失调可以少发生或得到及时调整,获得婚后性生活的和谐。在不孕症方面,重点介绍了近代在生殖生理医学上的一项新的发展--试管婴儿等助孕技术,这对于经一般治疗无效的不孕夫妇确是一个福音,并有利于今后生殖医学的发展。
本书第六部分介绍妇女保健措施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对女性一生发生生理变化最多的几个时期应採取的保健措施,均加以详述。对青春期少女易于发生的一些不良现象的防止,以及饮食营养方面应注意的事项,也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婚姻问题,则从医学角度说明最佳结婚年龄和禁止近亲结婚的理由。在婚后性生活方面,提出了应注意的事项和获得性生活和谐的方法。在计画生育方面,介绍了各种避孕方法的选择和适应情况。在孕产期保健方面,强调了产前检查的重要性,说明了它是防止生理现象转为患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夫妇某一方或其家族曾患有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畸形儿者,专题介绍了产前谘询和产前诊断知识,以便于他们就诊、谘询。可由医生估计胎儿发生同样情况的机率,必要时可採用产前诊断新技术,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予以治疗或处理,以免遗传病的发生和严重畸形儿的出生。
此外,由于科学的发展,我国的人均寿命已延长至75岁左右。至女性步入更年期,她只度过了一生的2/3时间。其余1/3的生命将如何健康愉快地度过,已成为我国进入老年社会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全社会超过60岁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称为老龄社会)。除国家、社会和家庭成员对此予以重视外,女性自身也须做到提高认识,自我调整心理,加强适当体力和脑力锻鍊,注意营养,保持生活规律,防止老年病的发生等,这些都需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这些问题本书也都详细地予以阐述。
此外,女性的劳动保护和防病健康检查都是保护妇女健康的重要措施。本书在劳动保护方面重点介绍了劳动时人体生理变化和劳动中影响妇女健康的各种因素。对定期健康检查和防癌普查的重要性也作了介绍。
全书共约19万字。为使读者对本书有较清楚的了解,配有插图57余幅。希望广大女性读后,对提高自身健康有所裨益,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但由于本人年迈,虽在编写前对有关妇产科方面新进展做了网上检索,但仍难免有遗漏。同时,因来不及调查广大女性对本书的需求,有些问题本书可能尚未触及或言之不详。希望读者发现后,能随时提出指正,不胜企盼。
在我早年工作中,经常看到广大妇女由于缺少医学知识,一些可以预防的疾病都患上了。有些疾病已有先兆,仍漠然视之,至晚期才就医,但为时已晚。有些病人虽去了医院,并得到确诊,医生也劝告及时治疗,但却犹豫不决,像买东西一样,要“货比三家”,来回奔走于各医院之间,延误了病情。也有一些病人为怕上医院麻烦,不问病情轻重,就去药店盲目买药,药不对症,失去了治疗机会。更有一些病人有病不去正规医院,而轻信江湖庸医、假医以至巫婆,滥用“祖传秘方”、“神授仙丹”,上当受骗,更病上加病,以致转为不治之症。这许多本不应该发生的不幸事件,闻后使人十分痛心。深感一名医生技术再高,医德再好,但如果病人缺乏医学常识,医生对此也无能为力。遂想医生的职责不仅应致力于救死扶伤,还应以普及医学知识为己任,乃开始写一些科普短文,发表于报纸杂誌上。结果收到读者很多来信,乃用业余时间开始一一作复,还挑选一些有共性的问题写成科普短文。年回信多达千余封,发表短文近百篇,但仍应接不暇。在来信中还发现,广大妇女对自身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等基础知识还很缺乏,覆信和短文中难以详述,乃决定就各个问题编写一本科普读物小册子,前后共写了10来本,其中有关妇女保健的一本,1964年初版发行了5万册,后因“文革”停止,1976年再版又发行了47.5万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但以后因种种原因未再出版。受“文革”后遗症的影响,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妇女因缺乏医学知识,上述的许多不幸事故仍又时有所闻,特别是假医假药的沉渣泛起,更使许多病人发生不幸。使人难以坐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普及医学知识的报纸和杂誌出版很多,广大病人从中获益匪浅,医学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但移风易俗难以完成于一旦,还须更多努力。中共中央号召和中国工程院的要求正合自己心愿,又鑒于当前有关妇女保健科普读物出版不多,所以报名参加撰写本书。这是我写本书的另一原因。
在撰写中,鑒于当前医学模式已由以前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妇产科学也由于科学的进步而发展很快。观点和概念的更新,对各种疾病更深入的了解,发病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新仪器设备和技术的发明,诊治效果的提高等,都使妇产科学面貌一新。为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这些都需要让广大妇女知道;但由于篇幅限制,难以尽述。本书只能先作重点介绍,着重介绍一些基础知识。
本书共分六大部分。前三部分主要介绍男女性徵差别、女性生殖器官构造及女性生理和心理特点等基本知识。男女性徵的差异,除第一性徵生殖器官方面的差别外,无论在体表和肢体或身体内部其他器官也都具有一定的差别。为使妇女懂得这些差异,除详加叙述其差别外,还以体育劳动等为例,说明妇女懂得这些差异的重要性,同时说明决定男女性别的因素。在女性生殖器官方面,除了说明各组成部分的科学名称外,还介绍了各部分的功能及其与正常生活和防治疾病的关係,也介绍了男女生殖器官分化发育的过程。在女性生理特点方面,除说明女性一生生理上发生重大变化的几个阶段外,还介绍了女性特有的月经和排卵生理及其调节机制、孕产期生理及体态变化、胎儿生长发育过程等。特别对目前夫妇尚缺乏的婚后性生活生理及男女在这方面的差异等知识,也作了详细介绍。以上这些都为后文叙述各种疾病防治和保健措施打下了基础。
本书第四和第五部分,分别介绍了产科和妇科疾病,主要是一些常见病的发病诱因、常见症状或表现,重点是早期自觉症状,以及防治要点。目的是使读者对常见疾病有所了解,有利于自我注意发现,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对医生提出的劝告,心里有底,以免临时犹豫不决,上当受骗。至于具体到做什幺手术,用什幺药,多少剂量,本书均略而未提。主要因为具体情况须具体对待,各个病人虽可能患的是同一疾病,但病情发展早晚不同,全身健康条件也有差异,难以概述,故此由医生决定为好。在常见妇科疾病中特别把性传播疾病(性病)另立一节,主要想引起读者重视。虽然这些性病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已基本被消灭,但近年来又死灰复燃,且正在迅速蔓延,个人生活稍不谨慎,就易染上性病,还可传给家属和别人。然而,很多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染上后自己也不知道,或知道了羞于就医,以致耽误治疗,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此外,这部分还介绍了男女性功能失调的问题,这也是由于夫妇双方缺乏正规的性知识所造成的,常是家庭失和的一个重要原因。只要具备一些基本知识,绝大多数性功能失调可以少发生或得到及时调整,获得婚后性生活的和谐。在不孕症方面,重点介绍了近代在生殖生理医学上的一项新的发展--试管婴儿等助孕技术,这对于经一般治疗无效的不孕夫妇确是一个福音,并有利于今后生殖医学的发展。
本书第六部分介绍妇女保健措施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对女性一生发生生理变化最多的几个时期应採取的保健措施,均加以详述。对青春期少女易于发生的一些不良现象的防止,以及饮食营养方面应注意的事项,也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婚姻问题,则从医学角度说明最佳结婚年龄和禁止近亲结婚的理由。在婚后性生活方面,提出了应注意的事项和获得性生活和谐的方法。在计画生育方面,介绍了各种避孕方法的选择和适应情况。在孕产期保健方面,强调了产前检查的重要性,说明了它是防止生理现象转为患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夫妇某一方或其家族曾患有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畸形儿者,专题介绍了产前谘询和产前诊断知识,以便于他们就诊、谘询。可由医生估计胎儿发生同样情况的机率,必要时可採用产前诊断新技术,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予以治疗或处理,以免遗传病的发生和严重畸形儿的出生。
此外,由于科学的发展,我国的人均寿命已延长至75岁左右。至女性步入更年期,她只度过了一生的2/3时间。其余1/3的生命将如何健康愉快地度过,已成为我国进入老年社会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全社会超过60岁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称为老龄社会)。除国家、社会和家庭成员对此予以重视外,女性自身也须做到提高认识,自我调整心理,加强适当体力和脑力锻鍊,注意营养,保持生活规律,防止老年病的发生等,这些都需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这些问题本书也都详细地予以阐述。
此外,女性的劳动保护和防病健康检查都是保护妇女健康的重要措施。本书在劳动保护方面重点介绍了劳动时人体生理变化和劳动中影响妇女健康的各种因素。对定期健康检查和防癌普查的重要性也作了介绍。
全书共约19万字。为使读者对本书有较清楚的了解,配有插图57余幅。希望广大女性读后,对提高自身健康有所裨益,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但由于本人年迈,虽在编写前对有关妇产科方面新进展做了网上检索,但仍难免有遗漏。同时,因来不及调查广大女性对本书的需求,有些问题本书可能尚未触及或言之不详。希望读者发现后,能随时提出指正,不胜企盼。
宋鸿钊
1999.11.15
1999.11.15
目 录
绪言
1 男女性徵及其差异3
1.1 什幺是性徵3
1.2 体表构造的不同4
1.3 体内器官的差异5
1.4 认识男女体质差别的重要性8
1.5 决定男女性别的因素9
1.1 什幺是性徵3
1.2 体表构造的不同4
1.3 体内器官的差异5
1.4 认识男女体质差别的重要性8
1.5 决定男女性别的因素9
2 女性生殖器的构造及其发育过程12
2.1 外生殖器12
2.2 阴道14
2.3 内生殖器15
2.4 乳房18
2.1 外生殖器12
2.2 阴道14
2.3 内生殖器15
2.4 乳房18
3 女性生理特点21
3.1 女子生理功能变化的几个时期21
3.2 排卵和月经生理23
3.3 性生活生理28
3.4 妊娠生理34
3.5 分娩的生理过程47
3.6 产褥期母体的变化51
3.7 新生儿生理52
3.8 哺乳生理54
3.9 更年期、绝经期和老年期生理56
3.1 女子生理功能变化的几个时期21
3.2 排卵和月经生理23
3.3 性生活生理28
3.4 妊娠生理34
3.5 分娩的生理过程47
3.6 产褥期母体的变化51
3.7 新生儿生理52
3.8 哺乳生理54
3.9 更年期、绝经期和老年期生理56
4 常见的产科疾病59
4.1 妊娠早期常见的产科疾病59
4.2 妊娠中期常见的产科疾病66
4.3 妊娠晚期常见的产科疾病68
4.4 分娩异常(难产)76
4.5 产后出血80
4.6 产褥期的常见疾病82
4.7 胎儿先天出生缺陷(畸形)83
4.8 药物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88
4.9 围生医学(安全分娩)94
4.1 妊娠早期常见的产科疾病59
4.2 妊娠中期常见的产科疾病66
4.3 妊娠晚期常见的产科疾病68
4.4 分娩异常(难产)76
4.5 产后出血80
4.6 产褥期的常见疾病82
4.7 胎儿先天出生缺陷(畸形)83
4.8 药物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88
4.9 围生医学(安全分娩)94
5 常见的妇科疾病96
5.1 月经紊乱96
5.2 生殖器炎症104
5.3 性传播疾病(性病)108
5.4 生殖器肿瘤114
5.5 子宫内膜异位症127
5.6 生殖器损伤129
5.7 生殖器先天畸形135
5.8 不孕症(附: 助孕技术--试管婴儿) 138
5.9 性功能失调144
5.10 乳房疾病149
5.11 老年期女性常见病153
5.1 月经紊乱96
5.2 生殖器炎症104
5.3 性传播疾病(性病)108
5.4 生殖器肿瘤114
5.5 子宫内膜异位症127
5.6 生殖器损伤129
5.7 生殖器先天畸形135
5.8 不孕症(附: 助孕技术--试管婴儿) 138
5.9 性功能失调144
5.10 乳房疾病149
5.11 老年期女性常见病153
6 妇女保健措施161
6.1 青春期和经期保健161
6.2 婚姻保健和性生活卫生169
6.3 计画生育175
6.4 孕期保健180
6.5 产前谘询和产前诊断189
6.6 产时保健191
6.7 产褥期保健199
6.8 哺乳期保健202
6.9 更年期、绝经期和老年期保健205
6.10 劳动保护209
6.11 健康检查和防癌普查216
6.1 青春期和经期保健161
6.2 婚姻保健和性生活卫生169
6.3 计画生育175
6.4 孕期保健180
6.5 产前谘询和产前诊断189
6.6 产时保健191
6.7 产褥期保健199
6.8 哺乳期保健202
6.9 更年期、绝经期和老年期保健205
6.10 劳动保护209
6.11 健康检查和防癌普查216
《院士科普书系》总书目218
再版说明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