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蔡鸣

蔡鸣

蔡鸣

蔡鸣(1957.6- )江西鹰潭人,擅长油画。1982江西上饶师专艺术系。曾任教于鹰潭一中。现为江西师範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作品《红墙》入选1987年建军美展;《静物》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小体操队员》入选中国体育美展;完成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方誌敏与可爱的中国》历史画的创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蔡鸣
  • 出生地:江西鹰潭人
  • 出生日期:1957.6
  • 毕业院校:江西上饶师专

成就过程

签约

2007年5月10日,任江西师範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的蔡鸣在北京签下了一份特别的契约。签约的另一方是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办公室。签约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投入10万元资助蔡鸣进行《方誌敏与可爱的中国》历史画的创作,蔡鸣承诺将于2009年5月31日前完成作品。这天,来自全国各个美术机构的100多位作者共签订了115件作品的创作契约。
蔡鸣
国家重大美术创作工程是由国家财政拨款1.05亿,围绕106个重大历史事件主题,在全国範围“海选”美术作品的重大文化工程,该工程已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入选的画家在作品创作完成后,经艺术委员会验收评审并符合相关规定,由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有关机构收藏。

构思

历史画的创作对任何一位油画家来说都不会是轻鬆的,既要尊重史实,又要有丰富的艺术想像力和表现力。作为《方誌敏与可爱的中国(怀玉山——1935年1月29日)》的主创人员,蔡鸣有着长达二十余年的创作情缘与构思,有对当地山川地貌的熟稔,有详细的资料储备,有娴熟的写实主义油画技法,更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已投入到创作中,我们期待着作品完成。
国家实施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不仅财政给予巨大投入,而且入选作者创作的作品将来全部由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这极大地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热情。选个什幺题材,如何表现,画家蔡鸣在接到通知后就陷入了思考中。蓦然,“方誌敏”三个字跃入脑海,“对,就画他!”

冲动

上世纪七十年代,蔡鸣还生活在鹰潭、贵溪,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会时常提到方誌敏这位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和他的传奇故事。作为一名优秀的绘画作者,青年蔡鸣经常被借调到附近市县的一些革命纪念馆搞创作,能经常接触到方誌敏这位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主要领导人的各种历史资料。上世纪八十年代,蔡鸣在鹰潭画院时就创作过一幅表现方誌敏的油画《英雄之死》。这幅作品大小为1.3×1.7米,基本上是以古典主义肖像画手法画出方誌敏手戴镣铐就义时的情景。虽然完成了这幅作品,蔡鸣一直感觉这幅画还未能把心中的独特感受充分表达出来。这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启动触动了他的心弦,他感到了创作的冲动。

蒐集素材

打定了主意就行动。他打起背包去了赣东北,在方誌敏曾经战斗过的上饶、横峰、弋阳、铅山、三清山等地写生,蒐集素材,参观各地的革命遗蹟和纪念馆,蒐集资料。

定稿

经过数月的构思,他将画面内容定格在了方誌敏被捕的一瞬,并将作品的名字作了一点补充:《方誌敏与可爱的中国(怀玉山——1935年1月29日)》。蔡鸣的初稿是一幅素描,但画得非常细腻、严谨,再现了方誌敏在怀玉山被捕时的情景:激烈的战斗刚刚过去,雪地上躺满了尸体,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围在四周,紧张地注视着画面中央的方誌敏和几位受伤的红军战士。背景中大片雪地和瀰漫的硝烟,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与战斗的残酷。画面中央的方誌敏虽然戴着脚镣手铐,但伟岸的身躯与坚定的目光,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初稿画出来后,领导和同行一致说好。考虑到未来画幅的巨大,一些同行参与到创作中来。
方誌敏与可爱的中国(怀玉山1935年1月29日)方誌敏与可爱的中国(怀玉山1935年1月29日)

送审

2007年1月,蔡鸣将素描稿送京参加评审并获通过,中国美协主席、着名画家靳尚谊对作品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根据修改意见,画稿又作了改动。画面中,原本持枪荷弹的士兵如今已呈放鬆状态,这是考虑到方誌敏已经被捕,士兵们精神鬆懈下来更符合逻辑真实。同时,第二稿还加强了南方地貌方面的表现内容,使得环境的交待更明确更丰富。3月,修改后的色彩稿送京评审并获通过。

作品赏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