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守护儿童的天性

守护儿童的天性

守护儿童的天性

《守护儿童的天性》是2010-年福建教育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潘文彬。

基本介绍

  • 作者:潘文彬
  • ISBN:9787533453503
  • 页数:249
  • 定价:28.00元
  • 出版社:福建教育
  • 出版时间:2010-5

内容介绍

《守护儿童的天性:潘文彬讲作文》中,作者正视“习作难写,难写习作”“习作难教,难教习作”的现实,追问“习作是什幺”“习作为了什幺”,并努力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探寻习作的本然。他认为习作是一种生命的对话,是流淌着儿童智慧的溪流;他认为模仿可以汲取表达的智慧,先作“依样画葫芦”的“葫芦文”也可以逐步走向创作;他提出应该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当孩子手不释卷、腹有诗书、胸藏万汇的时候,习作就会变得简单容易起来;他强调习作要唤醒童心、呵护童趣,要放飞想像,让童心飞扬;同时,他还鼓吹命题作文存在的必要性,并结合教材介绍了如何指导学生完成命题作文。读罢书稿,可以清晰感受到书中表达的核心意思是自由与安全。

作者介绍

潘文彬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课程标準国小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委。现任南京市南湖第一国小副校长。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劳动模範”“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国小语文教学研究,形成了匠动而实在的教学风格。笔耕不辍,先后在《中国小教师培训》《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100余篇,出版专着《走在语文路上》《潘文彬讲语文》。2004年5月,《江苏教育》以《南湖一小的语文教学M4》为题,向全国推介潘文彬及其团队的成长事迹;2006年9月6日,《中国教师报》在头版以《一个好汉三个帮,团队的力量有多大?》为题,再次向全国宣传潘文彬的成长经历;《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11期将其做为封面人物;2009年12月,《国小语文教学人物》推出潘文彬语文教学研究成果专辑。

作品目录

引子 习作,想说爱你也容易第一篇 探寻习作本然 儿童习作是什幺 儿童习作为了什幺 习作,从真感受开始 习作,一种生命的对话 习作,流淌儿童智慧的溪流 文不在长,有情就行 “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第二篇 下足文外工夫 敏于洞察:捕捉生活的浪花 劳于读书:积澱语感的经验 善于模仿:汲取表达的智慧 巧于运思:涵养儿童的悟性 勤于修改:擦亮儿童的语言第三篇 放飞儿童想像 想像合理的哲学思辨 想像自由的合理尺度 想像作文之“想像” 放飞儿童想像的策略第四篇 驱动习作动力 让儿童拥有飞扬童心的自由 让儿童拥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让儿童拥有发表习作的阵地第五篇 探究习作命题 命题作文有过吗 命题作文再审思 习作命题之策略第六篇 聚焦习作课堂 备课:寻本溯源,功在课外 上课: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说课: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听课:呵护童心,酣畅表达第七篇 习作教学实践 童话,童言的自然流淌——“编童话”教学实录与赏析 唤醒童心呵护童趣/陈朝玉——观特级教师潘文彬“编童话”教学 游记,融情于山水之中——“写游记”教学实录与赏析 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刘荃——观特级教师潘文彬“写游记”教学 细节,情感的真切表达——“我的老师”教学实录与赏析 习作是这样“炼”成的/杨树亚——观特级教师潘文彬“我的老师”教学 想像,童心的自由飞扬——“想像作文”教学实录与反思 放飞想像写真箇性——“想像作文”教后反思后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