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的证明
《记忆的证明》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製作中心于2002年投拍的电视剧,改编自徐广顺、黄仁柯的长篇小说《世界没有末日》,由杨阳执导,段奕宏、裴秀彬、矢野浩二、武藤美幸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一批被抓往日本仓津岛进行军事基地建设的中国战俘和劳工不堪屈辱,奋起捍卫尊严的真实故事。
基本介绍
- 集数:29集
- 每集长度:45分钟
- 线上播放平台:56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类型:剧情,历史
- 首播时间:2004年
- 导演:杨阳
- 编剧:徐广顺、杨梓鹤、范昕、刘淑杰、黄仁柯
- 主演:段奕宏,裴秀彬,矢野浩二,武藤美幸,大村义宏,李光洁,王伟光
- 中文名:记忆的证明
- 外文名:The Proof of Memories
- 出品时间:2002年
- 出品公司: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製作中心
- 拍摄地点:中国,日本
- 上映时间:2004年12月05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 主要奖项:第2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
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
剧情简介
过去时:
1944年,在苍茫的大海上,一艘装满中国战俘和劳工的货运船开往日本。在这些中国的战俘和劳工中,有以周尚文(段奕宏饰)为首的国民党军队战俘;以萧汉生(裴秀彬饰)为首的八路军战俘;以及以刘家正(王伟光饰)为中心的普通劳工。这些战俘和劳工不明不白地被带到了一个叫做仓津岛的日本小岛上。在仓津岛上,日军为了防备可能会在日本本土发生的决战,极为保密地进行着军事防御工事的建设。为了建设这个军事防御工事,许多中国的战俘和劳工每天被迫承受着沉重的体力劳动,他们忍饥挨饿,饱尝日本兵屈辱的折磨。如若想逃跑,唯一的出路就是被残酷的杀掉。在这样残酷而惨无人道的环境中,战俘和劳工们仍期盼着回家的日子。
劳工营总监冈田(矢野浩二饰)曾向战俘和劳工们保证:这是一个巨大的仓库重地,只要你们如期完成,就可以送你们回国。周尚文分析了眼前的情况,认为当前最好的办法是听从冈田的要求,儘快完成工程建设。能够活着回到自己的祖国是周尚文最大的愿望,因此,他告诫他的部下,不要反抗日本人,好好劳动,争取早日回家。萧汉生和曾是国民党间谍的夏明远(李光洁饰)很快意识到此项工程是日本军队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为了阻止此项工程的建设,他们不断地偷偷组织自己的部下,想尽各种办法破坏工程建设和寻找逃跑的机会。彼此不同的想法使双方产生了敌对情绪。
一次,日本人发现劳动工具被破坏了,为此,将要惩罚所有劳工。萧汉生站了出来,被日本人吊在铁笼中,饱受酷刑。萧汉生这次英勇的行动,感动了所有的劳工们。他们的民族意识开始萌芽,决定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萧汉生们为準备暴动,成立了五人秘密组织“唐山”。他们在劳动中偷偷地蒐集着炸药。为了能够和外部取得联繫,以配合他们的暴动。他们想尽办法让一名叫李继成(贾宏伟饰)的朝鲜族男子,成功地逃离了劳工营,并指示他积极準备接应事宜。
日本当局为劳工营派来一位女军医叫宫崎美惠子(武藤美幸饰)。宫崎与冈田曾是一对恋人。 冈田接到军部高层的命令,在工程完工后,将所有战俘和劳工全部枪毙。
萧汉生等人在坑道秘密处开会,一直在暗中观察他们的刘家正被日本人抓住,刘家正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英勇气概与日本人展开了博斗,被日本人残酷杀害。因患重病身体十分虚弱的周尚文与冈田以下棋为赌,逼迫冈田释放被关押的战俘。却不幸昏倒。他心里明白,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萧汉生等人在坑道秘密处开会,一直在暗中观察他们的刘家正被日本人抓住,刘家正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英勇气概与日本人展开了博斗,被日本人残酷杀害。因患重病身体十分虚弱的周尚文与冈田以下棋为赌,逼迫冈田释放被关押的战俘。却不幸昏倒。他心里明白,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无意中,萧汉生髮现闪红石(彭心宜饰)是个女孩子。在这个残酷的、只有饥饿男人的劳工营里默默地保护着她。渐渐地两人之间萌生了爱情,两个人彼此约定:如果能够活着回到中国,红石将是萧汉生迎娶的新娘。
逃出去的李继成受到一名叫顺姬(宋天仪饰)的朝鲜姑娘的帮助,并在顺姬家养伤。他为迎接劳工营的出逃做好了最后的準备。却不料被日本兵发现,惨死在刺刀下。
工程即将结束,劳工营中进行了一次拚死的大暴动。在暴动中,战俘和劳工们英勇抵抗,边战边退,满怀希望地奔向停泊在海边接应他们的渔船。但,当他们到达海边,渔船上却冲出了全副武装的日本兵,一阵激烈的枪声,海滩被鲜血染红了,战俘和劳工们的尸体布满了海滩。萧汉生冲上悬崖,带着满身的鲜血毅然跳入了大海。
工程即将结束,劳工营中进行了一次拚死的大暴动。在暴动中,战俘和劳工们英勇抵抗,边战边退,满怀希望地奔向停泊在海边接应他们的渔船。但,当他们到达海边,渔船上却冲出了全副武装的日本兵,一阵激烈的枪声,海滩被鲜血染红了,战俘和劳工们的尸体布满了海滩。萧汉生冲上悬崖,带着满身的鲜血毅然跳入了大海。
角色演员介绍
- 周尚文演员:段奕宏被俘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团长,中国劳工队队长,自尊而又清高。周尚文终面临着选择,是要有尊严地死,还是要耻辱地活着。为了营救全体劳工和战俘忍辱负重,周尚文多次为救劳工兄弟挺身而出。周尚文曾对冈田存有幻想,主张用忍耐来等待国际红十字协会的救援。当获悉工程一完就要杀死全部劳工的河野密电后,周尚文要令十九路军战俘全部听从萧汉生的指挥,他自己则以割腕自杀挫败冈田想用麻痹神经让他开口的阴谋,为劳工暴动争取了时间。
- (青年)萧汉生演员:裴秀彬原为八路军连长,中国劳工仓津岛暴动唯一的倖存者,英勇、善良、机智。因受伤被俘,和几百名战俘被送到日本修建本土防御军事设施。萧汉生从一开始就看穿日军阴谋,主张以血还血、组织暴动。萧汉生率领劳工,在日本地下党的配合下炸毁日军工程,血战到底,最后宁肯跳海也决不再当俘虏。
- (青年)冈田演员:矢野浩二日军仓津岛0053工程总监。他并不是病狂的杀人魔,因而利用原国民党团长的周尚文为劳工营的大队长,以期望有效提高军事基地的建设的进度。一次劳工大暴动摧毁了工程,冈田掩饰了事实,并易名偷生多年。
- (青年)宫崎美惠子演员:武藤美幸配音:丁建华军医,被派到劳工营,曾与冈田相恋,对受伤劳工多有照顾,美丽、善良。然而由于她向岗田总监报告了邮递员的可疑,造成了李继成等朝鲜人被杀害,致使劳工暴动的进行更加的艰难。
- 萧忆演员:(日本)阿部力肖汉生的孙子,北京某大学人类学研究生,性格开朗。在準备和一个活泼可爱、名为神尾直子的日本女孩结婚的时候,因为爷爷留下的一本回忆录到日本做一件艰难求证的事情。
- 青山小百合演员:(日本)小山田小百合冈田的外孙女,以拍记录片为职业。2002年到北京时遇到了萧忆,在一次採访中,小百合听到了萧汉生关于在仓津岛发生的故事,产生兴趣。为了完成已病入膏肓的萧汉生的心愿,小百合和萧忆往日本寻找证据,在此过程中两人产生好感。在祖父交出《执勤日记》并向小百合讲述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小百合一度无法面对萧忆。
角色演员介绍内容来源
幕后花絮
①由于剧中主人公经常是饑寒交迫,为了找到饥饿感,有一段时间,剧组每天中午只让演员们吃一根黄瓜或一个西红柿。
②剧组要求演员按照八路军、国民党军队和日本军队的身份进行军事操练。
③李光洁笑说拍摄该剧堪称演员参加“铁人三项”:长期钻山洞、光脚走山路、冷天泡水池。因为整整一年没怎幺见着太阳,不是拍山洞里的戏就是夜戏,该剧杀青之后,李光洁在家整整倒了一个月的时差。
④川边久造自己带来了昂贵的和服以及拍戏用的小道具;矢野直哉甚至专程回老家取来奶奶多年珍藏的和服借给剧组。
⑤在《小兵张嘎》、《烈火金刚》等剧中扮演“日本鬼子”的日本演员矢野浩二在该剧中一人分饰两角。他认为那段历史是不能迴避的,他以赎罪的心态去出演,并且希望该剧能在日本播出。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 | 类型 | 获奖方 | 结果 |
---|---|---|---|---|
2005年 | 第2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 长篇电视剧一等奖 | 《记忆的证明》 | 获奖 |
优秀导演 | 杨阳 | 获奖 | ||
优秀编剧 | 徐广顺、杨梓鹤、范昕、刘淑杰、黄仁柯 | 获奖 | ||
2006年 | 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 优秀长篇电视剧奖 | 《记忆的证明》 | 获奖 |
最佳导演奖 | 杨阳 | 获奖 |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日本方面的统计,战时被日军抓到日本做苦役的中国劳工有近20万之众,而实际数字还远不止于此。
剧本创作
导演杨阳蛰伏4年打造该剧。导演杨阳为了该剧用了一年的时间查询资料,包括採访了中国、日本的人类学家、战争学家、“二战”研究所等。
该剧原着为《世界没有末日》,导演邀请了中日优秀的编剧共同修改剧本,剧本创作耗用了3年。甚至在2002年进入拍摄时还专门停机修改。
担任该剧编剧之一、国家一级编剧徐广顺用了整整两年研究二战题材的各种书籍史料。
主创团队
该剧製片人李功达时任央视中国电视剧製作中心文学部副主任,担任过《北京人在纽约》、《9.18大案》、《荣誉》等作品的编剧,策划有《女子特警队》、《笑傲江湖》等作品,担任製片人的作品有《荣誉》。
导演杨阳蛰伏4年打造该剧,首次指导战争戏,用艺术的手段反思二战中国劳工历史。杨阳是国家一级导演,央视中国电视剧製作中心导演、製片人,代表作品有《牵手》、《中华警花》等,曾获第19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导演奖,第1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导演,全国电视剧十佳导演等荣誉。
除了起用新人外,有6名日本演员和1名韩国演员参演该剧。
在后期製作时,考虑到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剧中大量日语、韩语原音对白全部加上了中文配音。配音演员乔臻、丁建华分别为老年的冈田和宫崎美惠子配音。
拍摄进度
该剧于2002年8月开机拍摄,辗转中国、日本两国摄製,在2002年期间曾停机修改剧本,于2003年春节左右封镜。
播出信息
播出日期 | 播出平台 |
---|---|
2004年12月05日 |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
2005年08月20日 | 江西卫视 |
2004年12月12日,南京日报和南京集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主办《记忆的证明》大型座谈会。该剧主创人员与高兰村、李国先、梁尚义、熊国栋、有德乡、经盛鸿、高懿琳、刘益民、朱先强、隆晓辉、苏振双、敏群、成中和、霍然、南京师範大学学生代表王莉等30多位南京各界人士进行交流。
2005年1月底,日本一公司购得该剧在日本的播出权和音像製品的发行权,并表示会争取安排该剧在日本主流电视台播出。
剧集评价
历时5年,中、日、韩三方的合作,让这部反日题材的电视剧说服力更高,故事性也更真实。该剧一反以往抗战影视剧作品说教味儿浓的特点,无论是日军、国民党军官和八路军都注入了丰富的情感表现。这是一部相对客观的电视剧。(京华时报评)
与以往反映抗日题材的作品不同,该剧的最大特点是在矛盾尖锐的特殊环境中,揭开战争的表层,对人性展开了全面的剖析,从心理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成功地使该剧反映史实而高于史实,在视觉上给人强烈真实感和震撼性的同时,引领观众更加关注于剧情所折射出来的理性与思辨。这也和国际流行的“以人性看战争”创作风格一脉相承。(燕赵都市报评)
该剧将那段生灵涂炭的民族耻辱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每个观众的面前,不仅让人重拾过去的记忆,重温民族的痛史,而且还如同一剂清醒剂,给人警醒,让人真正领略到悲剧的力量和悲剧之美。其次,此剧的高明之处,并不在于简单化、表象化地向观众“展览”劳工肉体上所受到的摧残,而是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灵魂深处,着力刻画战俘所受到的那种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的精神折磨,而这远比肉体上的摧残,更令人心悸。剧中对日本官兵精神层面上的深入挖掘,也令人耳目一新。在揭露日军暴行时,无不让人感到,这并非是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是军国主义结出的怪胎。(金羊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