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你的功利心害了孩子:让孩子一生都幸福的70个教育法则
《别让你的功利心害了孩子:让孩子一生都幸福的70个教育法则》作者是张振鹏
基本介绍
- 书名:别让你的功利心害了孩子:让孩子一生都幸福的70个教育法则
- 作者:张振鹏
- ISBN:978-7-111-41077-5
- 定价:32.80元
基本信息
书名:别让你的功利心害了孩子:让孩子一生都幸福的70个教育法则
作者:张振鹏着
ISBN :978-7-111-41077-5
定价:32.80元
作者简介
张振鹏,资深亲职教育研究者,家庭教育畅销书作者,传统文化推动者。在某着名国际学校做过多年一线教师,多次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倡导“成功源自家庭,教育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以“用爱诠释教育,以心传播智慧”为己任,专注于亲职教育和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与写作。对亲职教育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善于从根本处解决当今亲职教育的各种问题。出版过亲职教育着作多部,其中《36种方法让孩子从优秀到卓越》、《80后小爸小妈的教子枕边书》、《你会爱孩子吗?》、《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好妈妈不宠不娇教育女孩100招》、《抓住儿童敏感期你的教育就对了》、《别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最彻底的亲职教育方法:<弟子规>里的教育智慧》等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内容简介
今天,功利的父母越来越多,教育出的孩子问题也越来越多。功利的父母没有教育的长远眼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有利益就去做,没利益就不做。他们往往不顾孩子的感受和兴趣所在,照搬其他家长的成功经验,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本书从“建立起对教育的判断力、早期教育到底该怎样做、对孩子的爱不要‘掺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成长、孩子的学习其实不用教、孩子的能力比成绩重要、良好的亲子关係使家教更轻鬆、教孩子其实真的很简单”8个方面,提炼出让孩子一生都幸福的70个教育法则,全面阐述了“别让你的功利心害了孩子”这个主题,富于智慧,给人启迪,能够引起父母的深思与反省。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够摒弃功利心,让孩子身心健康,幸福成长。
《别让你的功利心害了孩子:让孩子一生都幸福的70个教育法则》从“建立起对教育的判断力、早期教育到底该怎样做、对孩子的爱不要‘掺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成长、孩子的学习其实不用教、孩子的能力比成绩重要、好的关係使家教更轻鬆、教孩子其实真的很简单”等8个方面,通过“让孩子一生都幸福的70个教育法则”全面阐述了“别让你的功利心害了孩子”这个主题,内容全面,视角独特,準确到位,科学实用,富于智慧,给人启迪,从而引起父母的深思与反省,进而改进自己,做最有智慧的父母,培养出最有出息的孩子,让孩子一生都与幸福同行。
目录
前言 功利的教育比不教育更可怕
第1章 建立起对教育的判断力
为人父母,就要肩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但时至今日,这份原本圣洁的重任,却沾染上了太多的功利气息,导致太多的父母盲目地教育孩子。显然,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无法给孩子带来幸福的。所以,父母务必要儘早作转变,重新建立自己对教育的判断力。
1 怎样的教育才算不功利的教育 / 2
2 教育要“慎于始”,要有敏感度 / 4
3 培养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预见力 / 7
4 父母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 / 9
5 对孩子的期望值千万不要太高 / 12
6 不要急着照搬别人的教育方法 / 15
7 孩子不是拿来跟别人的孩子比较的 / 18
8 赏识教育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 21
第2章 早期教育到底该怎样做
如今,随着早期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社会上涌现出一股超前教育的热潮。很多望子成龙心切、功利心强的父母纷纷把孩子送进昂贵的早教中心,让他们接受超前教育。问题是,在“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下,孩子往往不但没有获得心智的成长,还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当然,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究竟应该怎样做,却是大有学问。
9 孩子的“起跑线”到底在哪里 / 26
10 早期教育绝对不是超前教育 / 29
11 早期教育不仅仅是智力培养 / 33
12 昂贵的早教中心,去还是不去 / 35
13 孩子兴趣的自我发现比上兴趣班更重要 / 39
14 要不要把孩子培养成“神童” / 41
15 谁在“奋力”摧毁孩子的想像力 / 44
16 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阅读 / 47
17 提倡孩子读经典,但不要“功利化” / 50
第3章 对孩子的爱不要“掺假”
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都爱。然而,很多父母却打着“爱”孩子的幌子,做着“伤”孩子的事情,比如,爱孩子,却希望孩子一夜成名,期待孩子成为下一个“郎朗”,用金钱去刺激孩子……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允许“掺假”的。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将“爱”涂上功利的色彩,而应给孩子最理智的、最纯洁的爱。
18 不要希望孩子一夜成名,那是成长陷阱 / 56
19 才艺大赛真假难辨,要不要参与 / 59
20 不要奢望孩子成为下一个“郎朗” / 61
21 不要把自己的心愿或理想强加给孩子 / 64
22 不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培养孩子的兴趣 / 67
23 可以上特长班,但不要只为“加分” / 70
24 不要“包办代替”,那会让孩子“肌无力” / 73
25 其实,教育的过程要比结果更重要 / 75
26 参加公益活动是好事,但不能为“功利” / 78
27 不要用金钱奖励孩子,那是功利不是激励 / 80
28 不要太关注孩子,否则会让他过于自我 / 83
第4章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成长
说到野花,人们都认为它太不起眼。但是,它却能经受风吹雨打。孩子也该像野花一样,而不能像温室里的花朵那样经不起风霜。父母不要因为自己的功利心,就擅自将他“移植”进温室,而是要放手给他自由,让他像野花一样坚强绽放。
29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的权利 / 88
30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感受快乐童年 / 90
31 儘量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 / 93
32 一定要呵护孩子最初的人生理想 / 96
33 保护孩子渴望求知的心理与行为 / 99
34 孩子的择友标準应该是什幺 / 102
35 游戏,可以让孩子玩出聪明与成长 / 105
36 错误与失败正是孩子成长的起点 / 107
37 对孩子的保护要适度 / 110
38 让孩子在体验中获得感悟与成长 / 113
第5章孩子的学习其实不用教
有些父母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有很强的功利心,将学习看成了他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总是想方设法地要帮他提高学习成绩。其实,孩子的学习是不用父母教的,只要我们给他适当的启发与引导,他完全可以凭藉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学业上为自己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39 做孩子学习的启发者,而不是灌输者 / 118
40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唤起他的求知慾望 / 120
41 孩子的素质作业,到底是谁完成的 / 123
42 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应由他自己发现 / 126
43 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 129
44 学以致用,不做“书呆子” / 131
45 从平凡到卓越,关键在自我提升与超越 / 134
第6章孩子的能力比成绩重要
父母通常认为成绩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準。殊不知,成绩与孩子的未来发展并不能划上等号,孩子卷面上漂亮的分数也不能成为他走向社会的“万能通行证”。只有当孩子拥有了做事、生活与生存的能力,能够很好地掌控自己、管理自己,他才能为自己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46 家是孩子温馨的港湾,而不是课堂 / 140
47 做事有计画,有条理,追求效率 / 143
48 懂得激励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 / 146
49 学会分析决策,自主作出选择 / 148
50 遇到挫折,勇敢面对 / 151
51 自我反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 154
第7章良好的亲子关係使家教更轻鬆
着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曾说:“好的亲子关係就是好的亲职教育。”这里“好的亲子关係”是指,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起一种纯真的、友善的、和谐的关係,其中没有功利心,也没有溺爱,只有相互包容、尊重、信任与支持。而这种良好的关係,必将使亲职教育更轻鬆。
52 掌控情绪,才能掌控未来 / 158
53 学会自我管理,让自己全面发展 / 160
54 良好的亲子关係其实比教育本身更重要 / 163
55 要包容孩子,而不是纵容孩子 / 166
56 尊重孩子,让他懂得自重 / 169
57 倾听孩子,轻鬆走进他的世界 / 172
58 信任孩子,永远别说“你不行” / 174
59 父母没有绝对权威,做错事也要承认 / 177
第8章教育孩子其实真的很简单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过一句话:“当今天下父母以及老师,都在千辛万苦做一件事,都在阻碍我们的幼苗。”其实教育孩子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父母不用功利心去阻碍孩子的天性,孩子就能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60 呵护孩子的自尊,让他真正自立 / 182
61 陪孩子玩耍,目的本应该单纯些 / 184
62 以身作则,为孩子做最好的表率 / 187
63 父母的角色,要作根本的转变 / 190
64 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 193
65 面对孩子,教育思想务必统一 / 196
66 面对孩子的要求,我们如何正确应对 / 199
67 给孩子多点理性的爱,少点感性的爱 / 202
68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 / 205
69 不要袒护和迁就孩子 / 207
70 在孩子的心中培植一株“大爱之花” /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