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北京师範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北京师範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北京师範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前身是社团协会,主要为各类学生社团提供学生社团建立、注册和运行等相关指导,支持和管理各学生社团举办的各类活动,是校党委领导的,校团委直接指导下的学生组织。2006年更名为学生团体联合会,以“管理、服务学生团 体,协调、指导学生活动”为宗旨,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保障和促进学生团体健康发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师範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 本质:学生社团联合会
  • 前身:社团协会
  • 直接领导:校团委
  • 更名时间:2006年

简介

北京师範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是校党委领导的,校团委直接指导下的学生组织,主要为各类学生社团提供学生社团建立、注册和运行等相关指导,并支持和管理各学生社团举办的各类活动。

发展历程

社团协会(1984年—1997年)社团协会成立于1984年,由学校中文系1982级学生夏天阳担任第一届社团协会理事长。社团协会是校党委领导下、校团委直属的学生组织, 由一名理事长、两名副理事长、五名常务理事和一名秘书长组成,指导当时的教育学社、伦理学社、春秋学社、太阳风诗社以及体育爱好者俱乐部等19个学生社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活跃了师大校园文化。1986年秋,社团协会创办了读书节这一活动形式,在师大校园内掀起了“广读书、读好书”的热潮;1987年春,社团协会举办首届文化节,将沙特存在主义等新思想带进师大校园。

社团协会(1984年—1997年)

社团协会是80年代中后期北京师範大学最活跃的学生组织,举办了很多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社团活动,受到团市委、北京各高校以及各大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1986年11月29日,首都高校社团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1988年12月17日,《光明日报》以“北师大开展校园文化社团系列活动”为题报导了学校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联合会(1997年—2006年)90年代,学生社团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各高校活跃校园文化的生力军。这一时期,我校社团活动形式更加灵活,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对社团指导机构也提 出新的要求。为了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服务与指导,1997年,社团协会完成了由理事机构到管理机构的转变,我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正式成立。

学生社团联合会(1997年—2006年)

学生社团联合会是校党委领导的,校团委直接指导下的学生组织,服务、指导着目前学校70余个学生社团,主要为各类学生社团提供学生社团建立、注册和运行等相关指导,并支持和管理各学生社团举办的各类活动。同时,作为学校的主要学生组织之一,学生社团联合会协助校团委举办社团文化节,时代先声—— 京师社团·名家讲坛,北京市“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众多大型活动,为京师社团搭建一个展现风采的舞台。
学生团体联合会(2006年6月1日至今)时代赋予京师社团新的使命,京师社团不仅仅是活跃校园文化的生力军,还承担起服务青年学子成长成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的责任,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注新时期学校社团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

学生团体联合会(2006年6月1日至今)

2006年6月1日,《北京师範大学学生团体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学生社团正式更名为学生团体,学生社团联合会也正式更名为学生团体联合会。学生团体联合会在校党委的领导、校团委的直接指导下,传承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宝贵经验,依据《北京师範大学学生团体管理办法》,以“管理、服务学生团体,协调、指导学生活动”为宗旨,承担起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保障和促进学生团体健康发展的职责,必将为学生活动开闢一片广阔的天空,带领学校70余个学生团体振翅高飞。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