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光
周爱光,中国人名。本词条介绍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设卫校学生科科长、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周爱光(女)和华南师範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周爱光(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周爱光
- 国籍:中国
- 毕业院校:西安医科大学
- 主要成就:从事于医学教育行业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设卫校科长
主要经历
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从事于医学教育行业,系西安交大医学院教育管理者、副处级高级职员。
曾读于西安市37中学并担任班长。 1971.3月参加国家三线建设修建襄渝铁路,在铁道兵5761部队先后担任班长、副排长,多次授连、营嘉奖表彰,加入中国共青团。转业西安后在陕西省人民卫校学习,担任团支部书记、校团工委委员、获优秀共青团员表彰。曾在西安医科大学二附院心血管内科和院办护校工作,先进工作者。
周爱光在专题讲座

大学毕业后调入西安医科大学中专部教研室任教、兼任班主任工作,评为学校、医学院系统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出席西安市雁塔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代表会。在西安医科大学附设卫生学校先后担任教务科副主任科员、学生科副科长、科长,先后兼任过班主任、学校德育教研室主任、学校党总支宣教委员。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个人、医科大学系统优秀中共党员、医科大学505教育基金董事会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同时独立承担《医学伦理学》、《就业与创业指导》两门课程教学,主编内部使用教材《生命伦理学》,承担省内外不同版本的教材撰写和卫生部统一规划教材编写任务,并多次参加全国学术论文交流和学校教学、管理研讨会论文交流。
2000.4月随高校合併学校改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设卫生学校。2005.12获得“2005年度全国基础教育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组建和担任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成绩突出,评为先进工作者。2009年10月通过国家考试获得高级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书》并参加了部分省市地方学校的职业教育巡讲。
社会学术兼职
1994年8月20日泰安会议:被大会选为全国中等卫校医学伦理教研会 常务理事
1998年8月6日内蒙会议: 被选为中华医学会中等卫校医学伦理学分会 副理事长
部分学术论文
《西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士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发表于1987年《西安医科大学学报》第八卷1期
《从我校护生现状调查谈招生制度的改革》——发表于《西安医科大学校报》1988年11月30日第100期
《中专医学生管理中的一些心理问题》 ——发表于《中国社会医学》1989年第二期
《对中专学生品德行为的教育与控制》——发表于《中国医学伦理学》1990年第3期
《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对策》——发表于《中国社会医学》1992年第3期
《科学化管理是学生工作的关键》——发表于《数理医药学杂誌》1996年第9卷临床与社会医学专刊
《我校对犯错误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发表于《中国医学伦理学》1997年第1期
《探讨医学伦理学的课堂实践教学》——发表《全国中等医学教育论文集》由“远方出版社”1998年出版
《医学生思想现状调查与教育》—— 发表于《卫生职业教育》由“卫生职业教育杂誌社”2005年9月出版
主要教材论着
《护士的形象》 (编委、编者)—— 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
《医学伦理学》 (编委、编者)—— 由“红旗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
《生命伦理学》 (主编)—— 1998年4月出书 内部教材使用
《套用护理美学》 (担任副主编)—— 由“宇航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
《魂系襄渝线》 (参编)—— 由“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
《医学伦理学》 (担任副主编)—— 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10月出版
《护理伦理学》 (卫生部规划教材、编者) ——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
《护理伦理学学习指导及试题》(卫生部规划教材、编者)——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就业指导教程》 (第一副主编、职业院校规划教材)—— 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铁道兵女兵风采录》(参编)---- 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华南师範大学教授
人物简介
教授,男,1956年11月出生现任华南师範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1986年赴日本筑波大学留学,在筑波大学体育科学系片岗晓夫教授和佐藤臣彦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获得了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并完成了三年的博士后研究,1997年7月来华南师範大学执教。
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领域是体育哲学和体育原理。周教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论文入选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亚洲体育科学大会以及奥林匹克世界体育科学大会。竞技运动概念的发展演变、本质属性及其划分的研究获广东省第六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论我国社会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获广东省第五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1999年出版的专着《竞技运动异化论》获得了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的一等出版资助,併合着出版了《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近年来,周爱光博士参与或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部委级课题。
主要着作
竞技运动异化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主编、周爱光副主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主要学术论文
1.周爱光.スポーツ疎外论の方法论的研究、体育
2.周爱光.スポーツにおける竞争と人间疎外に関する一考察<.<スポーツ教育学研究<,1992.
3.周爱光.スポーツにおける人间疎外の原因と克服に関する研究<. <体育?スポーツ哲学研究、<1995.
4.周爱光.スポーツにおける疎外に関する哲学的研究<.<体育原理研究,1996. <<
5.周爱光.试论竞技体育的本质属性体育科学 1996.
6.周爱光.论建立体育哲学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体育学刊.1997.
7.周爱光.竞技运动概念的发展演变、本质属性及其划分的研究.体育学刊,1998.
8.周爱光.竞技运动与竞技运动文化体育科学 1998
获奖情况
周爱光教授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并获多项科研成果奖励。“全民健身的运行机制及其社会调控的研究”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体育原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我国体育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获得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日学校体育保险的比较研究”获得“十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专着《竞技运动异化论》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术论文“竞技运动概念的发展演变、本质属性及其划分的研究”获广东省第六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学科建设
周爱光教授自1999年12月任华南师範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院长以来,兢兢业业,殚精竭虑,致力于体育学科建设。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九五”和“十五”两期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目前华南师範大学体育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位居全国一流。学院现拥有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体育学国家级重点(培养)学科;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体育与艺术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