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办法
甘肃省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办法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4月16日颁发,即日生效。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加快项目建设,促经济发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甘肃省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办法
- 颁发时间:2011年4月16日
- 目的: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
- 颁发单位:甘肃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加快项目建设,促经济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中央补助的财政性资金、地方财政性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地方专项基金投资建设的项目。
第三条
建设项目主管部门要按照现行审批许可权,完善内部协调机制,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除重大项目或国家另有规定外,可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三道”审批程式简化为“两道”,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併审批。
第四条
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符合条件、材料齐备的,当日受理,3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含申请人补充材料延时和谘询单位评审时间);初步设计审批材料和相关附属档案齐备的,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含申请人补充材料延时和谘询单位评审时间)。
第五条
承担项目审批前置职能的主管部门应当加快办理相关手续。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分别在30、20个工作日内审批办结;项目选址意见、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手续、施工图设计档案审查备案,材料和相关附属档案齐全的,自受理之日起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用地预审意见自受理之日起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六条
建立项目联合审查制度,由项目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联合审查和评审,科学、合理确定投资项目,健全规範项目储备库。
第七条
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必须按期完成各项前期工作,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及时组织实施;凡国家和省上安排建设资金的项目,应当按时开工建设,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儘快实现投资支出。
第八条
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是项目管理和财政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负责对项目和专项资金进行全程监管,跟蹤问效,促进项目建设发挥预期效益;对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中出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要及时向纪检、检察部门报告。
第九条
属于政府财政预算投资来源的项目,视财力按程式列入财政预算;属于贷款资金来源的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按计画落实信贷资金。
第十条
列入财政预算的项目专项资金,项目主管部门必须将预算直接细化编制到项目实施单位,不得滞留进行二次分配。
第十一条
财政专项资金一律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凡年初部门预算中已经批准的项目资金,由项目主管部门或单位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时编报用款计画,财政部门在接到用款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资金直接拨付到用款单位。
第十二条
年度预算执行中,对于中央财政下达专项资金,项目明确的,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在收到预算指标档案后10个工作日内下达项目计画,并按集中支付程式及时拨付资金;项目尚不明确的,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式确定项目计画和资金分配意见,并审批下达项目计画后,按集中支付程式及时拨付专项资金。
第十三条
补助市(州)、县(区、市)的项目资金,省财政厅根据项目计画和预算指标档案将专项资金直接拨付到市州和省直管县;市州或省直管县收到项目计画和预算指标档案后,在5个工作日内将专项资金按项目实施进度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涉及政府採购的项目,要督促其履行政府採购程式。
第十四条
项目主管部门对涉及“三农”、民生等时效性较强的项目,必须充分考虑季节性等特殊因素,加快项目计画审批和下达效率;在正式项目计画未下达前,财政部门可根据项目初步计画和项目需求,预拨专项资金,确保工期进度,发挥资金效益。
第十五条
省级各项目主管部门对年初预算安排的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按项目建设进度,原则上每年6月底、9月底前,下达的均衡比例不得低于60%、90%。11月底之前,中央和省级安排的项目专项资金必须全部下达完毕。对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不按规定拨付使用专项资金的,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式收回专项资金。
第十六条
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项目实施、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每年年中或年底对重点部门和重点项目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对不按时限进行项目审批和资金拨付、违规使用资金、项目管理混乱等行为,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启动问责机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七条
各项目主管部门和相关审批部门要以本办法规定为準,加强项目建设和专项资金管理,修订完善本部门涉及项目审批和专项资金拨付管理的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