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湘南(湖南南部地区)

湘南(湖南南部地区)

湘南(湖南南部地区)

湘南即湖南省南部地区的郴州(湖南离珠三角最近的城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永州,有时包括衡阳(湖南省域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中南重镇、湘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3个地区合计34个县(县级市),土地总面积57153平方公里,历史上同属于衡永郴桂道、衡阳道和湘南行政区。从地缘而言,湘南是典型的梯级过渡地带,毗邻广东、广西、江西3省。

2017年2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将衡阳城市性质定位为“湘南地区中心城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湘南
  • 外文名称:Xiangnan / South Hunan
  • 别名:大湘南、衡永郴地区
  • 行政区类别:人文地理概念
  •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
  • 下辖地区:衡阳市南部,郴州市和永州市
  • 政府驻地:解放大道,五岭东路,逸云路
  • 电话区号:衡阳0734,郴州0735,永州0746
  • 邮政区码:衡421000,郴423000,永425000
  • 地理位置:湖南南部(或南岳衡山南部地区)
  • 面积:57153平方公里
  • 人口:衡阳799万,郴州458万,永州623万
  • 方言:衡阳话,郴州话,永州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南岳衡山、石鼓书院、中国印山、蔡伦竹海、东江湖、永州八景
  • 机场:衡阳南岳机场,永州零陵机场,
  • 火车站:衡阳站,衡山站,耒阳站,郴州站、永州站
  • 车牌代码:衡阳湘D,郴州湘L,永州湘M
  • 湘南中心城市:衡阳市
  • 知名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工学院、湘南学院
  • 本科院校: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学院
  • 高铁火车站1:衡阳东、衡山西、耒阳西、祁东站
  • 高铁火车站2:郴州西、永州站
  • 主要河流:湘江、耒水、蒸水、洣水、春陵水
  • 主要港口:衡阳港、大浦港、永州港、祁阳港
  •  2016GDP: 衡2853亿,郴2190亿,永1565亿
  • 永州景点:九嶷山舜帝陵、紫霞岩、三分石
  • 重要河流:潇水、泠江、舂水

地区介绍

湘南,即湖南南部地区,一般指湖南省(简称湘)南部地区的郴州(湖南离珠三角最近的城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永州,有时包括衡阳。三市,合计34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57153平方公里;地域上指衡阳市、永州市、郴州市历史上同属于衡永郴桂道、衡阳道和湘南行政区。
湘南三市湘南三市
从地缘而言,湘南是典型的梯级过渡地带,毗邻广东、广西、江西3省区。2015年,衡阳地区GDP2601.57亿、郴州地区GDP2012.07亿、永州地区GDP1418.18亿,合计6032亿。
区位优越,紧邻珠三角城市群,与港澳、东协自由贸易区最直接的对接,是中国“一带一部”优势最为显着的地区;资源稟赋优越,坐拥丰富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许多矿产储量、品位居全国乃至全球首位;劳动力资源雄厚,是湖南劳动力输出最为密集的地区。
湘南中心城市衡阳是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湖南省第二大城市,南接珠三角城市群,东南达福建海西城市带,西通东协自由贸易区,北连长株潭城市群,是沿海经济向内陆辐射的第一接纳区域,二广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岳临高速公路、南岳高速公路、泉南高速公路、娄衡高速公路、道贺高速公路、炎汝高速公路,106国道、107国道、207国道、322国道等南北交通干线;京广铁路、京广高铁、湘桂铁路、湘桂高铁、吉衡铁路、怀邵衡铁路、洛湛铁路,夏蓉高速公路、衡炎高速公路、衡邵高速公路等东西交通干线。
衡阳资源稟赋深厚。坐拥丰富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衡山县西部的钠长石矿储量居亚洲之首、硼砂为华南独有、岩盐居华南之冠,郴州的钨、铋、微晶石墨、萤石储量居全国之首,永州的稀土、锰与水能储量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第三位。
工业基础雄厚,现有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衡阳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园区;衡阳白沙洲工业园区(深圳工业园)、衡阳松木工业园区、衡阳西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郴州经济开发区、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永州凤凰园经济开发区等省级重点园区。富士康、欧姆龙、中兴通讯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衡阳,世界500强企业18家,成为继长沙之后,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势头最强劲、成效最显着的地区,中油金鸿、中国五矿、中钢衡重、华菱重卡、合力叉车等央企设立南方基地。
郴州借力央企,积极引进中国五矿、中国建材、中化集团;永州农产品精深加工,果蔬生产基地面积60万亩,形成果蔬罐头特色产业集群。
教育文化发达,现有南华大学、衡阳师範学院、湖南工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湘南学院、湖南科技学院、南华大学船山学院、衡阳师範学院南岳学院、长沙医学院衡阳校区等本科院校;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环境生物学院、衡阳财经工业学院、衡阳技师学院、湖南工商职业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衡阳市八中、衡阳市一中、衡铁一中、衡南一中、岳云中学、祁东二中、郴州一中、郴州二中、永州一中等省级以上重点中学。

开发情况

湘南大开发简介
湘南是通粤达海的湖南的“南大门”,一直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随着广东经济的飞速发展,湖南认识到,必须向广东学习,儘快实现由封闭式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才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1988年2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衡阳郴州永州三市作为湖南省改革开放试验区,建立一个过渡地带,实行一些类似于广东的政策。1988年5月11日,国务院批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湘南开发的请示》,同意将衡阳市、郴州地区、永州地区作为由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的过渡试验区,设立湘南改革开放试验区。
2005年湖南开始重视“一点一线”开发建设,湘南的发展才渐渐有了起色。2015年,衡阳地区GDP2601.57亿、郴州地区GDP2012.07亿、永州地区GDP1418.18亿,合计6032亿。
2009年,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把加快湘南地区开发开放作为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以支持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档案,在产业布局、园区建设、工业用地、建设规划、环保审批、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口岸通关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湘南三市均被批准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城市,衡阳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设立了衡阳综合保税区、郴州出口加工区。
湘南大开发的总体要求
湖南对湘南大开发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把湘南地区建设成为珠三角区域经济中重要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出口加工基地、能源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提高湘南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範区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範区
多年来,珠三角一直是湖南最重要的内外资来源地,湘南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初步形成了一批新的产业和企业。但在更大程度上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还缺乏明确的总体规划和可操作性指导意见,载体功能有限,各类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运作机制、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还相对落后。
从区域经济範围来看,湘南处于均衡状态的“包围”下,北有长株潭,实力略胜一筹;西靠广西桂林,势均力敌;南临韶关,可谓旗鼓相当;东有赣州,在伯仲之间。如再向外拓展,便直接进入到沿海发达地区或长株潭城市群腹地。从“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产业辐射半径以及原料採购半径、产品销售半径来看,湘南并没有太多优势可言?但湘南的发展还必须要有空间,要与发达地区形成产业关联。湖南省提出的构建湖南“3+5”城市群,衡阳(湘南的中心城市)成为最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为湘南的向北发展和融入“3+5”城市群提供了条件。紧邻广东、地处梯级过渡地带的“大湘南”,拥有6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人口2000万。作为湖南通粤达海的“南大门”,衡阳、郴州、永州3市战略地位举足轻重,犹如3颗镶嵌在湘南大地的明珠。
湘南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1、战略地位与发展基础。湘南地区包括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地理区位独特,战略地位重要。三市地处湖南省最南端,交通便捷,是湖南的南大门,是中部地区对接粤港澳的前沿,也是珠三角产业转移进入中西部地区最直接、最便捷的通道之一。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中国-东协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三市在全省区域经济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三市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非金属矿、农林产品、人文和旅游资源,是着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旅游胜地和湖南省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产业优势明显,发展基础良好。三市装备製造、有色金属加工、盐化工及精细化工有较强基础,能源工业、新型建材、电子信息、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有一定规模。
2、战略意义。加快湘南地区开发开放,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沿海产业内移、支持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等历史机遇,促进湖南省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富民强省步伐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充分利用国家巨观政策机遇,积极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重大举措;是发挥三市区位、资源和产业等优势,加快与粤港澳全方位对接融合,推动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最佳化配置,把三市打造成湖南省对外开放桥头堡和充满活力、富有吸引力、具有竞争力地区的现实途径。

发展动态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湖广行省分为湖北、湖南两省,置衡永郴道,驻衡州府,领衡州府(衡阳县、清泉县、衡山县、耒阳县、常宁县、安仁县、酃县、桂阳州、临武县、蓝山县、嘉禾县)、永州府(零陵县、祁阳县、东安县、道州、宁远县、永明县、江华县、新田县)、郴州(永兴县、宜章县、兴宁县、桂东县),雍正十年(1732)增领桂阳州,更名衡永郴桂道。
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存道,改衡永郴桂道为衡阳道,俞寿璋任道尹,衡阳道(全省三道:衡阳道、湘江道、辰沅道)所辖县仍如清代衡永郴桂道,治所衡阳市,直辖湘南34县。
湘南(湖南南部地区)
1952年,设立湘南行署,行署驻衡阳市。原衡阳专区所属衡阳、衡南、衡山、耒阳、安仁、酃县、常宁等7县和原郴州专区所属郴县、永兴、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阳等10县,原零陵专区所属零陵、东安(驻白牙市)、祁阳、祁东、新田、宁远、江华、道县、永明等9县划入湘南行政区,辖1市26县。
1974年1月10日,湖南省革委发出通知,决定成立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开发湘南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章伯森、史杰、戈华、曹文举、曾广成、王明湘、葛冠卿等7位同志组成,章伯森任细长,史杰、戈华、曹文举任副组长。
1988年5月11日,国务院批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湘南开放开发的请示》,原则同意湖南省加速开放开发的8条措施,同意衡阳市、郴州地区、零陵地区作为由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的过渡试验区,并实行一些过渡政策和灵活措施。主要包括:允许湖南省政府在湘南逐步实行一些过渡政策和灵活措施,如财政足额上交包乾或定额补贴包乾,外贸进出口切块包乾,积极培育湘粤边际共同市场,在基建、技改和引进项目审批等方面,赋予省级管理许可权等。
2007年4月13日,大湘南旅游圈紧密合作结盟及联合行销启动仪式在南岳举行,衡阳、株洲、郴州、永州四市旅游局局长共同签下了旅游合作文本,标誌大湘南旅游圈拉开帷幕。
2008年6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在衡阳召开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座谈会,出台了《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
2011年10月6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範区正式获批,成为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範区。
2012年1月9日,衡阳市委、衡阳市人民政府与30多家省级金融机构举行座谈,湖南省委常委、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出席,诚邀各金融机构支持衡阳打造成为大湘南区域金融中心。张文雄指出,衡阳是全省第二大城市,有全省最早的金融机构——1908年就设交通银行、发达的工商业、完善的金融体系,希望金融机构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大湘南的发展,大力支持衡阳打造成为大湘南区域金融中心。
2012年5月17日,衡阳市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改革发展动员大会召开,衡阳市委副书记、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张自银指出,服务业发展为千亿支柱产业,衡阳成大湘南区域性服务中心。
2012年5月28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範区第二批重大项目推进大会在衡阳召开,衡阳、郴州、永州3市共启动114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为951.19亿元人民币。
2012年8月4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範区首批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大会在衡阳、永州、郴州三市同时举行。会上共启动项目92个,总投资额719.4亿元。其中衡阳市项目36个,投资金额289.1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度均居三市之首。
2012年8月4日上午,湖南省第二个、湘南地区第一个无水港在衡阳市三塘镇挂牌并试运行。衡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国初、广州港集团公司总经理周小溪、衡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朱玉萍、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水龙为项目启动剪彩并揭牌。
2012年9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衡阳高新区全力打造湘南地区科技创新的综合示範区、产业技术转移升级的承载区、现代化的和谐新城区,衡阳高新区技工贸收入、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财政总收入都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已成为引领衡阳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带动湘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擎”。
2012年10月29日,湘南地区最大商贸物流项目——衡阳华阳商贸物流城项目签约,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肇雄出席并讲话,总投资120亿元以上,打造以衡阳市为中心,立足湖南,辐射赣、粤、桂、黔的品种齐全、设施完善、超大规模的现代化综合商贸物流城。
2012年,湘南3市GDP、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分别占据全省的20.4%、26%、23.2%。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到30.03亿美元,占全省的47.1%。
2012年,湘南地区生产总值4523.5亿元,增长11.8%。
2013年,湘南地区生产总值5016.7亿元,增长10.3%。
2014年10月14日,总投资20亿元的云集大利汽贸城项目落户衡南,紧靠衡阳南岳机场,占地面积803亩,总建筑面积87.9万平方米,为湘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品位最高的综合性汽贸城。
2014年11月5日,衡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亿龙对金融工作进行深度调研,将衡阳打造成湘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和金融生态安全区。
2014年11月17日至24日,湖南省旅游局组织考察组对衡阳市12个县(市)区的21个旅游景点进行了现场调研,衡阳为《大湘南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的唯一一个区域中心。
2014年11月17日-20日,省厅组织由国际商报、湖南日报、湖南广播电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媒体赴湘南三市就承接产业转移和开放型经济发展进行专访。先后来到衡阳松木经济开发区、衡阳综合保税区和白沙洲工业园,分别採访衡阳电科电源有限公司、衡阳市洲旗电子有限公司、松木污水处理厂。
2014年11月21日,由省政府主办,衡阳、永州、郴州3市人民政府、省发改委、省商务厅承办第二届湘南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衡阳市副市长张贺文出席开幕式并代表衡阳作投资环境说明。大会以展览展示、购销洽谈、项目对接洽谈为重点,衡阳市发布重点招商项目34个,总投资额226.45亿元。
2017年2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将衡阳城市性质定位为“湘南地区中心城市”。

转移示範区

示範区简介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範区成立于2012年10月6日,衡阳、郴州、永州三市是湖南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具有区位条件优越、资源要素丰富、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範区,有利于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为中部地区科学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发挥典型示範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湘南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推进湘南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把湘南地区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平台、跨区域合作的引领区、加工贸易的集聚区和转型发展的试验区。

产业布局

衡阳重点承接发展先进装备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矿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生态人文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郴州重点承接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产业,成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加工贸易基地、旅游休闲基地;永州重点承接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矿产加工、电子信息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构建加工贸易基地、汽车零部件製造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大湘南旅游圈

《大湘南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为营造“大湘南国民旅游休闲生活”,总体规划布局体现一个区域中心、两个主要节点、两大发展轴线,其中,一个区域中心特指衡阳。衡阳旅游重点突出一山(南岳与环南岳旅游圈)、一城(衡阳市区)、一江(湘江衡山—衡阳段旅游带)、一海(蔡伦竹海)、两轴(京广高铁、湘桂高铁两大集散旅游休闲轴)和八区(四明山、岐山、归阳、天堂山、中国印山、耒水湿地—江口鸟洲、宝盖、罗荣桓故居8处生态文化乡村特色休闲旅游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