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犭央

犭央

犭央

(犭央)(音“昂”)见于《康熙字典》,释:兽名,狢也。狢通貉,即成语“一丘之貉”的“貉”。绍兴镜湖有“犭央犭茶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犭央
  • 外文名:Ang(音)
  • 出处:《康熙字典》、《嘉庆山阴县誌》
  • 字义:兽名,狢也。狢通一丘之貉的貉

基本释义

(犭央)(音“昂”)见于《康熙字典》,释:兽名,狢也。狢通貉,即成语“一丘之貉”的“貉”。绍兴镜湖有“犭央犭茶湖”
犭央

文献记载

《康熙字典》释:兽名,狢也。狢通貉《正字通》载:“(犭央)同(豸央),俗省。”《广韵·唐韵》载:“(豸央),貉属,(犭央)同(豸央)。”简而言之,(犭央)即(豸央),(豸央)即貉,貉现作獾。
根据清《嘉庆山阴县誌》所载:
犭央犭茶湖犭央犭茶湖
(犭央)(犭茶)湖在县北一十里,周回约十余里,俗呼黄(鱼桑)湖,潦则盈,旱则涸。
宋《嘉泰会稽志》所载:
(犭央)(禾荼)湖,镜湖之别派。字书有(犭央)无(禾荼),或云(禾荼)本狳字,传之讹也。
因为犭央犭茶是浙江、特别是绍兴一带的方言土俗字,所以字(词)典失收。由杭州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的《简明古今汉语词典》,收“犭央犭茶”条目,释为“湖名、地名。在浙江省绍兴县”。并注明读作“ang sang”即音“昂桑”。

趣谈

绍兴越文化研究会会员胡文炜推测说,(犭茶)既与(犭央)在一起,(犭茶)与“猹”音又一致,“便可确切无疑地肯定,(犭茶)即猹。”
犭央
据说“猹” 字乃鲁迅先生首创。鲁迅也久仰这小动物的大名,大概是闰土告诉他的,音作“查”。这位大文豪没有想到有个现成的(犭茶)字,就随手另造了一个“猹”字。
综合上文,犭央犭茶共有两种解释,一为鱼,一为兽。认为犭央犭茶湖因“鱼”得名的人们更多一些,有了约定俗成的感觉,导游解说也多以湖中有黄颡鱼为準。

动人传说

据传此中还有个感人的传说:
原文:清嘉庆《山阴县誌》:“明天启中,有石工覆舟,遇救得免。遂为僧,发愿誓筑石塘。十余年不成,抑郁以死。会稽张贤臣闻而悯之,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建塘六里,为桥者三,名曰天济,盖罄资产为之,五年而工始竣。”
明朝天启年间,一个石匠外出做工,途经此湖,忽遇巨浪,小船翻了,整个船上的乘客除他之外无一倖免。此后,他削髮为僧,潜心化缘,发誓要在湖上建起一条避塘。可是,历经十余年,都未能如愿,不久便抑郁而死。这件事被当时绍兴的富翁张贤臣知道了,他决定完成僧人未了的心愿,慨然捐银6千两,与当地百姓共同努力,经过五年的辛勤劳动,终于在湖上建起了一条长达七里的青石避塘,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水上奇观”。此后,风起时,避塘的一侧湖面惊涛拍岸,避塘之内却无风无浪,且鱼虾成群物产丰富,尤其多一种黄色无鳞的鱼——犭央犭茶,犭央犭茶湖也因此得名。
犭央犭茶湖的传说犭央犭茶湖的传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