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诏安话(诏安方言)

诏安话(诏安方言)

诏安话,分诏安闽南话(河洛话)和诏安客家语(客话)。

诏安闽南话(河洛话)属于闽南方言泉漳片与潮汕片的混合类型·主要分布在福建省诏安县的南诏镇,桥东镇,梅岭镇,四都镇,深桥镇,金星乡,梅州乡,西潭乡,白洋乡,以及红星乡大部,太平镇局部地区,另外,东山县通用方言(五都话)也可算作是诏安闽南话·该语言在诏安本土约有43万操用者,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

诏安客家语属于漳潮片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于诏安北部(官陂镇、霞葛镇、秀篆镇、太平镇大部和少部红星乡),约占诏安面积三分之一,使用人口达二十余万,台湾操诏安客家语主要分布在云林侖背一带,诏安客家语是中国台湾的法定语言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诏安话
  • 类型:属于漳音闽南方言 、客家语
  • 主要分布:南诏、桥东、官陂、秀篆
  • 别名:白话、客话
  • 诏安客家语:中国台湾之法定语言 
  • 语言测试:客语能力认证(诏安腔)

诏安闽南话

简介

诏安闽南话(河洛话)主要分布在福建省诏安县的南诏镇,桥东镇,梅岭镇,四都镇,深桥镇,金星乡,梅州乡,西潭乡,白洋乡,以及红星乡大部,太平镇局部地区,另外,东山县通用方言(五都话)也可算作是诏安闽南话·该语言在诏安本土约有43万操用者,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
分类
诏安闽南话以城关县城话为主,使用人数最多,包括南诏镇、桥东镇、梅岭镇、深桥镇南东大部
底下又有几个亚型,分别为:
四都腔相比县城话更接近主流闽南方言,四都镇、金星乡、红星乡、梅洲乡
下路腔相比县城话更受潮汕地区影响更大,但依然属于闽南话,深桥西部上营、树美。
西潭腔严格说其余主流诏安方言基本一致,差异多在尾音和语调上,主要分布在西潭乡、白洋乡、建设乡、深桥镇东北部。

语言特点

诏安闽南话在诏安通常被称为白话,河佬话(hô-ló-uē),是闽南方言中独具特点的一支,以漳州话为主,而兼有泉州话,潮州话的特徵,亦即"三州滥",故而诏安闽南人可以更容易听懂其他口音的闽南方言,而其他地区的人听诏安闽南话则稍显吃力.
发音
在韵母方面,诏安闽南话大体随漳州,但或许是一种存古现象(毕竟诏安距离漳州府城很遥远,受其影响相对小一点),诏安闽南话如同泉州府城,保留了"ɯ","ə","əʔ"等元音,如"你(汝)"读为"lɯ","鱼"读为"hɯ","去"读为"khɯ","除"读为"tɯ","块"白读为"tə","螺"读为"lə","袋"读为"tə","啄"读为"təʔ","雪"读为"səʔ",以及韵尾的-ŋ也部分像泉州,比如卵lŋ(nŋ),段t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饭,光等字的白读音又是漳腔)而"ou","ei",这两个韵母则似是受到潮州话的影响,分别对应于潮州话的"ou","oi",而声母与声调都是随漳州,七个声调调值分别为诗(阴平44),死(阴上52),四(阴去121),色(阴入32),时(阳平35),示(阳去22),实(阳入13).(声调资料参考自<<闽南话漳腔辞典>>)
辞彙
在辞彙方面,诏安闽南话也以漳州话为主,但受到泉州影响,例如在泉州经常听到的"这种个"(tsioŋ e),"许种个(hioŋ e)"在诏安也同样常见,而潮州话的"呾","睇"(诏安分别读为t&atilde;,thẽi),在诏安可以通用,再如诏安闽南人也跟潮州人一样把"荸荠"称为"钱葱".
此外,闽南语泉漳片都有的缀于词后的"a"在诏安闽南话读为"e".
另,诏安闽南话还有一些特有辞彙,例如泉漳潮都将青蛙称为水鸡,诏安客语称青蛙为田鸡,而诏安闽南话却将之称为蛤蛄.
发展趋势
主要有两点.
是语音的简化,大体上中老年一辈开始,已将尾音"-ŋ"併入"-n","-k"併入"-t",e转向了ɛ,o转向了ɔ,但人有少数人有保留.但多数人已不能区分"北"与"八(文读)","百"与"八(白读)","蛮"与"芒"了.
是辞彙更加受到官话的影响,比如将"修理"读为"siu-li",而传统的"pa-lei"较少用,将"日曆"读为"dzit-lit",而传统的"la-dzit"年轻一代甚至已不解其意了.
值得注意的是,诏安闽南话本身也有口音的区别.
县城(包括邻近县城地区)以外的地区,多将ik读为"ek"或者"et","ing"读为"eŋ"或者"en",这或许是受潮州话的影响,甚至于靠近泉漳片的四都地区也有这种现象.只有县城例外.
而靠近潮州的深桥,白洋,西潭等乡镇很多人不但讲话中有"-ŋ","-k"甚至于将"-n","-t"也读为"-ŋ","-k",或者不规律的混读,如将"强大"读为"kian-tua",却将"免费"读为"biang-hui".
再比如,靠近泉漳片的四都部分地区(四都镇,梅洲乡等地)里没有"ɯ","ə",将其分别併入"i","e".也很少出现"呾","睇"等词.
但总体来说,诏安闽南话内部交流并不困难,内部一致性还是很强的。

诏安客家话

简介

诏安客家语又称诏安客话或诏安客语、诏安客事,是中国台湾地区的法定语言之一,指福建的诏安县(官陂镇、霞葛镇、秀篆镇、还有太平镇、红星镇的部分地区)、平和县客家居民以及广东饶平部分客家居民所使用的语言。台湾地区,主要分布地位于云林县侖背乡、二侖乡、西螺镇,其次是桃园县八德市、大溪镇、龙潭乡等小村落一带,主要是明末清初移民台湾的诏安客家人后裔者。
诏安话(诏安方言)
“客语”一词在诏安县的客家居民称为“客话”,在台湾诏安客语称为“客事”,拼音为“Kasu”,注音为“ㄎㄚ ㄙㄨ”。

声韵系统

声母
诏安客家语共有20个声母,其中[v]为唇齿音,声母。另外,[ts]组声母接[i]元音或介音时会颚化成[tɕ]声母,但以下我们仍以[ts]表示之。
下表中的每格,首行是国际音标,次行是诏安客家语通用拼音。
[p]b
[pʰ]p
[m]m
[f]f
[t]d
[tʰ]t
[n]n
[l]l
[k]g
[kʰ]k
[ŋ]ng
[h]h
[ts]z
[tsʰ]c
[s]s
[v/b]v
[tʃ]zh
[tʃʰ]ch
[ʃ]sh
[ʒ]rh
韵母
诏安客家语的韵母主要由[a][e][i][ɔ]u]五个元音组成,其中[ɔ]元音在鼻音声母、鼻音韵尾以及入声韵尾前发[ɔ],另外[ɔi]韵抑发[ɔ],其余发[o];由于音位互补,得合併成一个音位,诏安客语通用拼音皆以以o表示之。
在鼻声韵母方面,诏安客家语除了[m][n][ŋ]三个鼻声尾外,另外还有少数几个鼻化韵如:“鼻[pʰĩ]”、“歹[pʰãi]”于诏安客家语通用拼音以nn或n表示。
在入声韵母方面,只有[p]与[t]两个入声尾,而[k]尾与喉塞音[ʔ]只出现在随意性的口语及少数状声词,因此抑暂不列于下表。
下表中的每格,首行是国际音标,次行是诏安客家语通用拼音。
[a]a
[ai]ai
[au]au
[am]am
[an]an
[aŋ]ang
[ap]ap
[at]at
[iau]iau
[iaŋ]iang
[iam]iam
[iap]iap
[e]e
[eu]eu
[em]em
[en]en
[ep]ep
[et]et
[ien]ien
[iet]iet
[i]i
[ia]ia
[io]io
[iu]iu
[im]im
[in]in
[iŋ]ing
[ip]ip
[it]it
[iuŋ]iung
[o]o
[ɔi]oi
[ɔm]om
[ɔn]on
[ɔŋ]ong
[ɔp]op
[ɔt]ot
[iɔŋ]iong
[u]u
[ua]ua
[ue]ue
[ui]ui
[un]un
[uŋ]ung
[ut]ut
[uai]uai
[uaŋ]uang
[m̩]m
[uat]uat
*[m̩]是元音化的鼻音。 *[ɔm]和[ɔp]只出现在状声词。
声调
诏安客家语有六个声调,即阴平、上声、阴入、阳平、阳去、阳入。其中阳入与阳平声调的音高相同,所以也可以合併为五种调型,即低平、低降、低声、高降、高平。不过高降与高平的变调为中平,是以就单字调而言有五种调型,就连字调而言有六种调型。
声调名称
阴平
上声
阴入
阳平
阳去
阳入
调序
1
2
4
5
7
8
调型
低平
低降
低升
高降
高平
高降
调值
11
31
24
53
55
53
通用拼音声调符号
ˆ
ˊ
ˋ
ˉ
ˋ
诏安客语例字
通用拼音字尾调符
sanˇ
fiˆ
ngitˊ
vunˋ
rhia
ngietˋ
通用拼音字中调符
sǎn
ngí
vùn
rhia
ngièt
*高平调型“ˉ”得以省略。*中平调型之调值为33,声调符号为├,通用拼音字中调符拼法如ā,字尾调符拼法如a。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