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
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古属漳州府云霄厅)是福建省省级重点经济开发区,与福建常山华侨农场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常山华侨农场是全国第二、全省最大的华侨农场,区内以归侨为主的常驻人口2.5万人,半小时经济圈内的区域人口达200万人, 是一个宜人宜居的风水宝地,更是一片创业兴业的投资热土。
漳州大乌山景区位于云霄、诏安、常山等三县区的交界处,其中位于常山开发区的乌山天池景区,属于核心区。2014年,漳州市在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乌山旅游开发建设指挥部,协调两县一区的工作。据悉,按照漳州市委提出的“统一谋划、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招商、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要求,大乌山景区正在打造成国家5A级风景区,使之成为海西重要的自然文化旅游目的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
- 行政区类别:省级开发区
- 所属地区:中国福建省漳州市
- 下辖地区:11管区4村
- 电话区号:+86 (0)596
- 地理位置:福建省漳州市
- 面积:115平方公里
- 人口:2.5万人
- 方言:闽南语漳州话、印尼语、越南语、粤语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乌山天池
- 机场:漳州东山机场(筹)
- 火车站:云霄站
- 车牌代码:闽E
常山概况
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地处海峡西岸,闽南金三角,泛东山湾核心区,介于厦门、汕头两大经济特区之间,东山、云霄、诏安三县交界处,地处云霄县境内,现由漳州市直接管辖,是全国重点侨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是漳州市“一核两湾” 发展战略重要支点,也是未来漳南片区的中心城区之一。全区土地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国有土地64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和优质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具备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条件。1999年前,常山华侨农场属省侨办和云霄县双重管辖,1999年后归属漳州市人民政府管辖。1999年7月1日,常山正式挂牌成立“漳州市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为漳州市政府派出机构,是省级重点开发区,现辖有11个管理区和4个集体行政村,32个自然村。
区位交通
常山位于漳州市南部,在云霄、诏安、东山三县交界处,处于环东山岛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域,国道324线、瀋海高速公路和厦深高速铁路均穿行其间,是福建南部交通枢纽要地。
人文特色
常山原为国营华侨农场,曾安置主要来自东协的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8000多人,这些归侨在国外、境外的亲属近16万人,国内外影响力大,并形成了具有东南亚风情特色的歌舞、美食、服饰等“侨”文化。
体制政策
1953年元旦正式成立常山华侨农场,1999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实行开发区、农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运作。开发区管委会作为漳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县级行政、经济管理职能,享受省、市重点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2011年6月被定为福建省第一个“国侨办引智引资重点联繫单位”,是漳州市重要的对外联繫视窗。
生态旅游
常山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淡水资源和生态林地资源丰富,拥有80多平方公里的生态林地,山水交映,自然风光优美,尤其是乌山天池山水交融、水清石奇、风景如画,成为闻名遐迩、极具吸引力的旅游景区。
经济发展
2016年实现国内地区生产总值30.65亿元,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4亿元,增长22.5%;规模工业总产值76.41亿元,增长11.4%;规模工业增加值21.28亿元,增长11%;财政总收入突破2亿元,增长3.2%;地方财政收入1.24亿元,增长12.4%;外贸出口40842万美元,增长42.67%;实际到资20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9亿元,增长7.4%。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房地产投资、外贸出口四个指标增速在全市开发区排名列第一。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4月,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下辖12个管区、4个村民委员会:
街道/镇/乡/开发区/场 | 面积 | 下设地区 |
---|---|---|
常山华侨农场 | 115平方公里 | 常山管区、双山管区、梧园管区、溪墘管区、大水掘管区、 吉仔管区、海峰管区、新寮管区 、下云管区、东升管区 、柘林管区、石牌管区、白竹村、观阳村、埔径村、坪岭村 |
资料来源于政府官网等 |
气候环境
常山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无霜冻,日照充足,全年日照小时数2098小时;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平均在1700MM以上;气候温和,年平均21.2摄氏度左右,舒适宜人。开发区拥有八十多平方公里的生态林地,占总辖区的70%,空气清新、风光旖旎、景色优美,土壤类型多样,可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优良的生态环保支撑,更是发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的天然宝地。
瀋海高速公路、厦深高速铁路、国道324线、省道201线以及规划建设中的漳州滨海大通道等五条大动脉在这里穿境而过,并设有高速公路互通出口和高铁客、货运站, 且东临古雷、东山港;南北近厦门、汕头两大国际海空港,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交通运输网路,是区域性的交通枢纽。 二是电力供应充足。开发区用电併入华东大电网,区内有110千瓦和35千瓦的变电站各一座,并计画新建一座11万千伏的变电站, 电力供应高质稳定。三是水资源丰富。华侨城四周13座小型水库星罗密布,并设有日供水能力5万吨的常山自来水厂, 不仅自供有余, 还能为周边乡镇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保障。四是生活、工作配套完备。学校、医院、银行、电信、购物中心、社区及文化、体育、休闲活动场所等配套齐全,人居环境优越。
政策优势
开发区除享有省级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外,开发区还有自己独特的优惠政策:土地方面,国有土地徵用和开发手续便捷,成本较低;教育方面,所有到常山落户的企业老闆、管理人员、员工子女,均可享受与常山籍学生同等待遇;户籍方面,设立了企业集体户口,外来员工可挂靠集体户口迁入户籍。
常山开发区还具有小政府大社会、办事快捷高效的优势。成立了项目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全心全力协助企业完成项目报批、征地赔青、基础设施建设、招工服务等工作。实行“一栋楼”办公和“一站式”办结制度办理各种证照手续。开发区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第一目标,把与投资商合作双赢作为第一追求,把企业的利益作为第一要素,把企业的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败的第一标準。我们将竭尽全力,真心诚意为投资商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保姆式服务。
产业定位
机械製造业:常山开发区机械工业发展已具有一定基础,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形成机械铸造、热处理、机械加工等比较配套的机械製造产业链。目前有生产工具机配件、汽车配件、机械铸造、食品机械、工业刀具等企业入住。开发区着力发展精密机械製造业,力争用五年时间,通过龙头项目的引进和产业链的延伸,把常山建成初具规模的先进精密机械製造基地,产值达20亿元人民币。

食品加工业:常山开发区的食品加工业有较好基础,周边又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目前有海产品加工、果蔬罐头、朱古力製品、膨化食品、奶精等高、中档精、深加工产品。产业发展渐儘可能地採用先进技术和工艺,重点放在高、中档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上,在加工程度上,以精、深加工为主;在加工装备上,引进与利用国内外先进设备相结合,在规模上要以大、中型为主,重点发展果蔬罐头,水产罐头、速冻海产品、饮料等系列产品,以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以系列化、方便化开拓市场。力争用五年时间,形成食品加工产业群,实现产值30亿元人民币。
电子、IT产业:依託我区已落户的台湾捷波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等电子项目,目前规划有4000亩的笔电产业园,突出发展笔电产业,积极引进相关电脑及配件项目,全力展开产业链招商,力争用五年时间基本形成笔电产业集群,实现产值65亿元人民币。
化工产业:依託已落户的福建优立化工有限公司等精细化工企业,在南部综合工业区的东南角利用自然山体屏障,规划1500亩的精细化工专业园区。争取再新引进2-3家有规模的精细化工项目落户园区,儘快形成精细化工产业群,力争通过五年打造,实现产值20亿元人民币。
规划定位
常山开发区建区10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2009年以来,随着《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若干意见》的出台,海西建设步伐的加快,发展势头更为强劲。趁着海西建设的强劲东风,为争创新的发展优势,赢得跳跃发展。根据常山的特色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态势,我们提出了建设一个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生态优美、文明和谐,具有浓郁东南亚特色,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乃至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海西华侨城”的发展概念。
并为其确立了五个方面的发展定位,即着力建设富有东南亚特色的全国知名重点华侨城;海峡西岸泛东山湾先进制造业的新兴基地;服务周边发展的区域性专业物流中心;富有自然风光与东南亚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漳州南部对接粤、港、澳、台的前沿平台。制定了“工业强区、商贸旺区、教育兴区、生态美区、华侨名区”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用五至十年时间“全力打造百亿经济强区,精心构建华侨精神家园”的总体奋斗目标。
根椐以上要求,我们对开发区115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确定了“一核、两翼、一片”的总体格局,一核即以现有1.7平方公里华侨集聚区为核心,扩大至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具有浓郁东南亚风情特色的、集商住、商贸、教育、文化、医疗、科研为一体的新侨城;两翼:即在北边依託高速铁路出口站和已落地的捷波电子项目,规划4000亩的笔电产业园和物流商贸区,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仓储物流业;南片规划建设5000亩的以精细化工、精密机械和食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工业园;一片:即以生态优美的乌山景区和风光旖旎的乌山天池为主,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高优、观光农业和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业,形成中心拉动,两翼齐飞,三产联动,整体起步的发展格局。
旅游侨城
漳州大乌山景区位于云霄、诏安、常山等三县区的交界处,其中位于常山开发区的乌山天池景区,属于核心区。漳州大乌山旅游综合开发入选2015年中国旅游投资优选项目,为福建省入选的19个项目之首。同时,该项目被列入福建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2015年行动计画重大投资项目、福建省人民政府深化旅游业改革发展意见明确旅游业发展目标支撑项目之一。2014年,漳州市在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乌山旅游开发建设指挥部,协调两县一区的工作。
据悉,按照漳州市委提出的“统一谋划、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招商、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要求,大乌山景区正在打造成国家5A级风景区,使之成为海西重要的自然文化旅游目的地。
乌山位于诏安、云霄、常山三县(区)交界处,总面积90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17米。乌山自然景观独特,文化积澱深厚,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又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具备创立旅游品牌的条件。
漳州将打造大乌山国家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并将其定位为国家重要生态旅游示範区、福建省门户型旅游目的地和漳州市旅游产业综合引擎。昨日,乌山景区旅游策划总体规划评审会召开,《乌山景区旅游策划及总体规划项目(评审稿)》(简称《规划》)出炉。
根据该《规划》,乌山景区将打造成全国知名的5A级体验自然複合景区,就是以深度体验、生态产品和规模化休闲营地为建设方向,打造让游客体验自然的複合式景区。
《规划》将大乌山地区的旅游发展总体空间结构分为:“风车”结构·一心带四翼,形成以天池风景区和大石巷-真英岩分景区为发展核心,带动东南西北四大片区旅游发展。
“一心”,指的是天寿山景区旅游发展核心区,天池-大石巷-真英岩区域;
“东翼”,常山东南亚特色农庄旅游区;
“南翼”,大峡谷-西山岩-九侯禅寺景区远景拓展区,东溪湖内乡村旅游区;
“西翼”,红星乡村旅游区,五洞六洞漂流、富硒养身度假区;
“北翼”,云霄内洞特色客家风情区、茶园生态农庄度假区。
《规划》还整合串联出乌山景区六大主题旅游路线,即:山水乌山、文化乌山、生态乌山、寿养乌山、休闲乌山、酷游乌山等,满足不同旅游人群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