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山国小
乌山国小创办于1893年(暂无具体时间,由2003年乌山国小100周年校庆推断)。近年来,学校从“实验、突破、特色”着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与日本纳坝国小结为手拉手校园。学校也在不断创新,展示出更多的新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乌山国小
- 外文名:Wu mountain elementary school
- 创办时间:光绪癸卯年
- 类别:国小
学校历史
初创于光绪癸卯年的“全闽师範学堂附小”,专收名门望族子女入学,特聘社会名流执教。二、三十年代,学校办学初具规模,留学日本归国的高光远先生任校长,1935年,由厦门大学毕业的魏而立先生接任。1937年,在校生达602名(其中女生201名),教员22名(其中大学学历3名,师範生17名),校舍57间。
抗战胜利后,学校仍坚持办学。
建国初,新建“儿童学园”,招收父母都实行供给制的干部子女就读(寄宿制)。1950年10月,有教职工24名,小学生20名,幼稚园儿童32名,为忙于革命工作的省委和第十兵团机关干部解后顾之忧。
1956年,学校划归市教育局主管,定名“福州市乌山国小”。
1959年,我校再由省教育厅接办,作为厅直属单位、省重点国小,学校又有了新的发展。
1966年后(文革期间),学校元气大伤,曾一度改名“东方红国小”,后经整顿,逐渐恢复。
1979年,中共福州市委选定学校作为首批对外开放单位,同年,市委、市政府授予学校“嘉奖令”。作为市直属国小和省首批办好的16所国小之一,经多年实践和积累,办学成绩显着。九十年代至今,经数任校长励精图治,百余教师同心同德,辛勤耕耘,学校已成为具有良好声誉的名校。《中国教育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省报、省、市电视台曾多次报导
现有校园面积1 .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乌山国小
办学规模
福州乌山国小现有学生两千三百多名,设有三十六个教学班,班级环境良好,备有电视,电脑,投影仪等先进教学设备,一改传统课桌椅风格,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在全校九十六名的教师中,特级教师两人,中学高级教师七人,名学科带头人一人,国小高级教师三十九人,教师恪守师德,严于律己,教学严谨,对每一位学生认真负责。学校的建筑面积达七千多平方米,2座教学楼,配有专门的音乐和美术教室。还有可供全体师生活动的操场跑道。校庆·活动
乌山国小,升旗台景

办学理念
“团结、守纪、乐学、自立、创新”十字校训时刻都在鼓舞和鞭策着全校师生。近年来,学校从“实验、突破、特色”着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老师与同学们的交谈

如今,乌山国小已与日本纳坝国小结为手拉手校园,常常有日本师生前来交流、学习。
校庆·活动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多姿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如定期开展运动会,科艺节,元旦晚会等等活动。在传统节日来临时,学校也会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如爱鸟节,学校会与同学共同学习,并製作鸟窝等,付出自己的行动。学校定期也组织学生到社区去看望老人。
学生看望老人

乌小百年校庆
历经世纪沧桑的福州乌山国小迎来了百年诞辰,学校师生与历届校友、各界来宾欢聚母校,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 乌山国小初创于光绪癸卯年的“全闽师範学堂附小”,建国初为“儿童学园”,1956年划归市教育局主管,定名为“福州市乌山国小”。作为市直属校和省首批办好的16所国小之一,乌山国小经过多年实践和积累,办学成绩显着。1995年,该校被省教委确认为首批“省示範校”,还先后被评为“省文明校”“视窗学校”等。
校本课程
福州作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中华英才。尤其引人瞩目的是粲若星辰的八闽院士。这学期,福州乌山国小围绕“爱祖国 爱福建 爱福州”的德育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2005年4月,福州乌山国小在市科技局和市科协的支持下,兴建了闽都院士墙,展示了56位闽都院士的风采。
操场跑道

为了进一步发挥院士墙的教育激励功能,学校组织五年级学生,利用暑期,通过读书、读报、上网,查阅福州籍院士的资料,开学初,学校将把学生蒐集的材料整理彙编成册,作为该校的校本课程。在新学年,对全体学生进行授课教育。
相信,通过学生参与编写“校本课程”这一形式,福州乌山国小的德育工作将更加扎实、更加深入。
学校现况
由于学校决定对后山教学楼进行整改,所以将后山教学楼拆除。现已完工。校门旁护栏已经拆除,新的护栏已经装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