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衡(2002年彭辉执导的纪录片)
《平衡》是由2002年2月出品的一部现实主义纪录片,该片由彭辉执导,扎巴多杰是该纪录片的主要人物线索。
该片讲述了关于原西部野氂牛队、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及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保护的故事。
该片荣获“第十九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纪录片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平衡
- 出品时间:2000年
- 製片地区:中国
- 导演:彭辉
- 上映时间:2000年
- 主要奖项:2012年度,获得“第十九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纪录片奖
剧情简介
可可西里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因能够带来高额的经济利润而受到一批批盗猎分子的疯狂捕杀。在短短十年中,藏羚羊的总数竟减少了三分之二。1994年1月18日,青海治多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在抓捕18名盗猎分子的行动中被枪杀身亡。一年后,他的妹夫、县委副书记扎巴多杰成立了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要目的的武装反盗猎组织"西部野氂牛队",其工作成效受到国内外环保组织,以及中央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肯定。然而,正当扎巴多杰準备"好好乾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他却突然在家中被一颗子弹击穿头部身亡。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备注 |
---|---|---|---|
奇卡.扎巴多杰 | 奇卡.扎巴多杰 | ---- | “西部工作委员会”第二任书记 |
职员表
出品人 | 监製 | 导演 | 摄影 | 剪辑 | 录音 | 发行 |
---|---|---|---|---|---|---|
黄长君 | 冉光泽、李知琪 | 彭辉 | 彭辉,摄影助理:王朝晖、夏海军、彭轲 | 彭辉 | 王雁、彭轲 | 成都电视台纪录片创製室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奇卡.扎巴多杰演员:奇卡.扎巴多杰配音:无“西部工作委员会”第二任书记扎巴多杰,是《平衡》的主要人物线索,扎巴多杰的人格魅力在于他能与队员同甘共苦、不分彼此的同时,从不隐瞒自己的不足,乃至错误,更为可贵的是,他一直在自觉不自觉地纠正自己的一些不规範的行为,这是他做人的坦蕩之处。1998年11月8日,扎巴多杰结束了自己46岁的生命。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源来源,*该片是围绕1个主人公讲述的纪录片,故只有一个角色演员介绍。
幕后花絮
- 导演回忆,在一次抓捕行动中,队员们凭着一支手枪和一支冲锋鎗将两名盗猎分子围捕后,发现盗猎分子的三支半自动步枪已经全部上了膛,如果不是盗猎分子的车辆没有汽油了,如果不是子弹所剩无几,其后果难以预料。
- 在可可西里採访,巡逻队每巡山一次都要撤出来休整一段时间。工作设备等给养需要补充,就回到了成都。设备很简陋,就是一台摄象机,一个脚架,连野外拍摄最起码的防风防雨的设备都没有,一遇到风雪,要靠自己的身子和几把雨伞来为器材遮挡。所以设备经常是不能正常工作。在一次巡逻中,因为气温太低,还损坏了一台摄象机,只好中途返回成都。
获奖记录
获奖名称 | 获奖项目 | 获奖方 | 备注 |
英国政府“2003环境保护电视节目大奖赛” | 一等奖 | 彭辉 | 获奖 |
英国政府“2003环境保护电视节目大奖赛” | 最佳导演奖 | 彭辉 | 获奖 |
英国政府“2003环境保护电视节目大奖赛” | 最佳摄影奖 | 彭辉 | 获奖 |
获得英国政府“2003环境保护电视节目大奖赛” | 最佳製作奖 | 彭辉 | 获奖 |
第十九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 最佳长篇纪录片奖 | 彭辉 | 获奖 |
国家民委、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中国骏马奖” | 国家级政府奖 | 彭辉 | 获奖 |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 |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领域最高奖 | 彭辉 | 获奖 |
第十二届匈牙利国际艺术电影节 | 最佳纪录片 | 彭辉 | 提名 |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製作
《平衡》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导演彭辉用了3年时间来记录,又浓缩在70分钟内播出,这是时空张力和对客观再现的综合表现。
片中使用了少量音乐,大多是自然音响。风声贯穿全片,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即便用了防风罩,依然抵不住肆虐的大风,片中出现的风声更真实直接地表现了西部野氂牛队的工作环境。
除此之外,片中还引用了一些资料,例如,偷拍的藏羚羊绒围巾交易现场、5000美金一条、800公斤羊绒来自中国等数据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强调了“反盗猎”的必要性。也突出“平衡”这一主题。
片中使用了少量音乐,大多是自然音响。风声贯穿全片,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即便用了防风罩,依然抵不住肆虐的大风,片中出现的风声更真实直接地表现了西部野氂牛队的工作环境。
除此之外,片中还引用了一些资料,例如,偷拍的藏羚羊绒围巾交易现场、5000美金一条、800公斤羊绒来自中国等数据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强调了“反盗猎”的必要性。也突出“平衡”这一主题。
影片评价
《平衡》是国内比较优秀的一部现实主义纪录片。这部片子拍摄的理念很独特。特别地内敛,不张扬,质朴。没有一点刻意煽情的东西,没有一句解说词,除了谢周的歌,也没有其他过杂的音乐背景。《平衡》记录的就是人们寻找生态平衡,寻找心态平衡,寻找人文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触动了一些敏感的神经和经历正视现实的阵痛。作为一部客观记录历史的文艺作品,《平衡》没有使用一句有可能产生主观导向作用的解说词。让事实说话,让历史说话是创作《平衡》的基本原则。记者在保护站曾听一个7月份的志愿者说到《平衡》,评价它是一部"关于痛苦和良心"的片子,168分钟的片长时间,始终如哽在胸,内心的震撼无以言述。,《平衡》记录的就是人们寻找生态平衡,寻找心态平衡,寻找人文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触动了一些敏感的神经和经历正视现实的阵痛。但阵痛总会过去,现实必须正视,历史将证明一切。(央视网评论)。
2000年11月,《平衡》应邀参加上海国际电视节,分别在纪录片研讨会和复旦大学放映了两场,现场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数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许多人是含着热泪看完全片的。作为一部客观记录历史的文艺作品,《平衡》没有使用一句有可能产生主观导向作用的解说词。让事实说话,让历史说话是创作《平衡》的基本原则(央视网评论)。
扎巴多杰本人是个具有相当震撼力的人物,并且善于表达,他的个人魅力足以打动每个人。在镜头前,他毫不掩饰,非常直接自然地表达一切,对盗猎者强烈的愤慨,对政府某些官员的指责,对自己工作的执着。很多信息是通过扎巴多杰的表述传达给观众,这是此片很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1905电影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