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岭村(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方下镇王家岭村)
王家岭村隶属莱城区方下镇,位于莱城西北10公里,方下镇西北约2.5公里处。辛泰铁路北侧,方寨公路东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王家岭村
- 邮政区码:271125
- 地理位置:莱城区方下镇
- 人口:518口人
- 耕地:549亩
村庄名片
村东为鹿家堂村,西为梁家庄,南为蔺家楼村,北为亓官庄村。地处丘陵,耕地面积549亩,147户,518口人。
据《王氏谱》记载:明朝嘉靖年间,王姓由贾家洼子迁此建村,以姓名村王家庄。因重名,1982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改称王家岭。王家岭村有张、吴、王、乔、鹿、周、亓、李8姓,张、王、吴为村中多户姓。
据《王氏谱》记载:明朝嘉靖年间,王姓由贾家洼子迁此建村,以姓名村王家庄。因重名,1982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改称王家岭。王家岭村有张、吴、王、乔、鹿、周、亓、李8姓,张、王、吴为村中多户姓。
行政区划
据清康熙《莱芜县誌》记载:“方下保·王家庄”。王家岭村于1953年建立初级社,1956年建立高级社,当时王家庄(原名)、李家义、王家义、鹿家堂、梁家庄村为一个高级社,1963年分为5个大队,王家庄大队是其中之一。王家岭村,一直隶属方下镇管辖。
发展历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王家岭村村民积极支前,先后有多人投身革命,有很多村民当民兵,做民夫,上战场背过伤员、抬过担架。在战争中,有的光荣牺牲,有十几人受重伤。
解放后,村民的生活逐渐有所好转。乔永川开办了“乔家油坊”,张洪俊是村里、村外有名的木匠。但在解放前期,村民们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生了病没钱抓药,有的人挺不住就早早死掉了,小孩死得最多。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的生活才真正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吃、穿不愁了,每家每户也都能积点钱了。1997年10月,在方下镇政府领导下,王家岭村第一个进行了林网改造。1998年,又进行了黄淮海开发区建设,村里村外的交通越来越便利。现村中做生意的、搞养殖的、搞种植的、开计程车的越来越多。原来的草房换成了坯瓦房,坯瓦房又换成了砖瓦房。村中的富户已準备修楼房了。村民家中都有了电视机,而且大部分是彩电带VCD和功放机,已有近100户通上了电话,村里已有近50辆机车。
勤劳善良的王家岭人,一定会把王家岭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解放后,村民的生活逐渐有所好转。乔永川开办了“乔家油坊”,张洪俊是村里、村外有名的木匠。但在解放前期,村民们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生了病没钱抓药,有的人挺不住就早早死掉了,小孩死得最多。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的生活才真正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吃、穿不愁了,每家每户也都能积点钱了。1997年10月,在方下镇政府领导下,王家岭村第一个进行了林网改造。1998年,又进行了黄淮海开发区建设,村里村外的交通越来越便利。现村中做生意的、搞养殖的、搞种植的、开计程车的越来越多。原来的草房换成了坯瓦房,坯瓦房又换成了砖瓦房。村中的富户已準备修楼房了。村民家中都有了电视机,而且大部分是彩电带VCD和功放机,已有近100户通上了电话,村里已有近50辆机车。
勤劳善良的王家岭人,一定会把王家岭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人文自然
全村地势平坦,村长约250米,宽约150米,共3条南北街,4条东西街。
王家岭村历来以农业为主,主要出产小麦、玉米。解放前,村中没有富户,大部分村民靠打短工、扛长活卖死力气来养家餬口。到春冬青黄不接之季,很多村民关门闭户,靠讨饭度日。编席为传统手工业。
解放前,村里上过学的人很少。清朝末年,张家曾出过秀才。村中于1958年建立国小,1993年合班并校(合併到梁家庄国小),村中国小撤销。现村中考取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的学生已达50人。
王家岭村历来以农业为主,主要出产小麦、玉米。解放前,村中没有富户,大部分村民靠打短工、扛长活卖死力气来养家餬口。到春冬青黄不接之季,很多村民关门闭户,靠讨饭度日。编席为传统手工业。
解放前,村里上过学的人很少。清朝末年,张家曾出过秀才。村中于1958年建立国小,1993年合班并校(合併到梁家庄国小),村中国小撤销。现村中考取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的学生已达50人。
地图信息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