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牟汶河
牟汶河(Mouwen River)又称牟汶水,因是大汶河的正源,多简称汶河、汶水。《从征记》载:“汶水出莱芜县原山,入莱芜谷,出县,西南流。”牟汶河发源于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古德范山峪的盘龙河,流经济南市钢城区八大庄、霞峰村、台子村,黄庄、寨子、艾山、颜庄、辛庄、南冶、高庄、城区、方下、牛泉、杨庄等11个乡(镇、办事处),于杨庄镇马家泉村西出境,经泰安市流入东平湖,境内长65.5km,接纳57条大小支流来水,总流域面积1372.9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72亿,最大实测洪峰流量2920m是该市境内最大的河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牟汶河
- 英文名称:Mouwen River
- 别称:大汶河主流、汶水
- 所属水系:大汶河
- 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
- 流经地区:苗山、黄庄、寨子、艾山、颜庄、辛庄、南冶、高庄、城区、方下、牛泉、杨庄等11个乡镇
- 发源地: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古德范山峪
- 主要支流:盘龙河、辛庄河
- 河长:65.5km
- 河流面积:1372.96平方千米
- 平均流量:1.72亿
干流概况
牟汶河,发源于沂源县西南部悬崮山东麓,因流经古牟县城(今莱芜城东10公里赵家泉),故称牟汶河。河长76公里,流域面积1390平方公里,是大汶河较大支流。牟汶河流经沂源县丈八丘,西流至箩村西,进入莱芜市境,经寨子村北,转向西北流,至墨埠村与东来的辛庄河会合,自此水势始旺,始称牟汶河,又西流经莱芜城南,至赵方下,方下河从右岸汇入,又西流至渐汶河村与瀛汶河会合。
牟汶河,在大汶河上游,上游分南北两源,以南源为主流,发源于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旋崮山东麓,向西北流经台子村,经北通香峪、桑家庄,再向西北经沙岭子村南、丈八丘村北至傅家桥,又流经宋家庄村南迂迴西流至回家庄,汇莲花山东麓诸水后转向北流,穿葫芦山水库至颜庄东,并纳东来的颜庄河(又称里辛河)北流至下北港,与北源而来的辛庄河汇流,因地近古牟城(今赵家泉村),故合流后始称牟汶河;牟汶河左转又西流至莱城南,右有孝义河,左有莲花河、新甫河汇入。自此,牟汶河由山区进入开阔的泰莱平原, 形成宽达400余米的大沙河(两岸低洼河段筑有堤防),牟汶河又沿莲花山北麓西流,左岸又有牛泉河、圣井河流入,右岸有嘶马河、方下河汇流,西流经马小庄入泰安境。牟汶河是境内第一大河流, 从发源地至出莱芜境长65.5公里, 流域面积1372.96平方公里,河底比降1.86‰。
水文特徵
据1977年3月,地、县水利局和莱芜水文站的洪水调查资料中查到的最高洪水痕迹推算, 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1908年8月20日),牟汶河莱芜河段小曹村附近出现最大洪峰流量7060立方米/秒;1957年7月22日,出现洪峰流量3600立方米/秒;1966年7月15日,实测洪峰流量为2920立方米/秒。1966年至1987年,28年间有4年次(1977、 1978、1981、1982年)断流,断流时间最长为37天,发生在1978年5月19日至6月24日。
主要支流
辛庄河。发源于三府山西麓的砟峪、裴家庄(又名汶源庄)一带,即牟汶河的北源,河道在群山中曲折西流,经铁车村,穿乔店水库,因流经辛庄而得名,至百嘴红村与北来的盘龙河汇流,下游又经赵家泉村(古牟城)与南源合流为牟汶河,河道长29.3公里,全系山区河道。据1979年12月的洪水调查资料推算,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1908年8月20日) ,辛庄河乔店河段曾出现洪峰流量2120立方米/秒;1946年7月15日,乔店河段曾出现洪峰流量1020立方米/秒;1962年8月30日,乔店河段曾出现洪峰流量410立方米/秒。
孝义河。发源于鹏泉街道瓜皮岭村,蜿蜒南流,经柳龙崮、马龙崮村,穿越孝义水库后,又南流至泉子村、大故事村,西折小故事、程故事、石家庄(原小河岔村),与牟汶河汇流。 河道长17.2公里,河宽150至200米,河底比降为6‰,流域面积77.4平方公里,20年一遇洪峰流量360立方米/秒。 1959年4月的洪水调查资料显示,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1908年8月20日),孝义河程故事河段曾出现洪峰流量2610立方米/秒。
方下河。 发源于和庄乡上佛羊村,河上游建有大冶水库,流经苗山、口镇、方下3个镇,长42.5公里, 流域面积226.4平方公里,下游河道宽160至250米。1979年12月洪水调查资料显示, 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1908年8月20日),庙河圈河段曾出现洪峰流量1570立方米/秒;1957年8月27日,出现洪峰流量901立方米/秒。自大冶水库建成后,河道洪水基本得到控制,解除了沿河水灾。
嬴汶河。 又名汇河, 是大汶河三大源流之一,古史旧志多以此河为大汶河之主流,并有“汶出莱芜原山”之说。是莱芜北部的主要排洪河道,也是境内第二大河流。发源于章丘市南部山区的池凉泉,沿峡谷蜿蜒南流,穿长城岭(古齐长城)进入莱芜北境,经茶业口镇曲折南流,纳嵬石河,又西流注入雪野湖(原雪野水库),并与西来的通天河汇合,由雪野湖又南流5公里至山口村, 由山区流入泰莱平原。因流经古嬴城(今城子县村),故名嬴汶河。嬴汶河出山后又向西南流,右岸先后有大槐树河、寨里河汇入,至王家洼村经杨庄西出境,从发源地至出莱芜境长71.5公里,是大汶河水系中的最长山区河段,流域面积845.88平方公里, 境内长59公里,流域面积743.28平方公里,下游河道一般宽320米左右, 最宽处600米左右,河底比降为1.8‰,两岸均有堤防控制。据1963年8月和1979年12月地、县水利局、水文站的洪水调查资料,按查到的洪水痕迹推算,1921年8月5日,冬暖河段出现洪峰流量3600立方米/秒; 1945年7月26日,冬暖河段出现洪峰流量3110立方米/秒;1957年8月26日,冬暖河段出现洪峰流量1840立方米/秒。
历史记载
《水经注》卷二十四说:(流经莱芜谷的)“汶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卷二十六又说:“淄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也就是说,此汶水与淄水的源头均在同一座山脉——原山。原山就因主峰为禹王山,因此也常被称为禹王山,它位于博山、莱芜、章丘三地的交界处。再把《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中的春秋时期齐鲁地图(26—27页))与当今的山东省地图对照一下,可以看到《中国历史地图集》上的古汶水上游与淄水上游几乎连在了一起,对比一下就知道,这条汶水就是当今的瀛汶水(瀛汶河),它的源头的确在原山上。那幺,这是否意味着莱芜谷南段就在瀛汶水上游呢?很不幸,并非如此。因为根据《从征记》记载,流经莱芜谷的“汶水出莱芜县原山,入莱芜谷,出县,西南流。”即汶水要从莱芜县流过,并向县西南流去。显然,瀛汶水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具备这个条件同时又发源于原山的汶水只有一条,那就是又名牟汶水的牟汶河。
流域概况
牟汶河控制流域内建有葫芦山、大冶、沟里、鹁鸽楼等6座中型水库和古德范水库、杨家横水库等18座小(一)型水库,总库容1.53亿,对山洪危害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河流治理
近年来,原莱芜市委、市政府逐步启动牟汶河综合治理项目,集中抓好河道治理、污染治理、生态绿化、开发利用“四大工程”。其中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投资2.46亿元,治理河道47.5公里,建设牟汶河拦河闸1座,橡胶坝13座,溢流坝19座,跨河交通桥两座。截止2008年,牟汶河下游出境断面水质已达到国家规定的Ⅲ类标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沿河景区已成为民众休闲垂钓娱乐的乐园。
地图信息
地址:济南市莱芜区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