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嚎叫(美国2010年詹姆斯·弗兰科主演电影)
《嚎叫》是由美国示波器影业发行的90分钟传记影片。该片由罗伯·爱泼斯坦、杰弗瑞·弗里德曼联合执导,詹姆斯·弗兰科、大卫·斯特雷泽恩、亚伦·特威特等主演,于2010年2月12日在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映。
该片讲述了在美国反叛诗人艾伦·金斯伯格的年轻时期,一家出版社因出版其诗作被冠以传播淫秽文学作品的罪名被告上法庭,在审判的最后,保守法官宣读了令人惊讶且充满激情的裁判书。
基本介绍
- 导演:罗伯·爱泼斯坦、杰弗瑞·弗里德曼
- 编剧:罗伯·爱泼斯坦、杰弗瑞·弗里德曼
- 主演:詹姆斯·弗兰科,大卫·斯特雷泽恩,亚伦·特威特
- 发行公司:示波器影业
- 对白语言:英语
- 中文名:嚎叫
- 外文名:Howl
- 其它译名:诗吼
- 出品时间:2010年
- 製片地区:美国
- 类型:传记
- 片长:90分钟
- 上映时间:2010年2月12日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1049402
剧情简介
1956年,美国反叛诗人艾伦·金斯伯格的作品《嚎叫》在“城市之光”书店出版后,内容上的尺度过宽而引起当时法庭的注意。这家出版社因出版其诗作被冠以传播淫秽文学作品的罪名被告上法庭,州律师与被告律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都召集了大量的证人和专家。
而此时的艾伦·金斯伯格在聚会上萨克斯风般的呼号出“垮掉的一代”的精神主旨:言论的自由,爱与性的自由,人人平等的生活和思考的自由。朋友和寄託,交流和激发灵感的伙伴,对于爱的期待不过如此,只是他的对象不是异性。他与彼得长达40年恋情至死为止,激进的青年在长椅上彼此背靠着浅笑。
在审判的最后,保守法官宣读了令人惊讶且充满激情的裁判书。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备注 |
---|---|---|---|
艾伦·金斯伯格 | 詹姆斯·弗兰科 | ---- | ---- |
彼得·奥洛夫斯基 | 亚伦·特威特 | ---- | ---- |
杰克·埃利希 | 乔·哈姆 | ---- | ---- |
盖尔·波特 | 玛丽·露易斯·帕克 | ---- | ---- |
马克·肖莱尔 | 特里特·威廉斯 | ---- | ---- |
拉尔夫·麦金托什 | 大卫·斯特雷泽恩 | ---- | ---- |
戴维·柯克 | 杰夫·丹尼尔斯 | ---- | ---- |
卢瑟·尼克尔斯 | 亚历桑德罗·尼沃拉 | ---- | ---- |
克莱顿 | 鲍勃·巴拉班 | ---- | ---- |
尼奥·凯塞迪 | 乔恩·普莱斯科特 | ---- | ---- |
Jack Kerouac | 托德·罗顿迪 | ---- | ---- |
Six Gallery | Sean Patrick Reilly | ---- | ---- |
艾伦·金斯伯格 | 艾伦·金斯伯格 | ---- | 记录影像 |
Beatnik Poet | 塞西丽亚·弗斯 | ---- | ---- |
劳伦斯 | 安德鲁·罗杰斯 | ---- | ---- |
Gallery Member | William Fowle | ---- | ---- |
Gallery Member | Dennis Hearn | ---- | ---- |
Girl at the Reading of Howl | Anna Kuchma | ---- | ---- |
Six Gallery | Alex Emanuel | ---- | ---- |
Poet Girl 2 | Heather Klar | ---- | ---- |
Six Gallery | Allyson Reilly | ---- | ---- |
Poet Girl 1 | Kaydence Frank | ---- | ---- |
Beat Poet | Jeffrey Feingold | ---- | ---- |
Hustler | Johary Ramos | ----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布景师 |
---|---|---|---|---|---|---|---|---|---|---|---|
Lynn Appelle Ken Bailey Brian Benson James Chan 罗伯·爱泼斯坦 杰弗瑞·弗里德曼 Kelly Gilpatrick Peter Hale John Hays Miles Levy Jawal Nga Andrew Peterson Elizabeth Redleaf Bob Rosenthal Mark Steele 格斯·范·桑特 Christine K. Walker | 罗伯·爱泼斯坦 杰弗瑞·弗里德曼 | Thomas Fatone Kim Thompson Nick Vanderpool | 罗伯·爱泼斯坦 杰弗瑞·弗里德曼 | 爱德华·拉奇曼 | 卡特·布尔维尔 | 杰克·帕辛斯基 | Tiffany Little Canfield Bernard Telsey David Vaccari | 德海斯·德佩 | Russell Barnes Eric Drooker | Bart Mueller | Robert Covelman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艾伦·金斯伯格演员:詹姆斯·弗兰科美国反叛诗人,“垮掉的一代”中的代表人物。1956年,他的作品《嚎叫》在“城市之光”书店出版后,内容上的尺度过宽而引起当时法庭的注意。而生活中,他与同性爱人彼得长达40年恋情至死为止。
- 彼得·奥洛夫斯基演员:亚伦·特威特艾伦·金斯伯格的爱人,美国诗人。他和金斯伯格维持恋爱关係直到生命终结。他们一起为言论的自由、爱与性的自由、人人平等的生活和思考的自由而交流,相互激发灵感。
- 劳伦斯演员:安德鲁·罗杰斯“城市之光”书店的联合创始人。艾伦·金斯伯格的《嚎叫》在“城市之光”出版后,他被冠以传播淫秽文学作品的罪名而被告上法庭。
- 杰克·埃利希演员:乔·哈姆劳伦斯的辩护律师,他与原告方的州律师在法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双方都召集了大量的证人和专家。在审判的最后,保守法官宣读了令人惊讶且充满激情的裁判书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 创作人:卡特·布尔维尔 发行时间:2010年10月19日 参考资料: | 专辑曲目: 1 Supernatural Darkness 2 I Saw The Best Mindes 3 From Park To Pad To Bar To Bellevue 4 Weeping In The Parks 5 And Their Heads Shall Be Crowned 6 My Mother 7 Now Denver Lonesome For Her Heroes 8 Prophecy 9 Moloch 10 I'm With You In Rockland 11 Angelic Bombs 12 Holy |
幕后花絮
- 在艾伦·金斯伯格生前,就曾经与导演罗伯·爱泼斯坦、杰弗瑞·弗里德曼接触,希望由他们诠释自己的人生。
- 艾伦·金斯伯格的人生中以及影片中的重要人物彼得·奥洛夫斯基,在影片即将公映之时于2010年6月30日因肺癌去世,享年76岁。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方 | ||
---|---|---|---|---|
2010年2月21日 | 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 金熊奖-最佳影片 | 《嚎叫》 | 提名 |
2011年1月31日 | 第26届圣丹斯电影节 | 评审团大奖-剧情片 | 提名 |
製作发行
製作单位 | Telling影业、Werc Werk Works、Radiant Cool、RabbitBandini製作 |
---|---|
发行单位 | Oscilloscope影业(美国)、Midget娱乐(丹麦) |
上映国家 | 上映时间、细节 | 上映国家 | 上映时间、细节 |
---|---|---|---|
美国 | 2010年1月21日(圣丹斯电影节) | 德国 | 2010年2月12日(柏林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10年6月12日(西雅图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10年6月16日(普罗文斯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10年6月27日(旧金山国际LGBT电影节) | 捷克 | 2010年7月7日(卡罗维发利电影节) |
美国 | 2010年7月8日(Outfest电影节-开幕片) | 义大利 | 2010年8月27日 |
美国 | 2010年9月24日 | 希腊 | 2010年9月18日(雅典电影节) |
芬兰 | 2010年9月19日(赫尔辛基国际电影节) | 加拿大 | 2010年9月30日(埃德蒙顿国际电影节) |
俄罗斯 | 2010年10月7日(美国电影节) | 丹麦 | 2010年11月25日 |
德国 | 2011年1月6日 | 英国 | 2011年2月25日 |
影片上映参考资料 |
影片评价
由于《嚎叫》没有强大的故事情节託付,而完全交由诗歌载入艾伦·金斯伯格的精神世界,以及法庭上大段的对于《嚎叫》文学价值的讨论,使得不了解“垮掉一代”美国社会和文学的普通观众难以亲近。于是导演使用大量动画和配乐,夸张抽象的形态,黑暗魔幻的色彩,性、毒品、死亡重叠的噩梦,被厉声诵读的诗句里饱含战后美国垮掉一代的阴郁豪放。必须承认用形象的动画把抽象的文学视觉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简化了文学的延展,但无疑也增加了观赏性和普通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度。诗人的作品就是他的灵魂,没有过多情节,大段的引用和朗诵作品是对一个文学家最丰富的表达。这样一部混入故事和手段的作品俨然比拍一部普通的传记回忆录更具灵性。(网易娱乐评)
整部电影在节奏上与艾伦·金斯伯格的诗歌《嚎叫》保持了高度上的一致,活泼的爵士乐让时光倒流,流畅的钢琴更是敲打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短促切不突兀的结尾之后是现场持久的掌声,为电影《嚎叫》,为诗歌《嚎叫》,为艾伦·金斯伯格《嚎叫》,为世界《嚎叫》,更为每一个人沉睡中的人们。(搜狐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