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威戎镇

威戎镇

威戎镇

威戎镇地处静宁县中心地带,素有静宁“天心地胆”和“九洲通矍”之称,为慑西戎长期骚扰,取 "威震西戎"之意,遂名威戎。总面积97平方千米,辖17村93社,总人口33600人(2017)。 全镇大部分地处葫芦河及甘渭河流域的平缓地带,整个河川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 农田灌溉便利,有发展农业、林果业和商贸业的良好条件, 为静宁县 5个万亩果园乡镇之一。近年来,威戎镇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综合实力显着增强。

2018年9月,威戎镇入选农业产业强镇示範建设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威戎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
  • 下辖地区:17行政村
  • 电话区号:0933
  • 邮政区码:743400
  • 地理位置:静宁县中心地带
  • 面积:97平方千米 
  • 人口:33600人(2017) 
  • 气候条件:温带半湿润半乾旱气候
  • 火车站:平凉站
  • 车牌代码:甘·L

行政区划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城乡分类
名称
620826101200
220
厚岔村委会
620826101201
220
杨桥村委会
620826101202
220
下沟村委会
620826101203
220
贾马村委会
620826101204
220
梁马村委会
620826101205
220
李沟村委会
620826101206
220
张齐村委会
620826101207
220
武高村委会
620826101208
220
寨子村委会
620826101209
220
杨湾村委会
620826101210
220
马山村委会
620826101211
220
王咀村委会
620826101212
220
新胜村委会
620826101213
220
新华村委会
620826101214
220
上磨村委会
620826101215
122
威戎村委会
620826101216
121
北关村委会

经济概况

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财政收入4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4元。建成了 武家塬高效农业示範园等 一批具有示範带动作用的优势产业,全镇果园面积达到 1.8万亩, 年产量 2700吨 ,川区全部实现了果园化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全镇现有建筑、建材、水泥等乡镇企业 8户,年产值1.3亿元。以县二建公司、工商综合公司为龙头的建筑企业实力雄厚,年工业总产值710万元,上交税金250万元。
静宁威戎镇

社会事业

文明建设

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成了面积为34亩的威戎综合市场,成为中南乡镇商品集散地。打通了小西环路、北二路、南二路,镇区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 建成了 2100平方米 的镇中心广场,开通了长 3.3公里 的西环路、泰安路、永昌路、朝阳路和西街,完成排污工程 7.2公里 ,给水工程 11公里 ;建成了威戎河大桥、威戎中学教学实验大楼、威戎中学学生公寓楼、派出所办公楼、电信大楼、信用社办公楼和新华书店超市,开发建成了总建筑面积为 5617平方米 的 50套仿欧式居民小康住宅楼,引导沿街居民进行上宅下店式住宅改造,已建成92套。为增强镇区的综合服务功能,配套建设变电站一座,开通了连线县城的有线电视网。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一座新型的小城镇已初具规模。
威戎镇中心国小威戎镇中心国小

农业建设

畜牧业有了历史性的发展。向阳养殖厂先后引进良种小尾寒羊 320只,沙农奶山羊12只,波尔山羊40只,累计繁育出栏小尾寒羊606只,波尔山羊24只,实现收入41.7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良好。近几年,共投入建设资金2680万元,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硬化工程,共安装路灯50盏,广告灯箱50个,栽植国槐、刺柏、红叶李等各种风景树7000多株;
甘肃静宁威戎镇甘肃静宁威戎镇

人文环境

吴家下磨

经高世祥引领,我们首先到了一个名为吴家下磨的地方。这儿位于威戎镇东北叫喇嘛庙山的底处,是葫芦河与甘渭子水的交汇处。据高世祥介绍,这儿按民间的说法就叫方城。
不仔细看,表面上这儿不会使人感到是个古城遗址。河谷以上,记者所置身的地方,是大片的农田和居民房舍。在高世祥的指点和解说下,记者才领略到了历史的秘密。在几处裸露的地层,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残陶断瓦,夹杂在不同的地层中,还有随处可见的灰层。据高世祥介绍,这儿是一个战国及秦汉时的古城遗址,以前他曾经考察过这里,瓦砾特别多的地面面积约有800亩。十多年前,人们常常能在这里捡拾到秦汉时的有各种饰纹的全瓦当和破瓦当。所谓瓦当,就是古代对瓦背向上的滴水瓦瓦头的称谓,一般呈圆形或半圆形,上面有图案或文字。他说他们2002年在这儿考察时,还捡到过一块秦汉时的空心砖残块,砖面上棱形花纹纹饰细密、匀称、美观,保存在静宁县博物馆。

邑聚和市镇

记者在随意地观看时,无意中看到一块隐在草丛中的物什,仔细一看,是一块残破的瓦当。两位学者很兴奋,说我们今天运气真好。他们说,这个东西在这儿以前比较多,已经不多见了。另外,记者在草丛中还看到一个蜘蛛的巢穴,便向两位学者开玩笑:这是我们在这个遗址上发现的当代最小的建筑物。
据高世祥说,这种瓦当只有在规格比较高的建筑物上才会用。他说,从这个遗址的遗物推断,这里在秦汉时期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城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邑聚和市镇。

杨湾村

随后,我们又去了两水交汇处往下数公里一个叫杨湾村的地方,在这儿塬山上下,田间地埂,俯拾皆是加砂陶、彩陶和红陶片。当地的一位农民还向我们出示了他捡到的石斧、纺轮和五铢钱币。说明这儿也是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遗存的所在地。
在杨湾塬考察时,最使我们兴奋的是两位学者发现了一处遗蹟,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大约5000年前的陶窑。从可见部分看,他们认为是陶窑的烟道。在静宁县境内,以前还从未发现过古代的陶窑遗蹟。
这天的考察,不但带着发现的快乐,也使记者相信,在葫芦河流域,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前,人类的活动就比较繁盛。攻伐与侵消戎狄曾有过的烽火岁月

春秋早期

“春秋早期戎狄势力颇盛,华夏各小国固然受到较大威胁,就连晋、齐等大国同样也遭到戎狄人的侵伐。”(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一册)“自秦汉以来,中原统治者都将防御的主要精力放在西北。从战国始就在固原以北修筑长城……”(薛正昌《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及平(周)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于是渭首有狄、表、络、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当春秋时,间在中国,与诸夏盟会。”(《后汉书·西羌传》)王知三向记者引经据典,说明了犬戎曾经在陇右的历史。他说,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表之戎、义渠、乌氏、朐衍之戎。

西周时期

他还说,根据出土文物遗蹟观察,陇右地区在新石器时代至细石器时代,人类就繁衍兴盛。商代戎族部落由河西走廊东移清水河流域,势力渐盛。西周穆王、夷王、宣王等都曾和戎作战。
从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到八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周是兴起在渭水、泾水中上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那时,泾、渭两河流域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周人能够勃兴的一个重要因素。周人的始祖是后稷,自后稷十几代传至公刘,他们渡过渭水,迁居豳。公刘九传至古公?父,这时被称为戎狄的西北诸游牧部落,也向渭水流域移动。周人被这“外来”的强大部落所侵扰,古公?父和相邻的一些部落同时向豳地迁居,在那里又开始建立基业,创造文化。
这个时期,整个陇右地区的广大土地上,被戎、狄族所占据。
可以这样讲,从戎、狄族占据泾、渭、清水流域的广大地盘以后,到这个民族被秦人消灭,商、周王朝统治者没有中断过和生活在陇右地区的戎狄民族的战争。
周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统治的125年间,周人继承先祖文王的德仁之政,与戎族从没有发生过战争,在这一百多年时间中周人和戎族和睦相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创造着陇右地区的经济、文化。文王、武王、昭王之治是周朝最文明之时,到了周穆王统治的五十五年间,为了扩大疆域,他南伐越地,西征犬戎。又发动了侵略少数民族的战争,百年的光明之治后,又起狼烟。穆王伐戎的理由是“戎狄不贡”。他率领三十万兵卒,对太原(平凉)的犬戎族进行了大肆的掠夺,“得四白狼四白鹿、八骏马及大量的玉、陶器和牛羊马匹以归”。以后,穆王的孙子懿王又多次征伐西戎,侵扰戎地。

公刘时期

公刘时期,戎族的势力也十分强大,陇东、陇西、陇南、固原以北广大地方,都是戎民族曾经活动过的地方。戎都说法应非空穴来风
随后,高世祥又将我们带到民间叫做“紫禁城”的地方考察。
在喇嘛庙山的山腰部位,也就是威戎镇医院所在地周围,这儿的民众世世代代都认为此地是犬戎王都城“紫禁城”。这里古建筑墙基的遗址尚存,向当地的几位民众打问,他们言之凿凿,说这是犬戎王的宫殿遗址,老辈人就是这样告诉他们的。威戎镇医院就占了传说中宫殿的一部分。
附近的山樑,地层下有仰韶文化以来的古遗址,一级台地和二级台地层下,有丰富的加砂陶片、红陶片、彩陶碎片,还有动物骨头,有的遗蹟灰坑有三四米厚。这里已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为这里地表和地中秦汉时的瓦砾十分多,当地人也叫瓦渣梁。
据高世祥介绍,威戎最早见于史籍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 ),以此地前控秦陇,后拒萧关,右扼安会,左依六盘,地理位置重要而置威戎寨,当时这里已是宋夏边界。威戎之名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诗经·出车》

《诗经·出车》中描写了厉王、南仲征伐西戎的情形,其三章云:“赫赫南仲,薄伐西戎。”位于陇山之西的葫芦河流域曾为西戎的居住地,威戎处于葫芦河中游,地势开阔,古代草木丰茂,气候宜人,戎人于此建都完全可能。高世祥还说,虽然史学中的“方城”非常有名,而且很有争议,但威戎的方城不是河南的那个方城。《水经注·渭水》记,瓦亭水(葫芦河)流经阿阳城后,在流过长离川前(即今庄浪的阳川),其间“左会方城川”。察上势,验水脉,“左会方城川”处正是威戎镇。又据《周书》记载,“大统三十年(547)春正月,茹茹寇高平,至方城。“葫芦河水谷自古就是南北重要通衢,东汉初年的隗嚣将牛邯守瓦亭以拒光武刘秀军,北魏时的农民起义军吕伯度从高平还征秦州,都在这条道上。可知在南北朝时,这里已名方城。”那幺南仲伐西戎时“筑城于方”(应该是修筑)和民间传说的戎都,以及方城之间的联繫是什幺,我们认为是指威戎镇这块地方。
在甲骨文和大篆中,方字释为草地中央的房子,又进一步释为宫殿,葫芦河古时曾为戎地史籍有记载,而葫芦河中游地区的威戎曾为犬戎王的都城,是民间传说,史籍又记载这里到南北朝时称方城,把甲骨释文、史籍记载、民间传说结合来看,民间传说是有根据的。

方家庄

高世祥说,可以补充说明的是,在方城附近,有一个村庄叫方家庄。这多少应该跟方城这个地名有关係。另外,在威戎镇的北关村和威戎村,有一部分党姓人家,据说就是当年党项羌的后人。当地还有一部分伏姓人家,根据《晋书·伏洪传》记载,是夏禹的后人夏桀留到这儿的后裔。而根据史学家的说法,无论是夏禹作为氐羌,还有党项羌,以及犬戎,大的方面说,都是羌人。另外这儿的紫禁城是犬戎王都的说法,在民众中世代相传,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不管怎幺说,这儿的确有着丰厚的文化遗存。威戎镇,古老的历史和曾经的烽烟已匿身于这片土地。在欣欣向荣的今天,威戎镇已成为静宁的第二大商贸文化集散中心,这儿的物资流通和流动人口多,果农的收益也不菲,人民的生活在走向富裕。面向未来,历史已成为他们血液中的未知,一切都在不言中,但一切又都在默默地、不断地向前演变和发展,只有历史在悄悄谛听。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