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村乡(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辖乡)
保定市王村乡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位于保定市涞水县城东北5千米,面积33.9平方千米,人口2.07万人(2002年),交通便利,涞涿公路过境,为农业乡,盛产红果、梨、桃等,被誉为“河北省林果之乡”。
2017年3月,河北省民政厅批覆,撤销保定市涞水县王村乡,设立保定市王村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王村乡
- 别名:保定王村
- 行政区类别:乡镇
- 所属地区:河北省保定市
- 下辖地区:下庄,吴各庄,赵各庄等
- 政府驻地:河北保定市王村乡政府
- 电话区号:0312
- 邮政区码:074199
- 地理位置: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城5公里处
- 人口:21000人
- 方言:河北保定话
-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 火车站:保定站
- 车牌代码:冀F
- 耕地总面积:22722亩
- 所属省:河北省
- 所属市:保定市
基本概况
保定市王村乡位于保定市涞水县城东北5公里处,距北平、保定90公里,东与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毗邻,南与保定市义安镇交界,西隔拒马河与保定市涞水镇、保定市石亭镇相望,总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333亩,辖15个行政村,人口21049人。
涞涿公路南北贯穿全乡,正在修建中的张涿高速横贯东西,并在与涞涿路交叉处有一出入口,王义路南与112国道交汇,吴水路西与保野路相接。从2004年实施“村村通”和“村通村”工程以来,全乡道路硬化总里程达37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另有保定市区公车往返于涞水、涿州两地,陆路交通十分方便。
涞涿公路南北贯穿全乡,正在修建中的张涿高速横贯东西,并在与涞涿路交叉处有一出入口,王义路南与112国道交汇,吴水路西与保野路相接。从2004年实施“村村通”和“村通村”工程以来,全乡道路硬化总里程达37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另有保定市区公车往返于涞水、涿州两地,陆路交通十分方便。
历史发展
保定王村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林果相对发达,誉为“保定市林果之乡”。拥有果树的行政村占到全乡行政村的80%。盛产红果、梨、桃。同时建有10余家果品身加工的企业,以加工罐头、果脯为主,从业人员数千人。产品畅销国内并远销东欧一些国家。形成保定市王村乡独具特色的产业代表。成为民众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是到了20世纪后期受经济转轨因素影响,市场果品价格极度下滑,大量的鲜果卖不出去,果品深加工系列产品造成库存严重积压,并且多年来状况一直未有明显改善,再此同时农村缺乏技术管理,树龄老化,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多数民众把果树砍掉,恢复了耕地。食品厂也逐渐倒闭,工人另某就业渠道。
资源优势
1、以玻璃器皿製造为龙头的工业区以初具规模。英利和信德两大玻璃製品企业先后投资近3000万元扩大再生产,从而也带动新兴纸箱厂不断发展壮大,这些企业共吸收当地剩余劳力近千人,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700余万元,大大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2、充分利用沙石资源,形成建材生产基地。拒马河沿途王村乡7个村,沙石资源丰富,并有多家进行开发。应对全县沙石厂进行重组,防止资源浪费。同时相应成立行业协会,做到开发、生产、运输、销售等有效管理。
3、有充足的劳力资源。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增强技能,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向非农产业转移。做到人力型向技能型转化、农业型向知识型转化,使走出去的劳动力有较强的务工技能,使留下来的劳动力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强他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搞好培训、对接、维权等一系列服务。
区划沿革
1958年属河北保定专区安国县城关公社,1962年建河北保定王村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王村、张翠台、北辛庄、祖各庄、下庄、吴各庄、赵各庄、东王庄、东十里舖、代家庄、孔村、辛庄头、同心街、沈家台、杨家台15个行政村。
代码 130623201:~200王村 ~201张翠台村 ~202北辛庄村 ~203祖各庄村 ~204下庄村 ~205吴各庄村 ~206赵各庄村 ~207东王庄村 ~208代家庄村 ~209东十里舖村 ~210孔村 ~211辛庄头村 ~212同心街村 ~213沈家台村 ~214杨家台村
地图信息
地址:保定市涞水县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