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石斛
木石斛(学名:Dendrobium crumenatum Sw. )又名鸽石斛、木斛,是兰科、石斛属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茎稍压扁状圆柱形,基部上方3-4个节间膨大呈纺锤状;膨大部分的茎粗达2厘米,常具纵条棱。叶扁平,二列互生于茎的中部,革质,卵状长圆形。花出自于茎上部落了叶的部分,通常单生,白色或有时先端具粉红色,有浓香气;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17-20毫米,宽达7毫米,先端近锐尖;唇瓣长24-25毫米,宽13-18毫米,3裂。花期9月。
分布于中国台湾、缅甸、寮国、越南、高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木石斛
- 拼音:mù shí hú
- 学名:Dendrobium crumenatum Sw.
- 别称:鸽石斛、木斛
- 界:
- 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 总门:轮藻总门
-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 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 亚纲:百合亚纲
- 超目:天门冬超目
- 目:天门冬目
- 科:兰科
- 属:石斛属
- 种:木石斛
形态特徵
木石斛是草本植物。茎稍压扁状圆柱形,长40-70厘米,上部细,基部上方3-4个节间膨大呈纺锤状;膨大部分的茎粗达2厘米,常具纵条棱。叶扁平,二列互生于茎的中部,革质,卵状长圆形,长约6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茎的鞘。
花出自于茎上部落了叶的部分,通常单生,白色或有时先端具粉红色,有浓香气;花苞片椭圆形,长6毫米,宽2.5毫米;花梗和子房微红色,长15毫米;花开展,仅持续1-2天;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1.7-2.2厘米,宽约5毫米,先端稍钝;侧萼片斜卵状披针形,稍比中萼片大;萼囊长圆锥形,长达15毫米。
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17-20毫米,宽达7毫米,先端近锐尖;唇瓣长24-25毫米,宽13-18毫米,3裂;侧裂片直立,近倒卵形,先端近截形;中裂片倒卵形,长12毫米,宽约10毫米,先端具短尖,边缘具细圆齿并且皱波状;唇盘具5条黄色并且边缘带细齿的龙骨脊;蕊柱长约3毫米,蕊柱足基部具1个黄色肉突;药帽白色。花期9月。
分布範围
产中国台湾(绿岛)。分布于缅甸、寮国、越南、高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
保护等级
木石斛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农林牧渔业的发展(如山区开荒种地、薪炭林、以园艺观赏为目的过度採集等)对本种的威胁严重。同时,木石斛也被收录于自2017年10月4日起生效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中,禁止在国际间交易(符合缔约国制定的“人工繁殖”定义植株除外)。
生长习性
是一种喜阴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温暖、潮湿、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半阴半阳的环境,1月平均气温高于8℃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适宜生长温度为15到28度,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60%以上,对土肥要求不甚严格,野生多在疏鬆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属气生根系,主要要求根部通透性好,採用的基质最好能通风透气滤水,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生长速度快,生存能力非常强。每年春末夏初,二年生茎上部节上抽出花序,开花后从茎基长出新芽发育成茎,秋冬季节进入休眠期。
繁殖方式
选地
选地、整地 根据其生长习性,石斛类栽培地宜选半阴半阳的环境,空气湿度在80%以上,冬季气温在0℃以上地区。人工可控环境也可,树种应以黄桷树、梨树、樟树等且应树皮厚有纵沟、含水多、枝叶茂、树干粗大的活树,石块地也应在阴凉、湿润地区,石块上应有苔藓生长及表面有少量腐殖质。
分株
选择生长较密的值株.开过花后.将其从盆中取出,除去老很从丛生茎的基部切开,分切时尽最少伤根系,只掩剪开相互连线的很状呈部位,根部用手位开,不必用刀切。以主株为一组,再将老根进一步剪除。将新芽靠近盆中央,填入新的基质并压实,即成新的植株。
分芽
盆裁3年以上的植株或部分秋石斛茎的顶部或基部长有小植株时,可以进行切芽繁殖。选择具有3-4片叶,2-3条根,根长4-5厘米的小植株,从母株上切下,用草木灰或70%的代森锰锌处理伤口,将苗植入盆中即可。汪意要浅植。栽培2年后一般可开花成为商品花。
扦插
扦插繁殖可以结合花后换盆和分株时一起进行。石触兰多具有细长、带肉质的茎,茎上有许多节,节上能长芽,所以能用扦播繁殖。选择未开花且较充实的整做播条,将技条切成数段,每段具2-3个节,在伤口上涂上草木灰或70%的代森锰锌处理伤口。将茎一段一段地插入苔藓和泥炭混合的基质中,一半露在外面,放于半阴、潮湿处。插后1周不必浇水,然后经常喷雾保湿,适当遮阴。经过1-2个月,在节部有新芽长出,新芽下部长出2-3条小根形成新的植株。将新植株连向老茎一起上盆,栽培2-3年可开花。扦插时间以4-8月为好。
栽培技术
选盆
通常选用四壁多孔的塑胶或陶瓷花盆,用碳根、泥炭藓、树皮块、木炭块等作盆栽材料。根据兰苗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花盆,但不宜用大盆栽小苗口上述栽好材料在使用前必需在清水中浸泡1天以上备用。盆底要多垫大瓦片或碎砖块,深度至盆底约1/3处,然后将兰苗放于盆中央,并在一旁插一细竹竿以固定兰苗,再填入其他栽培材料,注意根与根之间用材料隔开。
浇水
栽植初期先放在阴凉阴凉并有散射光处,仅向叶面上喷些水,勿向盆内浇水。约10-15天后,待萌发出新根后两移至阴棚下养护。生长季节浇水要乾湿相间保持适度乾薄饼肥水。生长旺盛期树每天浇水一次,乾旱季节和炎夏还需经常在花盆四周地面上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并要注意通风良好。冬季休眠期应少浇水。后期空气湿度过小要经常浇水保湿,可用喷雾器以喷雾的形式浇水。
温度
刚移栽的组培苗对水分很敏感,缺水则生长缓慢、乾枯、成活率低。而喷雾过多则渍水烂根,温度高、湿度大时还易引发软腐病大规模发生。移栽后一周内(幼苗尚未发新根)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左右,一周后,植株开始发新根,空气湿度可保持在70%-80%。种植畦乾湿交潜有利于髮根长芽。忌强光直射,春秋两季早上可见阳光,冬季可置光照充足处,其他时间置于具有明亮散射光而又通风的地方。越冬温度保持在8-10℃即可。
施肥
由于石斛类为气生根,因此要喷施适宜的叶面肥作为营养液,以供给植株充足的养分,利早髮根长芽。叶面肥可以选择硝酸钾、磷酸二氢钾、腐植酸类等,以及进口三元複合肥和稀释的MS培养基等。一般移栽后一周,植株新根发生后开始喷施千分之一的硝酸钾或磷酸二氢钾,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长出新芽后每隔10-15天喷3‰的三元複合肥等。生长地贫瘠应注意追肥,第一次在清明前后,以氮肥混合猪牛粪及河泥为主。第二次在立冬前后用花生鼓、菜籽饼、过磷酸钙等加入河泥调匀糊在根部,此外尚可根外追肥。
修枝
石斛生长地的都闭度在60%左右,因此要经常对附生树进行整枝修剪,以免过于荫蔽或郁闭度不够。每年春天前发新整时,结合採收老茎将丛内的枯茎剪除,并除去病茎、弱茎以及病者根,栽种6-8年后视丛蔸生长情况翻蔸重新分枝繁殖。
病虫防治
黑斑病
病害时嫩叶上呈现黑褐色斑点,斑点周围显黄色,逐渐扩散至叶片,严重时黑斑在叶片上互相连线成片,最后枯萎脱落。此病害常在初夏(3-5月)发生。防治方法:用1︰1︰150波尔多液或多灵1000倍液预防和控制其发展。
炭疽病
危害叶片及茎枝,受害叶片出现褐色或黑色病斑, 1-5月均有发生。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2-3次。
煤污病
病害时整个植株叶片表面覆盖一层煤菸灰黑色粉末状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植株发育不良。3-5月为本病害的主要发病期。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1500倍液喷雾1-2次防治。
菲盾蚧
此害虫寄生于石斛植株叶片边缘或叶的背面,吸取汁液,引起植株叶片枯萎,严重时造成整个植株枯黄死亡。同时还可引发煤污病。防治方法:此害虫5月下旬是孵化盛期,以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3度石硫合剂喷杀效果较好。已成盾壳但量少者,可採取剪除老枝叶片集中烧毁或捻死的办法进行防治。
蜗牛
害虫主要躲藏在叶背面啃吃叶肉或咬茎为害花瓣。该虫害一年内可多次发生,一旦发生,为害极大,常常可于一个晚上就能将整个植株吃得面目全非。防治方法:用麸皮拌敌百虫,撒在害虫经常活动的地方进行毒饵诱杀;在栽培床及周边环境喷洒敌百虫、澳氰菊酯等农药,亦可撤生石灰、饱和食盐水;注意栽培场所的清洁卫生,枯枝败叶要及时清除场外。
主要价值
木石斛造型高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人工繁育株可用于点缀布置花境和花坛。但花期较短,易凋谢。
植物文化
在马来西亚的一些州,如霹雳州和彭亨州,木石斛与精神信仰有关。马来人社区会将木石斛种植在房前,一般是大门附近,用于避邪,保护家庭的安全。人们相信这种植物能阻挡邪恶的力量,防止它们进入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