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结构分类
土壤结构分类是指根据土壤结构体形态、大小和特性而区分的类型。土壤剖面中各发生层的结构形态与成土过程密切相关。在野外土壤调查中观察土壤剖面,常用形态分类;而在农学上,常根据土壤团聚体的大小进行分类。美国农业部提出的形态分类按结构体形态和排列分成块状、柱状和板状(片状)三大类。
中文名称 | 土壤结构分类 |
英文名称 | soil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
定 义 | 按土壤结构单位形态和性质而区分的类别。 |
套用学科 | 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物理(二级学科) |
块状结构沿结构体中心水平轴和垂直轴的长度大致相等,结构体界面平整,边角明显,界面间彼此可吻合;平界面中混有圆界面和圆边角的结构称为亚角块状结构;结构体界面间不能吻合,孔隙少的小土粒称为粒状结构;孔隙多的小土粒小土块称为团粒或团块状结构。柱状结构沿结构体中心的水平轴比垂直轴短,结构体沿垂直线排列,边角垂直,顶部无圆头的称为柱状结构;顶部有圆头的称为柱状结构。片状结构沿结构体中心的水平轴比垂直轴长,结构体沿水平线排列。在上述三大类的基础上,再根据结构体的大小将其分成很细或很薄、细或薄、中等、粗或厚、很粗或很厚五个等级。并按结构体稳定程度将其分为无结构、弱度、中度和强度四个等级。在农学上一般按耕层土壤团聚体大小分类,直径大于10mm的称为土块;10〜0.25_的称为大团聚体(或团聚体);小于0.25_的称为微团聚体,团聚体具有抵抗水破坏能力的称为水稳性团聚体;具有抵抗机械力破坏能力的称为力稳性团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