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典型河口—海湾围填海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与套用

典型河口—海湾围填海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与套用

典型河口—海湾围填海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与套用

《典型河口—海湾围填海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与套用》是2014年海洋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是孙永光 王伟伟 付元宾 李培英。

基本介绍

  • 书名:典型河口—海湾围填海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法与套用
  • 作者:孙永光 王伟伟 付元宾 李培英
  • ISBN:978-7-5027-8965-7
  • 页数:248
  •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河口、海湾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及对经济的重要性,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围填海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热点地区,前人卓越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作者孙永光、王伟伟、付元宾、李培英在博士生导师李秀珍研究员科研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长江口不同围垦年限景观结构与西能分异”项目)和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专项科技项目(我国典型海岛地质灾害监测及预警示範研究201005010)资助下,以围填海开发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为中心,在长江口、双台子河口、渤海湾、北部湾开展了系列围填海开发活动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目录

1 绪论
1.1 我国围填海历史进程
1.2 围填海社会经济重要意义
1.3 围填海的生态环境效应问题
1.4 围填海生态环境效应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重大研究计画
1.6 本书关注的焦点
1.7 研究意义
2 我国河口一海湾及围填海生态效应概述
2.1 我国河口分布概况
2.2 我国海湾分布概况
2.3 河口围填海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4 海湾围填海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3 围填海开发利用强度综合评价方法与套用
3.1 理论基础
3.2 评价方法
3.3 案例分析——长江口围填海区开发利用程度历史变化综合评价
3.4 案例分析——北部湾围填海区人类活动强度空间评价
3.5 展望
4 围填海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徵评价方法与实践
4.1 景观格局评价理论界定
4.2 景观格局评价方法
4.3 案例分析——大洋河口景观格局特徵参数空间变化评价..
4.4 案例分析——长江口景观类型结构变化评价
4.5 展望
5 围填海开发利用对土壤功能影响综合评价方法与套用
5.1 围填海土壤功能评价方法
5.2 案例分析——长江口围填海区土壤功能综合评价
5.3 展望
6 围填海开发对植被群落——演替影响评价方法与套用
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2 围填海区植被群落演替特徵
6.3 植被群落变化评价方法
6.4 案例分析——长江口围填海区植被群落特徵分异评价
6.5 探讨
7 滨海围填海景观格局驱动机制评价与模拟方法
7.1 景观格局驱动力内涵及意义
7.2 驱动力评价方法
7.3 案例分析——长江口围填海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7.4 案例分析——围填海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情景模拟
7.5 理论探讨
8 典型海岸带围填海开发活动区的环境累积影响评价
8.1 环境影响评价内涵
8.2 评价方法
8.3 案例分析——典型海湾围填海开发活动影响评价
8.4 案例分析——典型河口围填海开发活动近岸环境影响评价
8.5 理论探讨
9 围填海工程对近岸海域水动力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9.1 理论内涵
9.2 评价与预测方法
9.3 案例分析——围填海工程对普兰店湾及大连湾的水动力影响评价
9.4 理论探讨
10 围填海开发活动的综合效应评价
10.1 综合效应内涵
10.2 评价方法
10.3 案例分析——辽宁省海岸带围填海综合效应评价
10.4 理论探讨
11 围填海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与套用
11.1 理论内涵
11.2 评价方法
11.3 案例分析——辽宁省海岸带开发活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11.4 理论探讨
附图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