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丈须
万丈须是石斛(尤指霍山石斛)的别名(学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又名吊兰、林兰、金钗华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鹹,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乾烦渴,食少乾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霍山石斛
- 拉丁学名:Dendrobium 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J. Cheng
- 别称:米斛、龙头凤尾草、皇帝草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微子目
- 科:兰科
- 属:石斛属
- 分布区域:河南西南部(南召)、安徽西南部(霍山)
形态特徵
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上部多少回折状弯曲,基部明显收狭,不分枝,具多节,节有时稍肿大;节间多少呈倒圆锥形,长2~4厘米,乾后金黄色。叶革质,长圆形,长6~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茎的鞘。
总状花序从具叶或落了叶的老茎中部以上部分发出,长2~4厘米,具1~4朵花;花序柄长5~15毫米,基部被数枚筒状鞘;花苞片膜质,卵状披针形,长6~13毫米,先端渐尖;花梗和子房淡紫色,长3~6毫米;花大,白色带淡紫色先端,有时全体淡紫红色或除唇盘上具1个紫红色斑块外,其余均为白色;中萼片长圆形,长2.5~3.5厘米,宽1~1.4厘米,先端钝,具5条脉;侧萼片相似于中萼片,先端锐尖,基部歪斜,具5条脉;萼囊圆锥形,长6毫米;花瓣多少斜宽卵形,长2.5~3.5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钝,基部具短爪,全缘,具3条主脉和许多支脉;唇瓣宽卵形,长2.5~3.5厘米,宽2.2~3.2厘米,先端钝,基部两侧具紫红色条纹并且收狭为短爪,中部以下两侧围抱蕊柱,边缘具短的睫毛,两面密布短绒毛,唇盘中央具1个紫红色大斑块;蕊柱绿色,长5毫米,基部稍扩大,具绿色的蕊柱足;药帽紫红色,圆锥形,密布细乳突,前端边缘具不整齐的尖齿。花期4~5月。[1]
植物形态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名称由来
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着名养生巨匠、六朝御医叶法善献“长寿养颜秘方”,该方以霍山石斛为主要成分,有延年益寿、滋阴润燥、补肾积精、强筋壮骨、美容养颜等功效。
武则天用后大悦!又闻霍山界多有食此长寿者,惊呼:“得此,须可万丈也!”并亲赐名“万丈须”,寓意长寿。武则天长期服用霍山石斛,享年81岁,终生长命且斑斓。在她花甲之年以后,她的头髮依旧黑亮润泽,皮肤仍然白净靓丽,富有弹性,在她身上演绎了帝王不老的神话。
此后,“万丈须”一直作为高档石斛(如霍山石斛)的别名和雅称广泛传播。
武则天用后大悦!又闻霍山界多有食此长寿者,惊呼:“得此,须可万丈也!”并亲赐名“万丈须”,寓意长寿。武则天长期服用霍山石斛,享年81岁,终生长命且斑斓。在她花甲之年以后,她的头髮依旧黑亮润泽,皮肤仍然白净靓丽,富有弹性,在她身上演绎了帝王不老的神话。
此后,“万丈须”一直作为高档石斛(如霍山石斛)的别名和雅称广泛传播。
生长环境
石斛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大于80%、 1月平均气温高于8℃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对土肥要求不甚严格,野生多在疏鬆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
地理分布
主产安徽省霍山县,亦产台湾、湖北南部(宜昌)、香港、海南(白沙)、广西西部至东北部(百色、平南、兴安、金秀、靖西)、四川南部(长宁、峨眉山、乐山)、贵州西南部至北部(赤水、习水、罗甸、兴义、三都)、云南东南部至西北部(富民、石屏、沧源、勐腊、勐海、思茅、怒江河谷、贡山一带)、西藏东南部(墨脱)。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泰国、寮国、越南。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西北部)。[1]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根据其生长习性,石斛栽培地宜选半阴半阳的环境,空气湿度在80%以上,冬季气温在0℃以上地区。人工可控环境也可,树种应以黄桷树、梨树、樟树等且应树皮厚有纵沟、含水多、枝叶茂、树干粗大的活树,石块地也
石斛
应在阴凉、湿润地区,石块上应有苔藓生长及表面有少量腐殖质。
繁殖方法
主要採用分株繁殖法。石斛种植一般在春季进行,因春季湿度大、降雨量渐大,种植易成活。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石斛,剪去3年以上的老茎作药用,二年生新茎作繁殖用。繁殖时减去过长老根,留2~3厘米,将种蔸分开,每克含2~3个茎,然后栽植,可採取贴石栽植和贴树栽植法。
贴石栽植。 在选好的石块上,按30厘米的株距凿出凹穴,用牛粪拌稀泥除一薄层于种蔸处塞人石穴或石槽,力求稳固不使脱落即可,可塞小石块固定。
贴树栽植。 在选好的树上,按30~40厘米在树上砍去一部分树皮将种蔸涂一薄层牛粪与泥浆混合物,然后塞入破皮处或树纵裂沟处贴紧树皮,再覆一层稻草,用竹蔑捆好。
田间管理
1、浇水:石斛栽植后期空气湿度过小要经常浇水保湿,可用喷雾器以喷雾的形式浇水。
2、追肥:石斛生长地贫瘠应注意追肥,第一次在清明前后,以氮肥混合猪牛粪及河泥为主。第二次在立冬前后用花生鼓、菜籽饼、过磷酸钙等加入河泥调匀糊在根部,此外尚可根外追肥。
3、调整郁闭度:石斛生长地的都闭度在60%左右,因此要经常对附生树进行整枝修剪,以免过于荫蔽或郁闭度不够。
4、整枝:每年春天前发新整时,结合採收老茎将丛内的枯茎剪除,并除去病茎、弱茎以及病者根,栽种6~8年后视丛蔸生长情况翻蔸重新分枝繁殖。
病虫害防治
1、石斛黑斑病:为害叶片使叶片枯萎,3~5月发生。防治方法:可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1~2次。
2、石斛炭疽病:为害叶片及茎枝,受害叶片出现褐色或黑色病斑, 1~5月均有发生。防治方法: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2~3次。
3、石斛菲盾蚧:寄生于植株叶片边缘或背面,吸食汁液,5月下旬为孵化盛期。防治方法: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杀灭或集中有盾壳老枝集中烧毁。
採收加工
1、採收:每年春末萌芽前採收,採收时剪下三年生以上的茎枝,留下嫩茎让其继续生长。
2、加工:因品种和商品药材不同,有木同加工方法,以下介绍两种方法:

(1)将採回的茎株洗尽泥沙,去掉叶片及鬚根,分出单茎株,放入85℃热水烫1~2分钟,捞起,摊在竹蓆或水泥场上暴晒,晒至5成乾时,用手搓去鞘膜质,再摊晒,并注意常翻动,至足乾即可。
(2)也可将洗尽的石斛放入沸水中浸烫5分钟,捞出晾乾,置竹蓆上暴晒,每天翻动2~3次,晒至身软时,边晒边搓,反覆多次至去净残存叶鞘,然后晒至足乾即可。[2]
主要成分
石斛含石斛硷、石斛胺、石斛次硷、石斛星硷、石斛因硷、6-羟石斛星硷,尚含粘液质、澱粉。细茎石斛含石斛硷、石斛胺及N-甲基石斛硷(季铵盐)。罗河石斛含石斛宁硷。[3]
食用价值
万丈须(霍山铁皮石斛) 鲜条食用方法:
1.直接食用:取2根鲜条,早饭或者晚饭后洗净,去皮咀嚼服用。早晚各一次。
2.炖汤:取8-10根(约30克),配鸡鸭鹅鱼或者名贵药膳,先入鲜条炖2小时,再入其他至煮熟,全家配餐同食,其乐融融。
3.榨汁:聚餐按人员数量,每人3根左右计算,榨汁机或者果汁机榨取汁液,配冰糖、蜂蜜服用。一般30克鲜条配以1升(2斤)水。
4.水煎:取5根,拍碎入水煎煮2小时,冷至温热服用,早中晚各一杯。也可夏季放于冰柜中冷藏,代凉茶随时取服。可反覆煎煮至鲜条无粘液。
5.捣碎敷脸:取适量,捣碎敷脸美容美体。
万丈须(霍山石斛) 枫斗/寸金食用方法:
1.水煎:取霍山石斛枫斗/寸金1-2克,入水煎煮2小时以上。冷至温热服用,早中晚各一杯。也可夏季放于冰柜中冷藏,代凉茶随时取服。可反覆煎煮至枫斗/寸金无粘液。后渣滓咀嚼吞服。
2.炖汤:配鸡鸭鹅鱼,名贵药膳,先入枫斗/寸金炖1-1.5小时,再入其他,炖熟可食,连渣同食。一家老小配餐同食,交流感情,促进家庭健康和睦。
3.磨粉:取1-2克霍山石斛枫斗/寸金,打粉机磨粉代沖剂服用。一般选用有盖子的杯子,1克沖剂沖入20ML开水即可,用力摇匀,成胶状,配以冰糖、蜂蜜饮用。
4.茶茗:取1-2克霍山石斛枫斗/寸金,沸水沖泡代茶茗。可反覆沖泡数次数天,至汤液无色,取出霍山石斛枫斗/寸金残渣食用。
5.浸酒:取5-10克霍山石斛枫斗/寸金,泡原浆酒,2个月以上服用,每日晚间睡前1小杯(约20ML即可)服用。
万丈须(霍山石斛) 花茶食用方法:
1.泡饮:取1包或者0.5克,放置茶杯中,开水沖泡,杯盖盖好3分钟,即可饮用。可数次沖泡至汤液无色无味,连渣食用。
2.煮粥或炒菜:取2克,煮粥或泡开炒鸡蛋,做菜食用。
3.炖汤:配鸡鸭鹅鱼或名贵药膳,炖1小时即可,全家聚餐同食,其乐融融。
4.水煎:取1克,水煎,冷至温热服用,早中晚各一杯。也可夏季放于冰柜中冷藏,代凉茶随时取服。可反覆煎煮至花茶汤液无色无味。后渣滓咀嚼吞服。
5.沐浴或敷脸:捣碎敷脸或泡开洗面沐浴。
万丈须(霍山石斛) 叶茶食用方法:
1.泡饮:取1包或者1克,放置茶杯中,开水沖泡,杯盖盖好3分钟,即可饮用。可数次沖泡至汤液无色无味,可连渣食用。
2.水煎:取1—3克,水煎,冷至温热服用,早中晚各一杯。也可夏季放于冰柜中冷藏,代凉茶随时取服。可反覆煎煮至花茶汤液无色无味。后渣滓咀嚼吞服。
3.沐浴或敷脸:泡开汁液洗面沐浴,或者泡开捣碎敷脸。
4.打粉:打粉,取0.5克沖泡服用,或者取粉沖调粘液敷脸。
石斛茶
配方:石斛15克,麦冬10克,绿茶叶5克。
製法:将石斛、麦冬和绿茶一併放入茶杯内,开水泡茶。
功效:养阴清热,生津利咽。
用法:每日1剂,代茶频饮。
石斛玉米须茶
配方:石斛10克,芦根15克,玉米须20克。
製法:上药,每日1剂,水煎,代茶饮。
功效:养阴清热利尿
用法:不拘时频饮。
白芍石斛瘦肉汤
配方:猪瘦肉250克,白芍12克,石斛12克,红枣4枚。
製法:瘦猪肉切块,白芍、石斛、红枣(去核)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煎沸后,文火煮1~2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益胃养阴止痛。
用法:饮汤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