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仙草霍山石斛
霍山石斛(学名:Dendrobium huoshanense)俗称米斛、万丈须、龙头凤尾草,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中国国家地理标誌产品。主产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大多生长在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崖石缝隙间和参天古树上。霍山石斛能大幅度提高人体内SOD(延缓衰老的主要物质)水平,对经常熬夜、用脑、菸酒过度,体虚乏力的人群,经常饮用非常适宜。霍山石斛有明目作用,也能调和阴阳、壮阳补肾、养颜驻容,从而达到保健益寿的功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霍山石斛
- 外文名:Huoshan Dendrobium
- 别称:龙头凤尾、米斛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们
- 目:微子目
- 科:兰科
- 分布区域:中国霍山
- 地理标誌: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誌保护
形态特徵
霍山石斛,茎直立,肉质,长3-9厘米,从基部上方向上逐渐变细,基部上方粗3-18毫米
,不分枝,具3-7节,节间长3-8毫米,淡黄绿色,有时带淡紫红色斑点,乾后淡黄色。叶革质,2-3枚互生于茎的上部,斜出,舌状长圆形,长9-21厘米,宽5-7毫米,先端钝并且微凹,基部具抱茎的鞘;叶鞘膜质,宿存。总状花序1-3个,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1-2朵花;花序柄长2-3毫米,基部被1-2枚鞘;鞘纸质,卵状披针形,长3-4毫米,先端锐尖;花苞片浅白色带栗色,卵形,长3-4毫米,先端锐尖;花梗和子房浅黄绿色,长2-2.7厘米;花淡黄绿色,开展;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12-14毫米,宽4-5毫米,先端钝,具5条脉;侧萼片镰状披针形,长12-14毫米,宽5-7毫米,先端钝,基部歪斜;萼囊近矩形,长5-7毫米,末端近圆形;花瓣卵状长圆形,通常长12-15毫米,宽6-7毫米,先端钝,具5条脉;唇瓣近菱形,长和宽约相等,1-1.5厘米、基部楔形并且具1个胼胝体,上部稍3裂,两侧裂片之间密生短毛,近基部处密生长白毛;中裂片半圆状三角形,先端近钝尖,基部密生长白毛并且具1个黄色横椭圆形的斑块;蕊柱淡绿色,长约4毫米,具长7毫米的蕊柱足;蕊柱足基部黄色,密生长白毛,两侧偶然具齿突;药帽绿白色,近半球形,长1.5毫米,顶端微凹。花期5月。
该种很近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L.)SW.,区别在于该种的茎较短,在基部上方肿胀,然后向上逐渐变细,唇瓣中裂片半圆状三角形,易于区别。
生长环境
霍山石斛,属未进化的的气生兰科植物,其生长条件极为苛刻。多生在河涧,沟溪山谷旁峭壁上,常与苔藓、石苇等植物附生在一起。喜阴凉、湿润、通风多雾的小气候。在气温14℃时开始生长,气温20-26℃、空气湿度在80%以上最适宜;如气温在30℃以上,相对湿度在20%以下时,则叶脉变黄、叶片下垂、茎现皱缩;如崖缝渗水过多则易烂根致死。
分布範围
主产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
主要价值
霍山石斛,又称米斛,是石斛中的极品,是国家濒临灭绝的珍稀药材。其乾燥茎 (霍枫斗)和鲜斛均可入药。米斛为霍山独有品种,植株矮小,濒临灭绝,难以人工栽培,产量极低,求之难得,所以价格昂贵,市面上只有两个地方是能买到正宗放心的石斛,一个是同仁堂,一个是福临门铁皮石斛,其中以同仁堂价格最高。石斛一词,最先是作为一种中药,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草药书籍《神农本草经》上的。它的植株附生于石壁上,花形如斛,故称石斛。《本草纲目》记载:石斛甘平无毒。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轻身延年,益气除热,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肤风痹,骨中久冷, 补肾益力, 壮筋骨, 暖水髒,益智清气,治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

霍斛富含多糖、胺基酸和石斛硷、石斛胺硷等十多种生物硷。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鉴定:多糖含量为18.974%,总生物硷含量为0.030%。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眼、咽、肺。胃、肠、肾等器官和血液、心血管等疾病有特殊疗效。能抗白内障,延缓衰老,抗突变,抗肿瘤(中国药学大词典)。霍山石斛的研究、保护、与开发项目列入国家高新技术项目。
使用方法:除遵医嘱入药外,还可取乾品1-2克,在保温杯中用沸水沖泡,可饮用一周。可与西洋参配伍,能增强放、化疗病人的抗癌能力和防治糖尿病。
历史渊源
霍山石斛俗称米斛,霍山石斛一名,最早见载于清代赵学敏《本草钢目拾遗》,距今有200年以上历史。该书记载称:“霍石斛出江淮霍山,形似钗斛细小,色黄而形曲不直,有成球者,彼土人以代茶茗.,霍石斛嚼之微有浆、黏齿、味甘、微鹹,形缩为真”该书引用年希尧集经验方曰:“长生丹用甜石斛,即霍山石斛也。”该书又引用其弟赵学楷《百草镜》语曰:“石斛近时有一种形短祗寸许,细如灯芯,色青黄、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及颍州府霍山是名霍山石斛,最佳......”
中华仙草霍山石斛

中国药典会委员,石斛属研究专家包雪声教授在《中华仙草之最--霍山石斛》一书前言开篇语中就说道:“如果说世界上确有什幺仙草的话,这种仙草应当是霍山石斛。”
道家经典《道藏》曾把霍山石斛、天山雪莲、三两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茯苁、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等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且霍山石斛名列之首。霍山石斛又名龙头凤尾草、皇帝草。主产于大别山安徽霍山,生长于崇山峻岭之峭壁上,秉山川之天然灵气,滋生出名贵之瑞草。常代茶茗沖饮服用。但是霍山石斛生长环境苛刻,产量稀少,市面上只有少数像福临门霍山石斛这样的老品牌能买到真正的霍山石斛。
霍山石斛历史上一直贵为皇室专用,皇帝们为了长生不老而用霍山石斛炼製长生丹。也成为新贵们争先到原产地抢购的养生保健佳品。霍山石斛历史上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救命仙草”现代人尊称为“中华仙草之最”“健康软黄金”,用霍山石斛加工的饮品--枫斗,被称为“枫斗之王”。
保护範围
霍山石斛地理标誌产品保护範围以安徽省霍山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霍山石斛地理标誌产品保护範围的函》(霍政秘[2006]49号)提出的範围为準,为安徽省霍山县太平畈乡、太阳乡、上士市镇、漫水河镇、大化坪镇、落儿岭镇、诸佛庵镇、佛子岭镇、黑石渡镇、磨子潭镇、东西溪乡、单龙寺乡等12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栽培技术
(一)立地条件。
保护範围内海拔高度300至900米,阴凉湿润通风的环境。栽培基质为花岗片麻岩,石层厚度大于20厘米,岩石呈微酸性,PH值在5.0至6.5之间。
(二)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1)种子组织培养,从生长健壮的植株上採收的果实,进行组织培养。
(2)分株繁殖,从生长3年以上的母株进行分株繁殖。
2、种植规格:组培苗栽种密度不大于1000株/平方米;分株栽植密度不大于500株/平方米。
3、肥水管理:以有机肥为主体基肥,生长期配合喷施页面肥,如遇乾旱天气,及时灌水。
4、採收:每年9月至12月採收第3年的植株。採摘标準为去老留新,形状、大小、色泽一致,鲜茎採回后进行加工。
(三)加工工艺。
鲜茎採摘→毛火→理形→足火→摊放→复火;所有加工必须用手工。
(四)质量特色。
1、外观特徵:枫斗色泽暗金黄,螺旋形捲曲,条长不大于4CM,直径不大于0.5CM。
2、理化指标:水份不大于12%,多糖含量不小于6.8%,总生物硷含量不小于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