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公园

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公园

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公园

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位于晋江流域的出海口,为晋江与海洋的交界地带,属于河口湿地类型。泉州湾现有各类植物202种,隶属60科149属;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野生脊椎动物有4纲28目71科25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5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9种。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区域内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有水生生物520种。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晋江口—泉州湾已成为中国亚热带河口湿地的典型代表,被列入“亚洲重要湿地”、“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和“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公园
  • 地理位置: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
  • 气候类型:亚热带气候
  • 占地面积:927公顷

简介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鹹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是陆地、流水、静水、河口和海洋系统中各种沼生、湿生区域的总称。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有“鸟类的乐园”、“地球之肾”的美名。

进展情况

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列入2013年市重点预备项目后,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正抓紧启动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公园建设的相关前期工作,目前已委託北京大学工学院做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将于月底完成初稿。整个湿地公园拟规划建设範围为:泉州湾晋江南岸晋江市地域範围内,西至泉州大桥,东至与石狮交界处,沿江全长15.757公里,海堤外拟规划面积927公顷折13905亩,部分与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重叠。湿地公园的定位以生态修复为主,提高生态景观效益,兼顾科普教育和湿地科研。

新闻报导

晋江新闻网12月28日讯昨日下午,晋江市召开林业工作协调推进会,协调解决林地征占用申报审核、沿海大通道深沪湾段基干林带建设、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公园建设等问题。晋江市领导曾清金、李自力出席会议。
据悉,沿海大通道深沪湾段基干林带目前已完成风障工程送审、招投标和前期测量放样等工作,但一些路段盗採盗卖海沙情况较严重,已造成部分海堤坍塌,影响大通道的安全;个别民众长期将养护垃圾、沙土往林地倾倒,造成杂物、沙土堆积在公路边林地上,并多次引发森林火灾,影响基干林带的建设。会上提出,相关镇街与部门要儘快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沿海基干林带建设需要和海堤安全。
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保护区面积276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约954公顷。会上提出,湿地现状大部分为滩涂,部分为围垦用地,部分被非法占用做堆沙场,为进一步发挥湿地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鸟类、水生动物的重要功能,建议儘快启动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公园建设。
晋江南岸湿地公园
“珠串”联繫助力生态调控
泉州湾晋江南岸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规划採用“一核、六轴、多功能片区”的空间配置结构。“一核”是以晋江南岸防洪堤外侧为边界,形成湿地公园建设主体;“六轴”是将沿规划区的横向水系规划成六个湿地保护与恢复区域,通过水环境恢复、植被恢复等实现湿地公园建设需要的生态保障条件;“多功能片区”则以防洪堤内侧的主要坑塘水面为规划对象,建设以污染净化、湿地景观展示、休息娱乐为主的湿地公园。
由于项目发展规划期末为2023年,因此项目实行分期规划。其中2013年至2018年的近期建设中,将建设110.26公顷的晋江南岸河口红树林湿地公园,该公园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功能展示区、生态功能体验区和服务管理区;在2019年至2023年的远期建设中,将建成岸兜湿地公园23.5公顷、西滨湿地公园52.5公顷。整个规划通过“一大二小”工程,实现多个湿地公园体系的“珠串”联繫,不仅能发挥整体生态调控效应,还能各自发挥区域调控效果。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