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梅迷

梅迷

梅迷

梅迷,即梅艳芳小姐的冬粉(Anita mui' funs),简称梅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梅迷
  • 外文名:Anita Mui' funs
  • 后梅迷:在梅艳芳去世以后喜欢上她的人
  • 年龄範围:男女老少
  • 分布地点:世界各地
  • 歌迷会:梅艳芳国际歌迷会,芳心荟等
  • 冬粉代表:郭可盈,何韵诗等
  • 冬粉信仰:梅艳芳
  • 梅迷聚集网站:梅艳芳吧,寿山村道8号论坛

梅艳芳简介

梅艳芳(1963.10.10-2003.12.30)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西合浦,歌影双栖发展的代表艺人之一,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
1982年获“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心债》,踏入歌坛。1983年,唱片《赤色梅艳芳》主打《赤的疑惑》开始走红,唱片五白金。
1985年-1986年跨年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同期推出唱片《坏女孩》销售仅一周就拿下八白金,三个月即突破72万张,成为香港本地销量最高的唱片之一。在1985-1989年连续五年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虽受内地封杀影响,但《女人花》、《亲密爱人》、《一生爱你千百回》等经典还是在大陆流行。国粤语专辑超过四十张。1998年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以全球个人演唱会总计292场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1987-1988年,凭藉《胭脂扣》拿下了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两夺金像奖最佳女配角[2]。拍戏涉足文艺(《胭脂扣》、《川岛芳子》、《半生缘》、《男人四十》)、动作(《东方三侠》、《英雄本色3》)、喜剧(《审死官》、《醉拳II》、《钟无艳》)等各类英雄本色3》)、喜剧(《审死官》、《醉拳II》、《钟无艳》)等各类角色。角色。
演艺事业外,她热心公益慈善,于1993年7月27日成立了《梅艳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
2004年1月葬礼期间,治丧委员会以《别矣,香港的女儿!》为题刊登讣闻。
2014年7月18日,梅艳芳铜像竖立在香港星光大道。

纪念日

7.18
这是阿姐梅艳芳正式出道的日子。
10.10
阿姐梅艳芳生日
12.30
梅艳芳小姐的忌日,每年歌迷都会到灵堂前祭拜
梅迷对梅艳芳小姐的称谓
阿姐,梅姐,阿梅,Anita(梅艳芳小姐的英文名)

延续光辉

捐款及捐建学校

梅艳芳去世后,为发扬和延续她的善心,梅艳芳国际歌迷会和四海一心基金会依靠既有资金和歌迷、友人的捐赠,继续为社会募集善款。2004年梅艳芳逝世周年之际,基金会将电影《十面埋伏》剧组及“周年祭慈善晚宴”筹集的善款捐赠香港大学做研究用途。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期间,歌迷会和基金会分别向灾区捐赠十万善款。此外还先后捐助了香港“监护者早期教育中心”、“福幼基金会”以及“乐施会扶贫发展工作”等公益事业。为支持内地贫困地区的希望工程事业,2008年经纪人王敏慧及友人林建岳在梅艳芳逝世五周年之际筹款建立了“贵州省惠水县打引乡梅艳芳第一国小”。2011年歌迷会再次捐款建立“广西省藤县天平镇大坡龙田梅艳芳第二国小”,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2012年筹建“梅艳芳第三国小”,已于2013年7月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竣工落成。
2013年12月30日为纪念梅艳芳逝世十周年举行的“梅艳芳·10·思念·音乐·会”,扣除有关开支后,收益余款约有36万,张学友和曾志伟私下再捐出善款来补足数字总共50万,全部会捐助“儿童癌病基金”。

芳心荟

2007年,一代巨星梅艳芳逝世已将4年,但爱护她的歌迷仍然不离不弃,为延续偶像的善心,更自资成立“芳心荟”。10月10日是阿梅44岁冥寿,“芳心荟”前日于星光大道举行“香港的女儿——梅艳芳成长之路”纪念及慈善义卖活动。

纪念活动

认养梅树

2013年4月29日,昨天中午,记者在汉口解放公园湿地附近梅树林,看见“武汉市绿地树木认养牌”镶嵌着已故着名影视明星梅艳芳不同时期的剧照和生活照。这是省内外50位梅迷认养50棵梅树,以“绿色环保”的特殊方式纪念梅艳芳。
梅迷

树立铜像

2014年7月18日(梅小姐出道纪念日),梅艳芳小姐的铜像竖立在维港之上,让全球梅迷能见证这位“香港女儿”的风采。
梅迷

纪念会

每逢梅艳芳小姐的冥诞或是忌日,都会有一大批冬粉办各种纪念会或慈善晚会来纪念梅姐。

书籍及纪念歌曲

纪念音乐

专辑或歌曲名称
製作/演唱
备注
《爱无期限》《不朽女皇》
歌迷

《忘不了您》
芳心荟

《艳光四射》《如无意外》《你是八十年代》《妮歌》
何韵诗

《恋恋芳蹤》
王紫伊

《Recollections》(专辑)
何韵诗
专辑除了《月移花影动》是全新创作之外,其余都是梅艳芳生前经典作品的翻唱。

纪念书籍

时间
书名
作者
内容简介
2004年
《活在芳话》
歌迷
梅艳芳经典语录
2012年10月3日
《梅艳芳海报集》
芳心荟编


《Anita With》
世界各地梅迷合编
50位梅迷合写的书,记录梅姐与歌迷相处的点点滴滴

《畅想曲》
中国内地梅迷合编

明星冬粉

郭可盈

从小听阿梅歌曲成长的郭可盈,至今仍有收藏阿梅的录像带、卡式带等,如今偶像已离世十年,她感慨的说:“多谢阿梅以一生精彩演出伴大家成长,希望她在另一国度继续开心!

韩雪

内地80后演员韩雪透露说在她心中接近完美的女艺人是梅艳芳,而当初也正是因为喜欢梅艳芳,才让她决定做艺人。“因为小时候看香港片而让我喜欢上了梅艳芳,也由此对电影产生了兴趣,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最近我听说要拍摄《梅艳芳菲》,这让我很高兴,虽然没有人能够代替梅艳芳在我心中的位置,但有一部电视剧能够纪念和缅怀她。”韩雪袒露,听说《梅艳芳菲》剧组正在招募演员,她想去试试,希望能够为偶像做一点事

钟汉良

1998年梅姐到台湾宣传唱片时钟汉良曾上台为梅姐鲜花并表示自己是梅姐的歌迷,还演唱了梅姐的经典快歌《梦伴》。后来钟汉良也曾回忆说:自己刚出道时遇到了许多困难,是梅姐对自己说了些鼓励的话,给了自己很大动力和信心。

明道

梅迷
明道说“我学生时代啊,我从小就很喜欢梅艳芳,我很喜欢她那个样子,特别我很小的时候看她一部很经典的片子,叫《胭脂扣》,演得真的很棒,小时候不知道她演什幺,就觉得她很特别,太特别了。长大当了演员以后再重看那个表演,真是很特别,很新颖。“

何韵诗

何韵诗从小便视梅艳芳为偶像,1996年参加香港歌唱比赛夺冠,颁奖者正是梅艳芳,让她圆了与偶像见面的梦想。2人因此结识,后梅艳芳成立自己的公司,宣布收何韵诗为徒,不断帮她争取演出机会,磨练她的歌唱技巧。昨何韵诗回忆起师父,心情十分沉重:“她影响我的,不是去想怎样做一个明星,而是怎幺做一个好人。”并感谢师父教她什幺叫情义,还说:“迟一点,天上见。
何韵诗与师傅兼偶像梅艳芳何韵诗与师傅兼偶像梅艳芳

李冰冰

阿梅是个非常豪爽、非常义气的人,她很知道保护和栽培新人,她是我最喜欢也是最敬佩的女艺人,歌舞、演戏无所不能。最后一次见她是在上海,我当时在拍摄《飞鹰女侠》,我们还有嘉玲姐还有我经理人一起吃饭,那时她应该已经知道自己患了癌症,但一如既往的乐观和豪气,丝毫不见她悲悲戚戚的样子。今天听到她过世的讯息,我的心都抖了,回想往事还历历在目,怎幺人就这样走了呢?
李冰冰在梅姐葬礼李冰冰在梅姐葬礼

张亮

随着《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模特张亮一跃成为微博上的红人。有网友翻出其2011年为杂誌拍摄的大片,张亮浓妆艳抹梳着莫西乾的髮型模仿梅艳芳,向其致敬。张亮在拍摄该写真时毫不掩饰对梅艳芳的崇拜之情,还自曝会收集梅艳芳的演唱会和纪录片。
张亮模仿梅姐图张亮模仿梅姐图

袁咏仪

袁咏仪与众人分享和梅艳芳情缘,她坦言,“读书时代她是我的偶像,所以老师叫我改英文名时,我即时想起Anita这名字。直至1996年《金枝玉叶2》能够跟她合作,绝对是荣幸,她完全没架子,更是非常关心身边人的长辈”。她还表示自己很想哭,她称梅艳芳在影坛、乐坛地位无人可以取代。
袁咏仪袁咏仪

李玟

李玟是梅艳芳在华星的师妹,她说:“美国超级巨星有麦可杰克逊、麦当娜,香港就有梅艳芳,她是我们的super star。每次听到梅姐的《装饰的眼泪》都会很感动,她除了声线,颱风也一流。”
2003年12月30日梅姐离世,当时正在中国内地工作的李玟,一直以来都是梅姐的歌迷,当听到梅姐去世的讯息时,她无法相信:「一定是他们(媒体)编造出来的谣言,这一定是假的!」
「我是听她的歌长大的」,李玟说:「Anita (梅艳芳的英文名) 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她真的很有才华...」说着说着李玟忍不住就哭了。
「梅姐对香港演艺圈的贡献很大,我们都很爱她。CoCo 非常崇拜她,她们跟同一个老师学舞,并且一直希望有一天可以和梅艳芳同台演出。」李玟的二姐 Nancy 说,声音因哭泣而颤抖。
我们很遗憾失去了一位如此杰出的艺人,我们对她的逝世痛惜不已。我们要向梅姐身边的亲友表达最深切的慰问与弔唁。虽然她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她的精神会继续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出自2003年报导)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