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红文集:周郎顾
《闫红文集:周郎顾》内容有拂晓归来的人、陶渊明这样的爸爸、星沉海底当窗见、萧红:只因她贪恋泥淖里的温暖、张爱玲在路上、徐志摩的甜蜜与“廉价”、不做你的丁香姑娘、刘邦老爸的低级快乐、戚吕之战:当铁娘子遇上文艺兵、薄姬:野百合也有春天等。
基本介绍
- 书名:闫红文集:周郎顾
-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 页数:215页
- 开本:32
- 品牌:安徽教育出版社
- 作者:闫红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33677879
内容简介
《闫红文集:周郎顾》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闫红,天蝎座,1975年生。着有《误读红楼》《诗经往事》《她们谋生亦谋爱》《哪一种爱不乾疮百孔》等。
图书目录
第一辑当初不合种相思
(一)周郎顾
(二)姜夔:相濡以沫更需要英雄主义
(三)四月最是残忍
(四)秦观:我没你想的那幺爱你
(五)王维的白色衬衫
(六)王维,我只喜欢暗恋的感觉
(七)当爱情遭遇官场规则
(八)用一生换一个传说
(九)春日游: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十)端然的男人
(十一)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十二)拂晓归来的人
(十三)陶渊明这样的爸爸
第二辑星沉海底当窗见
(一)萧红:只因她贪恋泥淖里的温暖
(二)张爱玲在路上
(三)徐志摩的甜蜜与“廉价”
(四)不做你的丁香姑娘
(五)刘邦老爸的低级快乐
(六)戚吕之战:当铁娘子遇上文艺兵
(七)薄姬:野百合也有春天
(八)雍齿:他是刘邦的老邻居
(九)共谋——我看嵇康与山涛
(十)宋江的人气打哪儿来
(十一)林沖的隐忍
(十二)为王婆扼腕
(十三)谁让潘金莲打中西门庆的头
第三辑一片伤心画不成
(一)薛涛:永远的红颜知己
(二)和谁私奔最幸福
(三)关盼盼:病梅优美
(四)李季兰:死于声名
(五)崔莺莺:爱比死更残酷
(六)冯小青:好好活着多庸俗
(七)芸娘:有多少惊世骇俗,皆出自烂漫天然
(八)云萝公主:爱情容易氧化
(九)鱼玄机的堕落史
(十)当“OK女生”遇到“坏女孩”
(十一)“坏”女人,有人爱
(十二)陈阿娇:“金屋”非恆产
(十三)卫子夫:爱如烟花,只开一瞬
(十四)李夫人的坚忍
(十五)钩弋夫人的特别策划
(十六)孙寿:貌似弱女子
(十七)丁夫人:女人的弹性
(十八)甄后:资深美女的慌乱瞬间
第四辑蓝田日暖玉生烟
(一)简·爱:用文字欺负生活
(二)人人都是王彩玲
(三)私人生活——我爱朗诵
(四)穷酸是一种境界
(五)给每个瓷器起个名字
(六)感性激情
第五辑能消几两平生屐
(一)绥德男人
(二)大同一夜
(三)在平遥
(四)一个人去开封
(五)凡爱过的,都要厮守
(一)小浮生
(二)私人谈艺录
(三)八卦分子篇
后记:时光楚楚动人
(一)周郎顾
(二)姜夔:相濡以沫更需要英雄主义
(三)四月最是残忍
(四)秦观:我没你想的那幺爱你
(五)王维的白色衬衫
(六)王维,我只喜欢暗恋的感觉
(七)当爱情遭遇官场规则
(八)用一生换一个传说
(九)春日游: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十)端然的男人
(十一)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十二)拂晓归来的人
(十三)陶渊明这样的爸爸
第二辑星沉海底当窗见
(一)萧红:只因她贪恋泥淖里的温暖
(二)张爱玲在路上
(三)徐志摩的甜蜜与“廉价”
(四)不做你的丁香姑娘
(五)刘邦老爸的低级快乐
(六)戚吕之战:当铁娘子遇上文艺兵
(七)薄姬:野百合也有春天
(八)雍齿:他是刘邦的老邻居
(九)共谋——我看嵇康与山涛
(十)宋江的人气打哪儿来
(十一)林沖的隐忍
(十二)为王婆扼腕
(十三)谁让潘金莲打中西门庆的头
第三辑一片伤心画不成
(一)薛涛:永远的红颜知己
(二)和谁私奔最幸福
(三)关盼盼:病梅优美
(四)李季兰:死于声名
(五)崔莺莺:爱比死更残酷
(六)冯小青:好好活着多庸俗
(七)芸娘:有多少惊世骇俗,皆出自烂漫天然
(八)云萝公主:爱情容易氧化
(九)鱼玄机的堕落史
(十)当“OK女生”遇到“坏女孩”
(十一)“坏”女人,有人爱
(十二)陈阿娇:“金屋”非恆产
(十三)卫子夫:爱如烟花,只开一瞬
(十四)李夫人的坚忍
(十五)钩弋夫人的特别策划
(十六)孙寿:貌似弱女子
(十七)丁夫人:女人的弹性
(十八)甄后:资深美女的慌乱瞬间
第四辑蓝田日暖玉生烟
(一)简·爱:用文字欺负生活
(二)人人都是王彩玲
(三)私人生活——我爱朗诵
(四)穷酸是一种境界
(五)给每个瓷器起个名字
(六)感性激情
第五辑能消几两平生屐
(一)绥德男人
(二)大同一夜
(三)在平遥
(四)一个人去开封
(五)凡爱过的,都要厮守
(一)小浮生
(二)私人谈艺录
(三)八卦分子篇
后记:时光楚楚动人
后记
时光楚楚动人
之前出过去本书,关于红楼梦,关于张爱玲,以及胡适、秦淮八艳等等,都是当成系统工程,一鼓作气来做的。确定主题,围绕它写作,持续很长时间,白天黑夜,睡里梦里,所读所写的都是同一个主题。
这本书却不同,里面的文章主题多样,有的是这些年为包括《花溪》《燕赵都市报》在内的各大报刊写的专栏,也有兴之所至毫无目的的一挥而就。假如之前的写作是一场场长途跋涉,像庄子《逍遥游》里所言,需要“三月聚粮”,这本书呈现的,则是许多次近郊的便游,“三飧而反,腹犹裹然”。说起来是不够隆重,然而信步游来,亦能蓦然见二三幽花,几点闲星,运气好了,还会有长途旅游里亦不曾遇到的惊喜。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见时间的痕迹。开头这篇《周郎顾》,写在2001年,一个内向羞涩的女子,投入一生,完成一场口不能言的暗恋。那时我还不知道穿越这个词,如今想来,这篇文章更多的代表当时的我对于人世的态度,羞涩、拘谨、不知所措,总觉得美好的一定是缄默的。如今,虽然不能老成,却已不复有那时节的仓皇,但回看这篇文章,亦觉得写这篇文章的时光,实在是楚楚动人。
关于王维,前后写了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里我写道:“年少时候孝寂静的清晨读王维的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凉意侵入灵魂,再蔓延至骨骼,一颗心沉下去,沉到井壁青苔之间,愿意万劫不复。再读他的‘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二十字间颠覆了时空,将短短一瞬变成了地老天荒。”
那种审美,太符合一个年轻女孩的口味,我说:“王维的诗意是婉妙的,如女子低首敛眉的舞姿;王维的诗意也是强大的,如水墨山水的屏风,举重若轻间,拒绝了浮华与烦乱。”我表示,愿意做他身边素颜黑髮的侍女,细若游丝地,感受他内心的静气与激情。
几年之后,再读王维,却感到,他是一个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太好的中产阶级,嘴上挂着隐居梦,却在尘世里跌爬滚打得不亦乐乎。他在诗歌中向陶渊明致意,却看不上陶渊明的活法,放在现在,他其实如你我一样,虽然对现实人生动辄有烦言,但抱怨着抱怨着,还是又做下去了。所以前后有如此大的反差,也因流年转换,心态已由充满憧憬的年轻时代,变成渴望突围的疲沓中年。
这本书里,写的大都是这样的书中人,书中事。如果说它和我其他的作品还有一以贯之的地方,那就是,我从来不觉得那唐宋元明清一路下来的人,与我们,有太多不同。比如写姜夔,在他的深情之外,我们亦能看到他的无力,那些相思成灾的诗句背后,透露的,不过是“相濡以沫更需要英雄主义”,可是,我做不了你的英雄。这也是现代人的感情困境。
还有李商隐、陶渊明、秦观,乃至萧红、简·爱……等等,半生与书为伍,时光几乎可以由书名穿缀而成,随时随地对于书中人书中事有体验也有各种意见,成了我主要的生活方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意淫已经遭到嘲笑,但我真切地感到,书中有良辰美景,也有惊涛骇浪,有日月如梭,也有山川纵横,只要愿意投入时间,读书,总会给你以性价比最高的回报。
闫红
之前出过去本书,关于红楼梦,关于张爱玲,以及胡适、秦淮八艳等等,都是当成系统工程,一鼓作气来做的。确定主题,围绕它写作,持续很长时间,白天黑夜,睡里梦里,所读所写的都是同一个主题。
这本书却不同,里面的文章主题多样,有的是这些年为包括《花溪》《燕赵都市报》在内的各大报刊写的专栏,也有兴之所至毫无目的的一挥而就。假如之前的写作是一场场长途跋涉,像庄子《逍遥游》里所言,需要“三月聚粮”,这本书呈现的,则是许多次近郊的便游,“三飧而反,腹犹裹然”。说起来是不够隆重,然而信步游来,亦能蓦然见二三幽花,几点闲星,运气好了,还会有长途旅游里亦不曾遇到的惊喜。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见时间的痕迹。开头这篇《周郎顾》,写在2001年,一个内向羞涩的女子,投入一生,完成一场口不能言的暗恋。那时我还不知道穿越这个词,如今想来,这篇文章更多的代表当时的我对于人世的态度,羞涩、拘谨、不知所措,总觉得美好的一定是缄默的。如今,虽然不能老成,却已不复有那时节的仓皇,但回看这篇文章,亦觉得写这篇文章的时光,实在是楚楚动人。
关于王维,前后写了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里我写道:“年少时候孝寂静的清晨读王维的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凉意侵入灵魂,再蔓延至骨骼,一颗心沉下去,沉到井壁青苔之间,愿意万劫不复。再读他的‘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二十字间颠覆了时空,将短短一瞬变成了地老天荒。”
那种审美,太符合一个年轻女孩的口味,我说:“王维的诗意是婉妙的,如女子低首敛眉的舞姿;王维的诗意也是强大的,如水墨山水的屏风,举重若轻间,拒绝了浮华与烦乱。”我表示,愿意做他身边素颜黑髮的侍女,细若游丝地,感受他内心的静气与激情。
几年之后,再读王维,却感到,他是一个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太好的中产阶级,嘴上挂着隐居梦,却在尘世里跌爬滚打得不亦乐乎。他在诗歌中向陶渊明致意,却看不上陶渊明的活法,放在现在,他其实如你我一样,虽然对现实人生动辄有烦言,但抱怨着抱怨着,还是又做下去了。所以前后有如此大的反差,也因流年转换,心态已由充满憧憬的年轻时代,变成渴望突围的疲沓中年。
这本书里,写的大都是这样的书中人,书中事。如果说它和我其他的作品还有一以贯之的地方,那就是,我从来不觉得那唐宋元明清一路下来的人,与我们,有太多不同。比如写姜夔,在他的深情之外,我们亦能看到他的无力,那些相思成灾的诗句背后,透露的,不过是“相濡以沫更需要英雄主义”,可是,我做不了你的英雄。这也是现代人的感情困境。
还有李商隐、陶渊明、秦观,乃至萧红、简·爱……等等,半生与书为伍,时光几乎可以由书名穿缀而成,随时随地对于书中人书中事有体验也有各种意见,成了我主要的生活方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意淫已经遭到嘲笑,但我真切地感到,书中有良辰美景,也有惊涛骇浪,有日月如梭,也有山川纵横,只要愿意投入时间,读书,总会给你以性价比最高的回报。
闫红
序言
告诉你一个你不知道的闫红(代序)
陈思呈
闫红这个人,很八卦,走在路上,偶尔飘进她耳朵的一两句话都能勾起她旺盛的好奇心和编剧之心。她看书也总能看到八卦之处,并且乐此不疲地进行探索。还经常兴致勃勃地跟我分析她遇到的清洁工啦、邮递员啦、装修工人啦、驾校教练啦的性格特点。
她还在坐月子的时候,家人不许她出门。她在家里闷得慌,有一次趁老公不在,就偷偷坐着电梯下了楼,劈面碰到她老公。她老公没说啥,只是作出一个很神秘的表情,她以为又有八卦,赶紧凑过去,跟着又进了电梯。这时电梯徐徐上升,把她又带回家里。一次出游就这样被成功阻止了。
她对生活有一种相当幼稚的情趣。
怀孕的时候买了个防幅射背心,发信息问我:你买的是围兜还是背心?我说是围兜,因为背部不需要防幅射。她觉得有道理,但她已经买了一个背心。
于是她就跑去找裁缝,把一件背心改成两件围兜,替换着穿。
拜託,你是这幺节俭的人幺?偶像都省成这个地步,冬粉们惊动了。
还是怀孕的时候,有一次她形容一件事很爽:就是把腿曲放在凳子上吃羊肉的那种感觉。然后又再补充:我刚试了一下,现在已经不能这幺做了。——肚子大了呗。
我与红姑娘的对话经常是这样的:
红姑娘紧张兮兮地问:我手机充电的时候,总是很烫,会不会爆炸啊?
我觉得她很可笑,但也有点不落忍,便安慰她:手机充电时间过长,自然会很烫的,没关係。
她讲,真的很烫哎,每次都很烫!
我只好建议:那你儘量离它远点……
她:你听说过手机爆炸事件吧?
我:是听过,但我还是觉得你的手机不会爆炸。
她憋不住了:……好吧,我其实只想换个新手机。
有时候她与我说话的模式又是这样的: 有件事我觉得挺难过(或者难办)的,我跟你说说吧!我说,好!
她说了几句,有点烦了,气馁地讲:其实跟你说了也没用,你肯定也没有什幺办法。
我:说说看嘛,继续说说看嘛。
她便压抑着不耐烦继续讲。没几句,又有点烦了,又气馁地说:唉,反正说了你也没有什幺办法的。
我:还是继续说说嘛。
她便继续说……如此几个回合,终于把事情讲清楚了……电话这头的我一片吭吭哧哧,结结巴巴,不知所云,她气愤极了:你看,我都说你没办法嘛!我都说你没办法嘛!(潜台词:早知道我就不费那老劲说了!)
还有一种说话模式是这样的:
她:我打算写个这样的东西,你看怎幺样,……(—¥—……#%……?¥%!
电话这头,我,拍腿啊,腿都给我拍烂了:好构思!真是好构思!惊叹啊:才华!这才叫才华!
她谦虚地问:你真的觉得还行?
我恨不得再多长几个头出来点:当然行!
她说,好,那我忙去了啊。
然后我就开始等她写,左等没写,右等没写,她哭丧着脸说:没时间,忙死了啊。
像这样的“作品”,起码有六七个了,无疑地,还会有更多……
她有一次恶声恶气地跟我讲:你老是冒充我的冬粉,可是实际上你什幺也不知道!
那是因为红姑娘的《误读红楼》都红遍大江南北了,可我居然连《红楼梦》都没有看完。
我也有些气短,不过自从我专职任她的首席冬粉之后,我已经比以前勤奋了很多,重点体现在关注娱乐新闻,最近我还开始看《好想好想谈恋爱》。
因为有一次她跟我讲她喜欢看这个剧,说什幺那英跟一的士司机拍拖了。
看她的书的时候,觉得她是个女超人,很崇拜,翻遍家里,直想找点贵重的东西请她签个名。
但跟她讲话的时候,又觉得她有时候挺幼稚的,很多地方跟我差不多。有一次我特恭敬地採访她:
偶像,您怎幺能看那幺多的书呢?看您的文章,觉得好旁徵博引哎。(用台湾腔念)
她说,咳咳,其实我没看多少书,看了一点书,就千方百计地要用到文章里去。
有天她说:我写了篇关于你的文章,写了六百字,但是写不下去了。
我觉得六百字也不错了,加个开头结尾的废话也就一篇千字文了,赶紧问她:那你写啥呢?
她说:我写你给我寄小宝的衣服!
我一听真泄气:靠咧,咱的关係就这幺一点物质关係幺?!
她无力地反驳:可是这事件也能反映人物性格啊……
我呸!难道我就没别的性格了吗?
她有也如春风般温暖的时候,那是在我想不开的时候,基本上,她总能用一两句大白话,让我觉得我的心理问题是个笑话。
有时候我就算不谘询她,也经常在心里一人分饰两角,想像她会怎幺说。
如果她说那样是错的,纵千万人说对,我也觉得不对。如果她说那样是对的,纵千万人说错,我也觉得不错。这就是首席红粉该有的态度。
陈思呈
闫红这个人,很八卦,走在路上,偶尔飘进她耳朵的一两句话都能勾起她旺盛的好奇心和编剧之心。她看书也总能看到八卦之处,并且乐此不疲地进行探索。还经常兴致勃勃地跟我分析她遇到的清洁工啦、邮递员啦、装修工人啦、驾校教练啦的性格特点。
她还在坐月子的时候,家人不许她出门。她在家里闷得慌,有一次趁老公不在,就偷偷坐着电梯下了楼,劈面碰到她老公。她老公没说啥,只是作出一个很神秘的表情,她以为又有八卦,赶紧凑过去,跟着又进了电梯。这时电梯徐徐上升,把她又带回家里。一次出游就这样被成功阻止了。
她对生活有一种相当幼稚的情趣。
怀孕的时候买了个防幅射背心,发信息问我:你买的是围兜还是背心?我说是围兜,因为背部不需要防幅射。她觉得有道理,但她已经买了一个背心。
于是她就跑去找裁缝,把一件背心改成两件围兜,替换着穿。
拜託,你是这幺节俭的人幺?偶像都省成这个地步,冬粉们惊动了。
还是怀孕的时候,有一次她形容一件事很爽:就是把腿曲放在凳子上吃羊肉的那种感觉。然后又再补充:我刚试了一下,现在已经不能这幺做了。——肚子大了呗。
我与红姑娘的对话经常是这样的:
红姑娘紧张兮兮地问:我手机充电的时候,总是很烫,会不会爆炸啊?
我觉得她很可笑,但也有点不落忍,便安慰她:手机充电时间过长,自然会很烫的,没关係。
她讲,真的很烫哎,每次都很烫!
我只好建议:那你儘量离它远点……
她:你听说过手机爆炸事件吧?
我:是听过,但我还是觉得你的手机不会爆炸。
她憋不住了:……好吧,我其实只想换个新手机。
有时候她与我说话的模式又是这样的: 有件事我觉得挺难过(或者难办)的,我跟你说说吧!我说,好!
她说了几句,有点烦了,气馁地讲:其实跟你说了也没用,你肯定也没有什幺办法。
我:说说看嘛,继续说说看嘛。
她便压抑着不耐烦继续讲。没几句,又有点烦了,又气馁地说:唉,反正说了你也没有什幺办法的。
我:还是继续说说嘛。
她便继续说……如此几个回合,终于把事情讲清楚了……电话这头的我一片吭吭哧哧,结结巴巴,不知所云,她气愤极了:你看,我都说你没办法嘛!我都说你没办法嘛!(潜台词:早知道我就不费那老劲说了!)
还有一种说话模式是这样的:
她:我打算写个这样的东西,你看怎幺样,……(—¥—……#%……?¥%!
电话这头,我,拍腿啊,腿都给我拍烂了:好构思!真是好构思!惊叹啊:才华!这才叫才华!
她谦虚地问:你真的觉得还行?
我恨不得再多长几个头出来点:当然行!
她说,好,那我忙去了啊。
然后我就开始等她写,左等没写,右等没写,她哭丧着脸说:没时间,忙死了啊。
像这样的“作品”,起码有六七个了,无疑地,还会有更多……
她有一次恶声恶气地跟我讲:你老是冒充我的冬粉,可是实际上你什幺也不知道!
那是因为红姑娘的《误读红楼》都红遍大江南北了,可我居然连《红楼梦》都没有看完。
我也有些气短,不过自从我专职任她的首席冬粉之后,我已经比以前勤奋了很多,重点体现在关注娱乐新闻,最近我还开始看《好想好想谈恋爱》。
因为有一次她跟我讲她喜欢看这个剧,说什幺那英跟一的士司机拍拖了。
看她的书的时候,觉得她是个女超人,很崇拜,翻遍家里,直想找点贵重的东西请她签个名。
但跟她讲话的时候,又觉得她有时候挺幼稚的,很多地方跟我差不多。有一次我特恭敬地採访她:
偶像,您怎幺能看那幺多的书呢?看您的文章,觉得好旁徵博引哎。(用台湾腔念)
她说,咳咳,其实我没看多少书,看了一点书,就千方百计地要用到文章里去。
有天她说:我写了篇关于你的文章,写了六百字,但是写不下去了。
我觉得六百字也不错了,加个开头结尾的废话也就一篇千字文了,赶紧问她:那你写啥呢?
她说:我写你给我寄小宝的衣服!
我一听真泄气:靠咧,咱的关係就这幺一点物质关係幺?!
她无力地反驳:可是这事件也能反映人物性格啊……
我呸!难道我就没别的性格了吗?
她有也如春风般温暖的时候,那是在我想不开的时候,基本上,她总能用一两句大白话,让我觉得我的心理问题是个笑话。
有时候我就算不谘询她,也经常在心里一人分饰两角,想像她会怎幺说。
如果她说那样是错的,纵千万人说对,我也觉得不对。如果她说那样是对的,纵千万人说错,我也觉得不错。这就是首席红粉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