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盐化硷土

盐化硷土

盐化硷土

盐化硷土也称为草甸硷土,是地下水微弱参与现代成土过程,有轻微的季节性积盐的硷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半乾旱地区(如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汾渭河谷平原等)的一些低平地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盐化硷土
  • 又称:草甸硷土
  • 主要分布:半乾旱地区
  • 地下水位:约2—3米
多呈斑状星散分布于微地形稍高处,常与苏打盐土构成复区。地下水位约2—3米。其形成以硷化过程为主,伴随有草甸和盐化过程。剖面具腐殖质层和硷化层,底土有明显的锈色纹班。有机质含量为1.5—6%。淋溶层和硷化层含盐量<0.5%,盐分组成以碳酸钠和重碳酸钠为主。pH值一般在9以上。因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土壤性态的差异,可分为瓦硷和草甸构造硷土。盐化是指水灌地由于盐分积聚而缓慢恶化的过程。在蒸发作用下,地下浅层水经毛细管输送到地表被蒸发掉,毛细管向地表输水的过程中,也把水中的盐分带到地表,水被蒸发后,盐分就留在了地表及地面浅层土壤中,这样积累的盐分多了,又没有足够的淡水稀释并将其排走,就形成了土壤盐化。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形成盐渍土。盐渍土PH值不一定太高,土壤不一定成强硷性。土壤硷化是土壤表层硷性盐逐渐积累、交换性钠离子饱和度逐渐增高的现象。硷化土壤是指土壤胶体吸附较多的交换性钠,呈强硷性反应的土壤。我国北方各地均有分布。硷化过程往往与脱盐过程相伴发生,但脱盐并不一定引起硷化。硷化过程是由于土壤脱盐时,土壤溶液中的钠离子与土壤胶体中的钙、镁离子相交换,使土壤胶体吸附较多的交换性钠,土壤呈强硷性反应,pH在8.5-9以上,使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土壤高度离散,湿时膨胀,乾时板结,通透性很差,严重妨碍作物的生长发育。一般以交换性钠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20%以上为硷土指标(硷化度)。苏打盐土是硷化土壤中的一个主要类型。特点是既含较多的易溶性盐,可达0.6-0.7%,且以苏打为主,有明显酚酞反应;又有较多的交换性钠,硷化度可达30-50%,甚至高达70-80%。硷化土壤可採用合理灌溉,多施有机肥料,并结合施用石膏和磷石膏等化学改良剂进行改良,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