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硷性土

硷性土

硷性土

硷性土(alkaline soil)指土壤酸硷度(pH值)大于7的土壤;亦即土壤溶液中的氢氧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实用上则指pH值在7.3以上的土壤。 一般包括石灰质土、盐土和硷土三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硷性土
  • 外文名:alkaline soil
  • 定义:土壤酸硷度(pH值)大于7的土壤
  • 分类:石灰质土、盐土和硷土
  • 表征:pH值
  • 形成原因:气候、生物、土壤母质等因素

释义

土壤的硷性反应是在土壤溶液中OH-离子浓度超过H+离子浓度时反映出来的,溶液中OH-离子浓度的大小,表现了土壤硷性的强弱,或者说,pH值愈大,硷性愈强。土壤pH值小于7的为酸性土,土壤pH值大于7的为硷性土。
土壤酸硷度是衡量土壤中酸硷含量多少的一句术语。PH值是表示酸硷程度的符号,它与酸硷的对应值见下:
PH值
3-4
5
6
7
8
9
10-11
表示
强酸性
酸性弱
酸性
中性
弱硷性
硷性
强硷性

硷土分布

我国土壤酸硷各异,长江以北多为中性,微硷性土;就城市来说有50余个城市有不同程度的盐硷土分布,如天津、德州、盘锦、连云港等市。南花北养的杜鹃、茶花、兰花、含笑、五针松、桅子等都属喜酸性土花卉,不採取改土措施,常常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硷性土壤形成原因

硷性土壤是受自然条件和土壤内在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其中乾旱的气候和丰富的钙质为主要成因;过量地施用石灰和引灌硷质污水以及海水浸渍,也是某些硷性土壤形成原因之一。

气候因素

乾早和半乾旱气候带,其大气降水量远远低于蒸发量,使岩石、矿物风化释放出来的硷金属和硷土金属的简单盐类,不能彻底迁移出土体,而大量积聚于土壤及其地下水中。这些简单的钾、钠、钙、镁盐类大部分是它们的碳酸盐或重碳酸盐(因为它们受生物释放的大量CO2的偏压所控制),这些盐类通过水解可产生OH离子,使土壤向硷性方向演化。这是硷性土壤形成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

生物因素

由于高等植物的选择性吸收,富集了钾、钠、钙、镁等盐基离子,所以天然植被的类型对硷性土壤的形成是很重要的因素。其中,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植被对土壤硷度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总之,特定的生毖一复堡冬件(即乾旱的气候和耐盐、硷的植被)是硷性土壤形成的巨观原因。

土壤母质的影响

1、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分别含有较丰富的钙、镁、钾、钠等盐基物质,其风化体也常含有较多的基性成分。
2、沿海滩涂淤泥,含CaCO3及易溶性盐类丰富,而且其地下水和灌溉水质的矿化度都较高,因此,土壤常呈硷性反应。另一种情况是内陆闭流区域或集水洼地,由于径流水带来的钙、镁、钾、钠的重碳酸盐丰富,也会使土壤变硷。
3、含中性硫酸盐类的母质,在嫌气条件下,由于有机物和嫌气细菌的作用,可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然后与碳酸钙作用,并转化为碳酸盐,经水解后产生大量OH离子,使土壤呈强硷性。

硷性土壤改良方法

下面简要介绍常用的土壤酸化的几种方法:
一、盆土加入2%硫磺、石膏或磷石膏。
二、盆土加入适量氟石。
三、用腐殖酸肥料与盆土混合。
四、用100倍米醋水浇花。
五、用硫酸铵水溶液浇花,比例为180克/升。
六、用1—2%蔗糖水浇花。
七、浇矾肥水,一般每月一次,矾肥水的配製是黑矾(硫酸亚铁)0.5公斤加水50公斤再加豆饼、麻酱渣2.5公斤,发酵一个月可取其清液兑水施用。
八、用鱼缸水、残茶水、雨水、化雪水、淘米水(发酵数十天)、洗鱼或洗肉水浇花。 在肥料施用方面不要施用硷性肥料,如氨水、碳铵、石灰氮、草木灰等。应当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铵、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等。尿素可以用作根外追肥。
九、用0.1—0.2%磷酸二氢钾,0.1%磷酸改良水质。
十、盆土硷重可用清水沖洗,盆底垫上砂粒、木炭、泡沫塑胶等通气透水的物质。 选用透气性和吸水性较强的泥烧盆,泥炭盆,忌用紫砂盆、釉盆、瓷盆种花。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