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汽车机械常识

汽车机械常识

汽车机械常识

《汽车机械常识》是200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海明,高建平。

基本介绍

  • 书名:汽车机械常识
  • 作者:陈海明,高建平 
  • ISBN:9787309057904
  • 类别:交通
  • 页数:271页
  • 定价:28.00元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年11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汽车的机械常识》的内容包括十七个项目:机械製图介绍、识读较简单的汽车零件图;汽车部件的装配图;扭力扳手的使用和悬架、车桥、车架的受力分析;汽车运动构件的摩擦分析;车轮与飞轮转速、线速度、角速度和转矩的测定;汽车常用机构拆装;齿轮副的安装;发动机维修翻转架的使用;齿轮系统的分解和装合;V带和同步齿形带传动的选用和安装;键与销的正确选用;螺纹连线件的正确选用;轴与轴承类型的识别和更换;液压传动与液压控制;汽车材料的识别和选用。

编辑推荐

《汽车机械常识》是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发和制定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準》,并参照汽车维修行业对汽车相关基础知识的要求,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组织编写的专业教学用书。
《汽车机械常识》介绍了汽车机械识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零件、液压传动、汽车材料等基本知识与服务专业所必需的基础能力要求。
《汽车的械常识》可供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行业岗位培训或自学用书,同时可供汽车维修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项目一走进“工程语言”世界———机械製图介绍
活动一了解机械製图国家标準的一些规定
活动二使用製图工具和几何製图
项目二识读较简单的汽车零件图
活动一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活动二识读其他表达方式的图样
活动三识读剖视图和断面图
活动四识读零件图
活动五识读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项目三识读汽车部件的装配图
活动一识读汽车部件的装配图
活动二识读装配图举例
项目四平面汇交力系作用下汽车构件受力分析
活动一车辆骨架节点受力分析
活动二曲柄连桿机构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项目五扭力扳手的使用和悬架、车桥、车架的受力分析
活动一扭力扳手的使用
活动二汽车悬架、车桥受力分析
项目六汽车运动构件的摩擦分析
活动一汽车常用滑动摩擦副分析
活动二汽车车轮滚动摩擦分析
项目七车轮与飞轮转速、线速度、角速度和转矩的测定
活动飞轮转速、线速度、角速度和转矩的测定
项目八汽车常用机构拆装
活动一怎样拆装刮水器
活动二拆卸内燃机的活塞连桿机构
活动三利用盘形凸轮观摩从动件运动规律
项目九齿轮副的安装
活动一从齿轮机构中,认识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
活动二打开变速器,观察齿轮传动机械
活动三装复汽车正时齿轮
项目十发动机维修翻转架的使用
活动KF—14CF拆装翻转架的认识
项目十一齿轮系统的分解和装合
活动一汽车机械式变速器的拆装
活动二汽车主减速器的拆装
项目十二V带和同步齿形带传动的选用和安装
活动一怎样调换V带
活动二同步齿形带的拆卸
项目十三键与销的正确选用
活动一认识和选用常用键
活动二拆装活塞销和主销
项目十四螺纹连线件的正确选用
活动一汽车构件的常用螺纹连线
活动二汽车螺纹连线件的选用
项目十五轴与轴承类型的识别和更换
活动一汽车转轴的拆装
活动二发动机曲轴或连桿轴瓦的选配
活动三滚动轴承的选用
活动四认识弹簧
项目十六液压传动与液压控制
活动一拆装液压制动装置
活动二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活动三认识液压元件和它的职能符号
活动四认识液压基本迴路
活动五电喷发动机燃油系统燃油压力的控制
项目十七汽车材料的识别和选用
活动一识别汽车常用的金属材料
活动二识别汽车常用的非金属材料
活动三选用汽车燃料和润滑油
活动四正确选用汽车冷却液和制动液
参考文献

章节摘要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发编制的《上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準》已于2006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实施中职深化课程与教材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建设反映时代特徵,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品种多样、系列配套、层次衔接,能应对劳动就业市场和满足学生髮展多元需要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準》以“任务引领型”目标为核心,对应当前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的六大工种,设计了6个专门化方向,即汽车维修机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商务、汽车维修钣金工、汽车维修油漆工、汽车装潢美容工。根据此专业标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共设34门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5门,专门化方向课程29门。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有5个特徵:
一是任务引领,即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是结果驱动,即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使之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是突出能力,即课程定位与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涵盖职业技能考核要求,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徵;
四是内容实用,即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五是做学一体,即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任务为核心,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为了促进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便于边使用边修订完善,我们整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方面的优质资源,成立了由相关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为领导的教材编写委员会,组织各中等职业学校资深的专业教师,结合行业技师编写教材,以达到忠实体现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与教材改革的理念与思路的目的,保证教材的编写质量。本套教材在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任务的同时,也希望能为全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教材改革提供案例,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前言
? 本教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新课程教学标準和岗位实际需要为依据,集中体现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教学过程与岗位要求的同步化,有效地分解了基础学科知识中相关的难点,使其与实际操作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断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以活动为载体,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情景和工作过程,组织课程并实施教学,使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实践。
2. 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更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让知识与原理更好地为技能学习服务。
3. 採用了大量的图表来展示知识要点,体现知识结构、技能要求、教学内容的弹性化和直观性。
4. 按照实践活动设计学习过程,并注重在职业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地建立任务、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早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
5. 每个项目活动结束后,均设计了师生评价体系以及相关拓展性问题,紧密结合合作意识及环保要求,开发学生髮散性思维。
6. 习题的设计带有一定的拓展性,需要作一些课外阅读或教师点拨才能理解完成。
本书的使用建议:
1. 任课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既要对基础学科系统知识融会贯通,又要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
2. 教学场所既要能满足现场式教学需要,又要具备多媒体功能。
3. 组织活动的学生人数可能要受到设备及器材的限制,要实施小组化教学。
4. 本教材配有教学光碟,主要是为基本知识拓展及操作过程的情景化服务。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