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梁栋材

梁栋材

梁栋材

梁栋材,1932年5月29日出生于广东广州,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二任所长。

1955年,梁栋材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1960年,获得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65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皇家研究所及牛津大学学习;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至198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1985年,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6年至1995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0年至1998年,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第四、五届理事长。

梁栋材主要从事蛋白质晶体学和结构生物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梁栋材
  • 外文名:Dongcai Liang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广东广州
  • 出生日期:1932年5月29日
  •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
  •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代表作品:《X射线晶体学基础》

人物经历

1932年5月29日,梁栋材出生于广东广州,从小家境贫寒,他的母亲梁刘氏早逝,留下樑栋材姐弟七人靠祖母照料,父亲梁仕的收入只够一家人餬口,供养他们姐弟上学读书十分艰难。
1951年,考入中山大学化学系。
195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
1956年,被选派到苏联科学院留学,专业是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1960年,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
1965年—1967年,在英国皇家研究所及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3年—198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二任所长。
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梁栋材以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为研究手段,测定生物大分子及其複合物的三维结构为基础,探索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相互关係为目的的结构生物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测定了一批有机化合物晶体结构并与协作单位一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用于晶体结构分析的计算程式库。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负责人60年代末作为负责人之一参加了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主持胰岛素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世纪90年代在一些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酶分子以及在藻类捕光系统藻胆蛋白色素複合物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结果。20世纪90年代末,积极推动并参预中国结构基因组学研究。运用X-ray晶体结构分析方法,结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技术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哺乳动物)体内DNA损伤修复HRR修复途径中的功能蛋白及其複合物进行三维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此外,还开展了一些与人类疾病相关重要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工作。
  • 学术论着
截至2014年9月,梁栋材先后发表自然科学论文140余篇,专着《X射线晶体学基础》等,代表性论文如下:
Tang Q., Gao P., Liu Y.P., Gao A., An X.M., Liu S., Yan X.X., Liang D.C. RecOR complex including RecR N-N dimer and RecO monomer displays a high affinity for ssDNA[J].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2, 40(21):11115-11125.
Gao P., Tang Q., An X.M., Yan X.X., Liang D.C. Structure of HsdS subunit from Thermoanaerobacter tengcongensis sheds lights on mechanism of dynamic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ype I methyltransferase[J]. Plos One, 2011, 6(3):e17346.
Yan X.X., An X.M., Gui L.L., Liang D.C. From Structure to Function: Insights into the Catalytic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Thermostability Displayed by Bacillus subtilis Mannanase BCman[J].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2008, 379(3):0-544.
Yun C.H., Bai J., Sun D.Y., Cui D.F., Chang W.R., Liang D.C. Structure of potato calmodulin PCM6: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a plant calmodulin [J].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D, Biological Crystallography, 2004, 60(7):1214-1219.
Li M.H., Kowk F., Chang W.R., Lau C.Q., Zhang J.P., Lo Samuel C. L., Jiang T., Liang D.C. Crystal Structure of Brain Pyridoxal Kinase, a Novel Member of the Ribokinase Superfamily[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2, 277(48):46385-46390.
Tang Y., Liang D.C., Jiang T., Zhang J.P., Gui L.L., Chang W.R. Crystal Structure of Earthworm Fibrinolytic Enzyme Component A: Revealing the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its Dual Fibrinolytic Activity[J].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2002, 321(1):0-68.
Jiang T, Zhang J P, Liang D.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hromophores in R‐phycoerythrin at 1.9 Å resolution[J]. Protein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Bioinformatics, 1999, 34(2):224-231.
Bao S J, Xie D L, Zhang J P, Chang W.R., Liang D.C.Crystal Structure of Desheptapeptide(B24-B30)Insulin at 1.6 angstrom Resolution: Implications for Receptor Binding[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7, 94(7):2975-2980.
胰岛素结构研究组. 2.5埃解析度胰岛素晶体结构的研究[J]. 物理, 1972(1):3-20.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4年9月,梁栋材先后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及1986年、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人才培养

根据2019年8月全国图书馆参考谘询联盟检索结果显示,梁栋材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培养的硕士、博士生信息如下:
年度名称作者学位
1986
1.9埃解析度(D-Ala)~(Bo)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研究
牛立文
硕士
1987
1.9A分辨三方四锌牛胰岛素晶体结构研究
李密
硕士
1988
高活性Al-(D-色氨酸)胰岛素和低活性Al-(L-色氨酸)胰岛素空间结构的研究
万柱礼
博士
1990
3A解析度ⅠL-MetⅡ<,BO>牛胰岛素的晶体结构研究
宋海卫
硕士
1990
分子密堆积法研究及其在3A解析度去六肽胰岛素结构测定中的套用
任重
硕士
1993
1.A1-(L-丙氨酸)胰岛素结构的测定;2.F1-ATPase的晶体生长
张公义
博士
1994
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测定方法的研究A1-(D-丙氨酸)胰岛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刘志杰
博士
1996
B链N端去二肽(B1-2)羧端去五肽(B26-30)胰岛素晶体结构研究及一些膜蛋白晶体生长的探索
刁家升
博士
1996
含酚胰岛素单斜晶体(B型)的晶体结构研究
定瑾晖
博士
1996
1.葡萄球菌核酸酶R及葡萄球菌核酸酶R型N端片段--SNR141的晶体学研究;2.B0-(L-精氨酸)牛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
叶升
博士
1996
B链羧端去七肽(B24-B30)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及鸡肝果糖-2,6-二磷酸酯酶的晶体学研究
包素锦
博士
1998
藻类捕光蛋白晶体结构研究
江涛
博士
1998
红藻条斑紫菜变藻兰蛋白2.2A解析度晶体结构研究
刘锦玉
博士
1999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R型N端片段的晶体学研究
杨喆
博士
1999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R型N端片段的晶体学研究
杨哲
博士
1999
富硒螺旋藻中含硒藻蓝蛋白的纯化及晶体学研究
李乐农
博士
2000
钝顶螺旋藻C-藻蓝蛋白单斜晶系晶体结构研究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b片段初步晶体学研究
王新泉
博士
2000
B链羧端截短胰岛素的晶体结构研究
叶军
博士
2001
耐热β-糖苷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何向远
博士
2002
吡哆醛激酶的晶体结构研究
李明晖
博士
2002
超氧化物歧化酶GP-MnSOD的结构与功能关係研究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bb'a'片断的纯化
廖军
博士
2004
菠菜主要捕光複合物2.72A解析度的晶体结构
柳振峰
博士
2004
土豆钙调素尸CM6的晶体结构研究,基于实验室光源的SAD/SI RAS方法和mini-IGF-1(2)的结构与功能关係研究
云彩红
博士
2005
人源ARL5-GDP3'P複合物在2.0A解析度下的结构研究RACK1的表达纯化和晶体摸索工作
王占新
博士
2006
人造血干细胞结构基因组学研究人源hCyP33蛋白C结构域1.88A晶体结构研究
汪涛
博士
2006
植物光合膜蛋白LHC-II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严汉池
博士
2006
人造血干细胞结构基因组学研究人源hCyP33蛋白C结构或1.88A晶体结构研究
汪涛
博士
2008
一、来自腾冲嗜热菌的甘油磷酸二酯磷酸二酯酶(GDPD)的晶体结构与功能研究;二、来自腾冲嗜热菌的TTE0360蛋白的晶体结构研究
施亮
博士
2008
一、双因子调控体系中若干蛋白的表达、蛋白纯化及晶体摸索工作;二、腾冲嗜热菌中支架蛋白TtCheW2.2A解析度的晶体结构研究
姚旺
博士
2008
一、结构基因组的工作;二、来源于Thermoanaerobacter tengcongensis蛋白TTE1889的晶体结构与功能研究
顾申艳
博士
2008
人源磷酸甲羟戊酸激酶的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
常卿
博士
2010
腾冲嗜热菌Type I R-M系统HsdS亚基及甲基丙二醯辅酶A异构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高璞
博士
2012
N--醯基高丝氨酸内酯酶AidH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高昂
博士
2013
大肠桿菌DNA双链损伤修复蛋白SbcD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刘顺
博士
2017
SIAH及YAP调控Wnt信号通路的机制与结构生物学研究
江波
博士后
含酚胰岛素晶体赝二元相图研究
宋浪舟
硕士
1.5埃解析度B链羧端去六肽胰岛素晶体结构研究
岳俊杰
博士
胰岛素类似物及饭鸟风蛇胰岛素晶体结构的研究:单晶培养和X射线晶体学分析
万柱礼
硕士
蚯蚓纤溶酶组分A的结构与功能关係研究重组尿激酶原及其K158A突变体的结晶试验
汤涌
博士
B链羧端截短胰岛素的製备与结晶研究
茅毓新
硕士
2.2埃解析度B链N端去太肽猪胰岛素的晶体结构研究
金榕生
硕士
2.2A解析度[Leu]B1猪胰岛素晶体结构
卫浩然
硕士

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表彰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5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2年
首届王丹萍科学奖金
1995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
1986年—1995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1990年—1998年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第四、五届理事长
华南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客座教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顾问

人物评价

20世纪60年代,梁栋材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同事一起,在中国自行建造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上建立了中国第一套用于小分子结构分析的计算程式系统。这一工作极大地提高厂计算效率和分析速度,把中国的小分子晶体结构研究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何梁何利基金会评)
1960年代初,梁栋材测定了一批有机物晶体结构并与协作单位一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用于晶体结构分析的计算程式库;1960年代末作为负责人之一参加了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1980年以来,主持胰岛素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组,该组的1.2埃胰岛素结构修正及1.5埃B键羧端去五肽胰岛素结构测定等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测定了胰岛素及衍生物的三维结构共17个;1990年代初组织藻类捕光蛋白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国科学院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