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杨淑静

杨淑静

杨淑静

杨淑静,女,1980年7月生,吉林大学哲学博士,东北师範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副教授,党支部书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杨淑静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980年7月
  • 职业:东北师範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师
  •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 学位/学历:博士
  • 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 职务:副教授

个人资料

杨淑静,女,1980年7月生,吉林大学哲学博士,东北师範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副教授,党支部书记。

工作经历

1999.9---2003.7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哲学学士学位
2003.9---2008.7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8.7---2013.2东北师範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2013年2月至今,东北师範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教师。

研究方向

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研项目

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有:
1、后形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辩证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2-2015,7万元,主持人。
2、启蒙辩证法与现代性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1.—2013,2万元,主持人。
3、后形上学的出场逻辑,东北师範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08-2010,0.8万元,主持人。
4、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模式、价值理念与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形态研究,东北师範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重大攻关项目,2008-2011,参加人。
5、当代精神生活的物化问题及其批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09-2012,参加人。
6、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困境和出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05-2008,参加人。
7.现代性道德困境与康德德性伦理思想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2-2015,参加人。

个人作品

学术论文

1、杨淑静,现代性的困境与启蒙理性,《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2、杨淑静,启蒙理性的重建,《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期。
3、杨淑静,时间:差异的蹤迹—德希达对传统时间观念的解构,《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1期。
4、杨淑静,“诸精神”的游蕩:从“唯一者”到“幽灵”—从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入手,《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4期。
5、杨淑静,启蒙理性的双重变奏——韦伯和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思考,《江海学刊》,2010年第6期。
6、杨淑静,形上学的终结与时间概念的解构,《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
7、杨淑静,马克思与哈贝马斯:社会结构範式的转换,《东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5期。
8. 杨淑静,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秘密,《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9.杨淑静,“劳动”:“历史”的秘密——从“法哲学批判”走向“经济学批判”,《理论月刊》,2012年第10期。
10、杨淑静,工具理性与理性批判力量的终结,《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11、杨淑静,启蒙与现代性的难题,《长白学刊》,2008年第3期。
12、杨淑静,从实践观点出发探寻人的双重生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3、杨淑静, “真理符合论”的再探讨,《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4、杨淑静,走出意识哲学範式的另一条路径:交往範式,《理论界》,2007年第4期。
15、杨淑静,从人类解放的视角读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6.杨淑静,从思维方式变革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学术着作

1、杨淑静,《重建启蒙理性——哈贝马斯现代性难题的伦理学解决方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个人获奖

1.杨淑静,《重建启蒙理性——哈贝马斯现代性难题的伦理学解决方案》,东北师範大学第九届优秀着作特等奖,2011年。
2.杨淑静,《“劳动”:“历史”的秘密——从“法哲学批判”走向“经济学批判”》,吉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0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