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三姐墓
杨三姐墓坐落在倴城镇双柳树村北约一公里处。杨三姐,本名杨国华,清光绪二十七年农曆八月二十三(1901年10月5日)出生在本县甸子村一个农民家庭里。杨三姐,本名杨国华。民国初年,其姐被为夫高占英谋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杨三姐墓
- 出土地点:倴城镇双柳树村
- 馆藏地点:倴城镇双柳树村
- 所属年代:清代光绪
简介
杨三姐墓坐落在倴城镇双柳树村北约一公里处。
杨三姐,本名杨国华,清光绪二十七年农曆八月二十三(1901年10月5日)出生在本县甸子村一个农民家庭里。有姐二,兄一。其二姐嫁给本县高家狗庄高占英为妻。高家为暴发户,高占英兄弟6人,其行六,在村中任教。传言高同其五嫂关係暧昧,夫妻不睦。民国7年农曆三月十三日(1918年4月23日)高占英杀害二姐致死。国华时年17岁,随母亲去弔丧时发现疑窦,10日后同其兄杨国恩去滦县县政府告状申冤。高家支使高作庆做了伪证(高作庆之岳母同高占英之母系同胞姐妹),又因高家贿赂了滦县帮审(相当于主管司法的副县长)牛楚贤,牛不予公断,欲从中说合,息事宁人,由高家赔偿杨家15亩土地和牛一头。
国华兄妹不允,奔赴天津,抗诉到直隶高等检察厅。当年农曆七月初二(8月8日)天津当局派员亲临坟地现场,开棺验尸。结果真相大白,死者裤内塞满了用于滞血的生石灰,下身插小攮刀一把,证实二姐系被害身亡。
天津当局立即锁押了高占英,带往天津审理。
国华兄妹又赶至天津,顶案催问,为了餬口,杨国恩以送牛奶为营生,当年春节没有回家。第二年的10月6日天津的《益世报》在本阜新闻栏中才登出了一则讯息:“滦县高占英谋杀其妻一案,已由高等审判厅判决,判处死刑。”
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根据这一事件,再造典型,搬上舞台,编写了剧本《杨三姐告状》,引起了轰动,至今经演不衰。
后,杨国华出嫁到本县双柳树村一个富裕农民家庭,生有三子二女,在20世纪40年代的土地改革时被定为富农成分。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杨国华又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有关长篇小说、电视连续剧、评剧等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问世,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杨国华1981年被聘为唐山市政协委员、滦南县政协委员。
1984年1月6日,杨国华病逝,享年83岁。
杨国华病逝后,被安葬在本村村北的公墓。
2003年8月26日,以滦南县文体局、滦南县文联的名义为杨国华树立了墓碑,并举行了树碑仪式。碑文由邑人朱永远、肖波撰写,张文巽书刻。
碑文
杨三姐,本名杨国华。民国初年,其姐被为夫高占英谋杀。时,三姐以年方十七之纤弱,力抗官绅沆瀣之腐恶。乃赴滦县、走天津、闹衙门、闯警厅,顶状鸣冤,泣血呼号。终,兇手伏诛,冤狱得雪。斯案曾轰动华北,奇女遂遐迩闻名。呜呼壮哉,铭碑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