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阎相师

阎相师

阎相师

阎相师(1691--1762)字锦苏,又字渭阳,甘肃高台镇夷堡人(今甘肃省高台县罗城乡天城村),清代武职官吏。阎相师的曾祖爷叫阎维,原是明代万曆年间湖北的贡生,受朝廷委派,出任高台镇夷所(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正义峡)千户,尔后世居高台,阎相师的父亲阎仆,生子三人:阎相尚、阎相师、阎相悦。

阎相师自幼秉性耿直,在祖辈的影响下,好文爱武。为了驻守边疆,弱冠之年便投军从戎。清雍正、乾隆年间,曾任瓜州(今瓜州县)营参将、金塔寺副将、肃州镇总兵、安西提督、甘肃提督等职。曾参加讨伐厄鲁特阿睦尔撒纳及回民领袖霍集占之战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阎相师
  • 别名:锦苏、渭阳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甘肃高台
  • 出生日期:康熙三十年七月二十七日(1691)
  • 逝世日期: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 职业:领队大臣甘州提督
  • 主要成就:平定大小和卓之乱

人物生平

康熙三十年(1691年),七月二十七日生于甘肃高台一个官宦家庭。
雍正七年(1729年),由行伍拔把总,效力西路军营,升千总。
乾隆七年(1742年),迁提标左营守备。
乾隆九年(1744年),迁大同协都司。
乾隆十年(1745年),调安西城守营。
乾隆十二年(1747年),迁凉州镇标中军游击。安西提督李绳武,以阎相师久在口外,熟悉夷情,奏留本任,遇缺候补。
乾隆十四年(1749年),补安西提标前营。
乾隆十七年(1752年),署瓜州营参将。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随巴里坤办事大臣雅尔和善,讨伐厄鲁特降人勾结沙俄分裂祖国的叛乱,机智灵活,用兵神速,立歼敌众四千余。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迁金塔寺营副将。五月,管理吐鲁番屯田。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提升为肃州镇总兵,三月,赐花翎。随同靖逆将军雅尔和善讨伐参与阿睦尔撒纳叛乱的霍集占,征战库车、拜城、阿克苏等地,屡建战功。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授安西提督。是年九月调甘肃提督。十一月将军兆惠奏令移驻库车,谕赴乌鲁木齐办理屯田。后朝廷念其随征多年,战绩显赫,且大兵业已凯旋,传谕以内地总兵中派员更换。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相师受诏进京,赏赐银两,加功三等,命图形紫光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因病奏请解任,奉旨得食全俸。是年病卒,朝廷深为珍惜,加赠太子太保,赠謚“桓肃”。

主要功绩

夜袭沙克都尔曼济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二月,巴里坤办事大臣雅尔哈善谋诛厄鲁特降人沙克都尔曼济。下大雪时,阎相师领兵五百人,假称迷路,借宿于沙克都尔曼济军营之中。当夜袭杀沙克都尔曼济,歼其部众四千余人。不久,偕副将丑达领兵千人赴鲁克察克会同额敏和卓驱逐回酋莽阿里克。

平定大小和卓之乱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朝命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率兵万余人进攻库车,打响了平定大小和卓木分裂叛乱的战争。阎相师被授予领队大臣,领绿旗兵随靖逆将军雅尔哈善平定小和卓霍集占。霍集占任用其亲信阿卜都克勒木为伯克,驻守库车城。阿卜都克勒木的假投降激怒了雅尔哈善,于是雅尔哈善下令攻城。战争十分激烈,于是雅尔哈善下令攻城。战争十分激烈,激战两日,清兵未获优势,阎相师身先士卒冒着箭雨飞石攻打东门,未能攻克。第二天,他又带领几百人攻打南门,埋伏在城外的敌人尾随其后,城内的敌人开门冲出,前后夹攻阎相师军。阎相师腹背受敌,却毫不畏惧,披坚执锐所向披靡,敌军莫敢阻挡,终于带兵冲出重围,但他也被流石所伤。一个月后,霍集占亲率援军支援库车,虽被打败,但霍集占进入了库车。后来霍集占又从库车突围。雅尔哈善因此被逮京议斩。阎相师的英勇和血性在这次战斗中得到又一次的展示了。虽然主帅被问罪,但丝毫也没有影响他的战功。清军追击霍集占,占领了阿克苏。定边将军兆惠留阎相师率绿营兵八百人驻防阿克苏城。阎相师的驻守为兆惠建立了一个稳固的后方。
兆惠一路追击霍集占,许多城邦望风而降。这让兆惠产生了轻敌思想,连乾隆也认为“回部各城迎降相继,大功可计日而成”。但是霍集占固守叶尔羌将近俩月,兆惠兵少,只好徵调援军。阎相师又带兵来到了前线,参加了叶尔羌之战,攻击敌人的要害之地。经过艰难的黑水血战,经过呼尔璊大捷,经过和阗之战,大小和卓木狼狈西逃,清军占领了喀什噶尔和叶尔羌。阎相师因战功被授予安西提督(从一品),率军驻防喀什噶尔。

阎相师墓及碑楼

乾隆二十七年(1762),阎相师因病奏请朝廷获準,退职回家休养。因他在职时战绩卓着,虽已解甲,朝廷特例让他享受全俸,是年卒。为表彰阎相师身前功绩,乾隆皇帝加封他为“太子太保”,并御赐白银一千两办理丧事,御旨:树碑撰文,将其事迹立传,载入国史。阎相师墓及碑楼位于高台正义峡,保存至今。墓碑上乾隆皇帝御赐的碑文,虽经230多年风雨的剥蚀,然其溢美之辞,仍清晰可辨。

轶事典故

阎相师战绩多在西陲边疆,先后在新疆平息过莽阿里克的叛乱,管理过吐鲁番的民事,带领军队在乌鲁木齐戍边屯田。乾隆二十三年(1758),朝廷赏赐孔雀翎,二十四年为提督时,奉谕进京,被乾隆皇帝亲自召见,重金赐赏,功加三等。
阎相师官高位尊,显赫之际,同僚有劝他弃糟糠之妻而纳小妾者,被他直言谢绝。阎说:“吾岂敢忘贫贱时乎,况吾既以身许国,又焉敢以声色自累乎?”他为官期间,生活俭朴,在地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调理民事纠纷,规劝游手好闲之辈,德高望重,深受乡里尊重,他个人所得俸禄,除养活家小外,常扶持兴办学校,发展地方事业。
阎相师祖辈世居高台天城村,对开发这里的农业生产、文化教育起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至今天城村仍是一片绿树葱笼,水足粮丰,民众也有较好的尊重文化教育的心态。

艺术形象

乾隆皇帝特命宫廷画师为功臣绘製画像,并悬挂在中南海紫光阁,1900年庚子国变紫光阁惨遭洗劫,功臣像从此流散,其中《领队大臣甘州提督阎相师》 现收藏于日本奈良大和文华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