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爱贞
陈爱贞,女,厦门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2012-2013),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入选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陈爱贞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职业: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性别:女
个人经历
女,福建连江人,2006年获得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
曾在福州大学企业管理系任助理教授,2008年从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WU)访问学者(2012-2013),现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2013.8--今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
2008.7-2013.7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副教授
2006.8-2008.6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博士后
2008.7-2013.7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副教授
2006.8-2008.6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博士后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
产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及相关领域。向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讲授《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个体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课程。
科研成果及奖励
除了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还主持了以下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C013、中国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6/1-2018.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219、併购与创新:基于中国装备製造业理论与实证研究、2016/1-2019/12。
(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A030313007、广东省装备製造业併购模式选择及其创新绩效、2015/1-2017/12。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720140019、基于创新驱动的中国装备製造业併购模式选择及其绩效比较、2014/01-2016/12。
(5)福建省软科学研究科技项目,2012R0083、全球竞争背景下福建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战略、2012/07-2014/06。
(6)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B221、全球价值链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製造业国际化发展研究、2011/12-2014/03。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3152 、 二元分工网路约束下中国装备製造业自主创新的机制研究、2011/01-2014/12。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7CJY030、跨国公司进入威胁下我国装备製造业的竞争战略与产业升级的对策、2007/07-2010/07。
(9)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70411032、跨国公司进入下我国装备製造业升级问题研究、2007/07-2008/06。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C013、中国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6/1-2018.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219、併购与创新:基于中国装备製造业理论与实证研究、2016/1-2019/12。
(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A030313007、广东省装备製造业併购模式选择及其创新绩效、2015/1-2017/12。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720140019、基于创新驱动的中国装备製造业併购模式选择及其绩效比较、2014/01-2016/12。
(5)福建省软科学研究科技项目,2012R0083、全球竞争背景下福建装备製造业技术创新战略、2012/07-2014/06。
(6)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B221、全球价值链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製造业国际化发展研究、2011/12-2014/03。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3152 、 二元分工网路约束下中国装备製造业自主创新的机制研究、2011/01-2014/12。
(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7CJY030、跨国公司进入威胁下我国装备製造业的竞争战略与产业升级的对策、2007/07-2010/07。
(9)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70411032、跨国公司进入下我国装备製造业升级问题研究、2007/07-2008/06。
已在《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经济学动态》《学术月刊》、《南京大学学报》、《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篇,并有多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与人大複印资料等转载。独立出版专着一部,作为合作者参与出版学术专着5部。获得福建省第九届、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厦门市第八届、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第十六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专着二等奖(参着)。
出版着作
[1] 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传导与区域互动:基于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专着参加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 全球竞争下中国装备製造业升级制约与突破,专着独立完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与区域整合,专着参加编写,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4] 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专着参加编写,商务印书馆,2009
[5] 长三角製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路径与机制,专着参加编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6] 全球化中中国东部外向型经济发展:理论分析和战略调整,专着参加编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7] 市场通论,专着参加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全球竞争下中国装备製造业升级制约与突破,专着独立完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与区域整合,专着参加编写,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4] 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专着参加编写,商务印书馆,2009
[5] 长三角製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路径与机制,专着参加编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6] 全球化中中国东部外向型经济发展:理论分析和战略调整,专着参加编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7] 市场通论,专着参加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代表论文
[1] 中国装备製造业创新的二元分工网路制约,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6 年 3 期
[2] 中国经济学如何研究产业创新, 改革, 2016 年 5 期
[3] 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型之路, 机器人产业, 20 16 年 1 期
[4] 重构价值链推动装备製造创新发展, 中国国情国力, 20 15 年 12 期
[5] 筹划闽台环海峡跨境自贸区, 中国经济报告, 20 15 年 11 期
[6] 进口促进战略有助于中国产业技术发展吗?, 经济学动态, 20 15 年 9 期
[7] Are Better Firms Acquired by Foreign Acquirers Rather Than Domestic Acquirers in China?, Th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014 年 7月
[8] 中国装备製造业国际贸易是否促进了其技术发展, 经济学家, 20 14 年 5 期
[9] 自贸区:中国开放型经济“第二季”, 学术月刊, 20 14 年 1 期
[10] 中国行政垄断行业的收入与财富分配效应,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年 10 期
[11] 中国企业是否更偏好国际分工网路, 统计研究, 20 13 年 7 期
[12] Do Foreign Partial Acquisitions Benefit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SOEs?, Th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013 年 7月
[13] 全球竞争下装备製造业创新路径:基于分工网路视角分析, 南京大学学报, 20 13 年 3 期
[14] 中国装备製造业“为出口而进口”是否发生了演变, 亚太经济, 20 12 年 5 期
[15] 下游技术标準受控对装备製造业自主创新的捆绑约束, 经济管理, 20 12 年 4 期
[16] 升级预期、决策偏好和产业垂直升级,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年 2 期
[17]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波及传导效应研究, 经济管理, 2011 年 6 期
[18] 决定中国装备製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因素,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年 4 期
[19]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二元结构的均衡与融合发展, 亚太经济, 2011 年 2 期
[20] 中国装备製造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效应分析, 中国经济问题, 2010 年 4 期
[21] 西方产学研联合推动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当代财经, 2010 年 4 期
[22] 中国装备製造业加入全球竞争的传统模式与突破路径, 亚太经济, 2009 年 5 期
[23] 全球竞争背景下中国装备製造业提升竞争力路径, 综合竞争力, 2009 年 1 期
[24] 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双重背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东南学术, 2009 年 1 期
[25] 下游动态技术引进对装备製造业升级的市场约束, 管理世界, 2008 年 2 期
[26] 中国装备製造业自主创新的制约与突破, 南京大学学报, 2008 年 1 期
[27] FDI制约本土设备企业自主创新的分析, 财贸经济, 2008 年 1 期
[28] 中国行政垄断:利益主体的博弈与载体的泛化趋势, 经济评论, 2007 年 6 期
[29]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合资行为与市场结构演变, 亚太经济, 2007 年 5 期
[30] 中国三元市场主体结构:形成机制与竞争性质, 中国经济问题, 2007 年 5 期
[31] 从劳动力转移到产业区域转移,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年 2 期
[32] 市场无序与失序的治理模式分析, 南方论从, 2006 年 1 期
[33] 反垄断与经济管制:比较与互动关係分析, 产业经济研究, 2005 年 6 期
[34] 产权改革与引入竞争的悖论分析, 当代财经, 2005 年 12 期
[35] 我国市场结构演变中的竞争聚类分析,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 年 6 期
[36] 现有市场结构下软体业反垄断困境分析, 南方经济, 2005 年 9 期
[37] 城镇化与产业区域转移, 当代经济研究, 2004 年 12 期
[38] 中国省区城镇化动力演进实证分析, 东南学术, 2004 年 4 期
[39] 信誉风险下的厂商行为博弈, 福州大学学报, 2003 年 1 期
[2] 中国经济学如何研究产业创新, 改革, 2016 年 5 期
[3] 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型之路, 机器人产业, 20 16 年 1 期
[4] 重构价值链推动装备製造创新发展, 中国国情国力, 20 15 年 12 期
[5] 筹划闽台环海峡跨境自贸区, 中国经济报告, 20 15 年 11 期
[6] 进口促进战略有助于中国产业技术发展吗?, 经济学动态, 20 15 年 9 期
[7] Are Better Firms Acquired by Foreign Acquirers Rather Than Domestic Acquirers in China?, Th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014 年 7月
[8] 中国装备製造业国际贸易是否促进了其技术发展, 经济学家, 20 14 年 5 期
[9] 自贸区:中国开放型经济“第二季”, 学术月刊, 20 14 年 1 期
[10] 中国行政垄断行业的收入与财富分配效应,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年 10 期
[11] 中国企业是否更偏好国际分工网路, 统计研究, 20 13 年 7 期
[12] Do Foreign Partial Acquisitions Benefit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SOEs?, Th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013 年 7月
[13] 全球竞争下装备製造业创新路径:基于分工网路视角分析, 南京大学学报, 20 13 年 3 期
[14] 中国装备製造业“为出口而进口”是否发生了演变, 亚太经济, 20 12 年 5 期
[15] 下游技术标準受控对装备製造业自主创新的捆绑约束, 经济管理, 20 12 年 4 期
[16] 升级预期、决策偏好和产业垂直升级,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年 2 期
[17]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波及传导效应研究, 经济管理, 2011 年 6 期
[18] 决定中国装备製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因素,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年 4 期
[19]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二元结构的均衡与融合发展, 亚太经济, 2011 年 2 期
[20] 中国装备製造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效应分析, 中国经济问题, 2010 年 4 期
[21] 西方产学研联合推动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当代财经, 2010 年 4 期
[22] 中国装备製造业加入全球竞争的传统模式与突破路径, 亚太经济, 2009 年 5 期
[23] 全球竞争背景下中国装备製造业提升竞争力路径, 综合竞争力, 2009 年 1 期
[24] 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双重背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东南学术, 2009 年 1 期
[25] 下游动态技术引进对装备製造业升级的市场约束, 管理世界, 2008 年 2 期
[26] 中国装备製造业自主创新的制约与突破, 南京大学学报, 2008 年 1 期
[27] FDI制约本土设备企业自主创新的分析, 财贸经济, 2008 年 1 期
[28] 中国行政垄断:利益主体的博弈与载体的泛化趋势, 经济评论, 2007 年 6 期
[29]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合资行为与市场结构演变, 亚太经济, 2007 年 5 期
[30] 中国三元市场主体结构:形成机制与竞争性质, 中国经济问题, 2007 年 5 期
[31] 从劳动力转移到产业区域转移,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年 2 期
[32] 市场无序与失序的治理模式分析, 南方论从, 2006 年 1 期
[33] 反垄断与经济管制:比较与互动关係分析, 产业经济研究, 2005 年 6 期
[34] 产权改革与引入竞争的悖论分析, 当代财经, 2005 年 12 期
[35] 我国市场结构演变中的竞争聚类分析,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 年 6 期
[36] 现有市场结构下软体业反垄断困境分析, 南方经济, 2005 年 9 期
[37] 城镇化与产业区域转移, 当代经济研究, 2004 年 12 期
[38] 中国省区城镇化动力演进实证分析, 东南学术, 2004 年 4 期
[39] 信誉风险下的厂商行为博弈, 福州大学学报, 2003 年 1 期
人物评价
陈爱贞教授:行成于思 缘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