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是200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博源基金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
  • 作 者:博源基金会编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12-1
  • ISBN:9787509712306
  • 开本:16开
  • 定价: 69.00元

内容简介

博源基金会是一个学术同仁的民间组织,成立于2008年1月。其创始初衷是“着眼于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及国际关係领域内的中长期问题”。但是,博源基金会的成立可谓生不逢时。自成立至今,中国经济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扑朔迷离,跌宕起伏。2008年初,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开始抬头。防止经济过热,防止物价过快上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时隔半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中国经济又急速下滑,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又成为重心。秉承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社稷安危繫于心间,急剧变动的经济形势迫使甫一成立的博源基金会不得不仓促上阵,应对挑战。
在波涛中航行,了望十分重要。博源基金会进行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搭建了望平台——经济学家的讨论会,邀请在一线工作的经济学家担任了望手。这些经济学家儘管在“国际水域中扑腾”,却对中国经济的振兴具有深深的眷念之情。博源基金会期望凭藉着他们的学养、专业精神及爱国情怀,追蹤航迹,辨别风险,瞻望前程。他们的了望报告以博源基金会编髮的内参(《中国经济观察——全球视野与决策参考》)名义不定期向有关方面提供。

作者简介

博源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1月,是一个在香港注册、得到香港政府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博源基金会以推动学术及政策研究为目标,着眼于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及国际关係领域内的中长期问题。基金会的活动包括组织、支持研究课题,召集年度论坛,组织年度专题讲座及出版专着及论文集行装。基金会以自己组织参与研究课题为主,同时也向外部研究机构及个人提供经费,资助符合基金会研究方向的课题。博源基金僄理事由国内外知名人士组成,理事长为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总干事为瑞银投资银行副主席何迪。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
博源基金会第一次经济学家座谈会纪要
香港投行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
本轮通胀具有暂时性但结构性压力长期存在
通胀、利润和利润率
结构性价格上涨不会演变为全面性通货膨胀
第二章 次贷危机与世界经济
博源基金会第二次经济学家座谈会纪要
国际“热钱”流入途径调查
应当做美国经济可能长期偏弱的準备,中国应儘快和美元脱钩
美元是否处于持久跌势中?
全球化视角下的经济、美元
第三章 金融危机的缘起与发展
博源基金会第三次经济学家座谈会纪要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风水轮流转,轮到新兴市场坐庄?
在博源基金会2008年8月16日座谈会上的
谈话要点
第四章 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结构
博源基金会第四次经济学家座谈会纪要
结构性震荡:成因、影响及对策
致秦晓函
秦晓和保罗·沃尔克的谈话纪要
致秦晓函
中国面临的挑战
中国力量的悖论
从亚洲金融危机到世界金融危机
金融风暴与监管制度改革
第五章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博源基金会第五次经济学家座谈会纪要
经济形式的判断决定政策的方向
……
第六章 控制贷款飙升,转变政策导向
第七章 产能过剩与结构调整
第八章 经济回升与反危机政策
第九章 巨观经济政策就向常态转变
第十章 “后危机”的中国经济
附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