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源镇(营口市大石桥市水源镇)
水源镇地处连线关内外的要冲,交通便捷畅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与营口市区接壤,北与大洼县田庄台镇隔河相望。庄林公路(305国道)纵贯南北,岫水公路横穿东西。镇政府所在地盼盼城距瀋大高速公路30公里,距阜营高速公路20公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水源镇
- 地理位置:南与营口市区接壤,北与大洼县田庄台镇隔河相望
- 面积:44.3平方千米
- 人口:4.20万人
行政区划
辖水源良种场及22个村委会:水源、盖家、同志、赵家、鲤鱼、邢家、群力、马家、獐子、黑英、新光、新建、前沟、大村、白草、东青、西青、华兴、腰屯、工农、赏军、大沟。
面积44.3平方千米,人口4.20万人。邮政编码:115116,镇人民政府驻水源村。
地名由来
境内建有营口造纸厂水源地,1948年建立区政府时,以水源为区名,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1940年属海城县;
1946年属营口县;
1948年建水源区;
1958年改水源公社;
1983年改水源乡;
1991年11月改水源镇;
1996年,面积44.3平方千米,人口4.3万人,辖水源、盖家、同志、邢家、苗家、赵家、鲤鱼、马家、群力、獐子、黑英、赏军、工农、腰屯、华兴、西青、东青、大沟、腰沟、前沟、白草、大村、新光、新建24个行政村;
2002年人口4.20万人,面积44.3平方千米,辖水源、盖家、同志、赵家、鲤鱼、邢家、苗家、群力、马家、獐子、黑英、新光、新建、前沟、大村、白草、腰沟、东青、西青、华兴、腰屯、工农、赏军、大沟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水源村;
2011年辖1良种场,22行政村。
气候
水源镇属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春天,碧野炊烟,家家农忙;秋天,蟹肥稻黄、芒花飘香。
经济
水源镇物华天宝、物产丰富。全镇拥有高标準水田7000公顷,自然水域1000公顷,因地处大辽河下游沖积平原,土地肥沃、水利资源充沛,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全镇产业化、规模化农业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稻蟹、稻虾、稻鱼套养及坑塘养殖蟹、虾、鱼面积5000公顷,年产河蟹5000吨,对虾、鲜鱼4000吨,绿色无公害大米42000吨。大石桥市水源镇畜牧场年产“京鸟牌”肉鸭2000余吨,产品远销日本、菲律宾、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并形成“公司+农户”产业式链条。1999年水源镇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优质粮食生产示範基地,2000年“水源牌”大米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水源牌”大米、“水源牌”河蟹畅销全国。
水源镇把打造民营企业“舰队”当做拉动区域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目前,全镇拥有民营企业近百家,已初步形成了以金属加工、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化体系。盼盼集团已发展成国家大二型企业,亚洲最大的门业生产基地,生产的“盼盼牌”防撬门畅销海内外,辽滨碳黑厂、聚银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营口三征有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37家企业纳税均超百万元,为水源镇综合经济实力成为“营口市十强镇”、“营口地区榜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事业
水源镇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按照“代表辽宁形象,达到先进水平,建设高标準盼盼城”的总体思路,已形成以盼盼广场为中心,以府前大街、庄林路、商贸路为主线,具有豪华路灯,电脑喷泉,花草美化装饰的现代化商业街和景观路。镇内能源、交通、通讯、市场、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福利事业日臻完善。2000年水源镇被营口市政府确定为“营口市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商贸路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