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纳关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税收征纳关係
- 定义:税务机关与纳税义务自然人的关係
- 特点:一种非对等的经济利益关係
- 基本内容:依法治税、公平正义、科学管理等
概念
税收征纳关係是指税务机关与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相互之间因为徵税、纳税而发生的各种关係,其中包括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纳税人认定关係、税款缴纳关係、票证管理关係等。
特点
税收征纳关係的特点:
1.税收征纳关係是一种非对等的经济利益关係。
徵税的过程是国家强制地从纳税人手中取得社会财富的过程,纳税的过程是纳税人无偿地将自身财富贡献给国家的过程,税收分配是社会财富从纳税人向国家单方面转移的过程。相对来讲,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总是处于主动的地位,不必偿还给纳税人应纳税款的等价经济利益;纳税人则处于被动的地位,无法要求国家对其因纳税而损失的经济利益进行补偿。这样,国家因徵税而增加了经济利益,纳税人因纳税而减少了经济收益。这种经济利益的变化不是建立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是不对等的,由此而引发的税收征纳关係也不可能是对等的经济利益关係。
2.税收征纳关係是一种相对固定的法律关係。
税法是规範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税收征纳关係的法律规範,国家徵税必须以税法为依据,按照法律规定的标準,向发生应税行为的纳税人徵收。纳税人需按照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缴纳税款。在税法中,国家要明确规定纳税人、徵税对象、课税範围、计税依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纳税期限、税收优惠、违章处理等各项要素。税法一经确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变更和变通税法,超越税法之外的徵税行为和不按照税法规定的纳税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罚。因此可以说,税收征纳关係是一种相对固定的法律关係。
3.税收征纳关係上是一种权利义务关係实质。
税收征纳关係是征纳税主体双方的关係,即国家和纳税人的关係。征纳关係的具体内容实际上是双方的权利、义务关係。作为徵税主体的国家在拥有依法徵税、依法管理和依法处罚的权力的同时,还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如向纳税人宣传税法、解释税法的义务,依法为纳税提供优质服务的义务,依法为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办理减、免、退税手续的义务和依法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保护纳税人经济利益的义务等。作为纳税主体的纳税人除需要承担依法缴纳税款、依法向税务机关报送有关资料、依法接受税务机关的管理和稽查等义务外,还拥有相应的权力,如依法申请办理税务登记、取得税务票证、申请减免退税的权力,申请税务複议和提出税务诉讼的权力等。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时期的税收征纳关係,实际上都是建立在这种权力和义务关係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徵纳税主体双方的权力和义务规定,征纳关係也是很难存在的。只强调单方面的权力或义务是不现实的。
4.税收征纳关係存在的基础是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的存在是税收征纳关係得以存在或变为现实的客观基础。因为如果没有课税对象的存在,国家徵税就会因缺乏标的物而失去经济基础,税款的最终来源就是无保障的。另外,如果没有课税对象的存在,纳税人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其无法缴纳税款,也不知道根据什幺计算应纳税款。因此,依法徵税仅是指对发生应税行为、取得应税所得的纳税人按照税法的规定徵收税款。依法纳税也是指发生了应税行为、取得了应税所得的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对没有发生应税行为,没有取得应税所得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是不徵税的。这样,国家和不具有纳税义务的人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税收征纳关係,税收征纳关係仅限于国家和发生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因课税对象的存在而存在的税收法律关係。
5.税收征纳关係具体表现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关係。
由于税务机关是国家的税收执法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徵税权力,是事实上的徵税主体,所以税收征纳关係具体表现为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关係。在税收法律规定既定的情况下,税务机关的执法情况、征管模式和税务干部队伍素质等都会影响到税收征纳关係的状况。同样,征纳关係的协调首先也应该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协调。
基本内容
良好税收征纳关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法制、规範、科学的良好征纳关係。具体而言,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係主要包括依法治税、公平正义、科学管理、文明服务等四个方面。
(一)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是新时期税收工作的核心。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係就要求把依法治税贯穿税收工作的始终,营造一个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
(二)公平正义。既包括税负公平、执法公正,又包括用税合理、诚信至上等内容。通过统一企业所得税,最佳化流转税,保持区域、行业、企业间的税负公平,为企业平等竞争创造条件。準确理解税收法律的精神本质,并公正执行,杜绝关係税、人情税现象。科学地安排、使用好财税支出,把钱用到关係纳税人切身利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上,并自觉接受纳税人监督。税务机关要做守法的典範,引导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征纳双方以诚实守信作为基本原则,共同构建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诚信状态,共同维繫和发展和谐征纳关係。
(三)科学管理。税务机关只有树立现代税收管理观念,依託信息技术手段,人机结合,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才能更好的公平税负,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率,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
(四)文明服务。提供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的法定义务,文明的纳税服务,能够帮助纳税人理解税法,引导纳税人遵守税法,提高税法的遵从度,在全社会形成诚信纳税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征纳秩序;能够促进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和能力的逐步提高,有效提升税收管理的水平。同时,能够树立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的良好形象,进一步赢得纳税人信任,营造良好的税收征纳关係。
与税收成本
税收征纳关係与税收成本的关係:
税收成本是在税收分配活动中从税收政策的制定、税收制度的执行到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全部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与税收分配活动有关的费用和支出。广义的税收成本包括税收立法成本、税制执行成本、税制遵从成本和税收社会成本等,狭义的税收成本通常只包括税制执行成本、税制遵从成本和税收社会成本。
由于税收成本是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因此税收成本与税收征纳关係是密切相关的。这种关係主要表现在:
1.税收征纳关係的状况对税收成本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税收征纳关係虽然是一种权利义务关係,但其根本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关係。这种经济利益关係的实现除表现为社会财富从纳税人向国家的转移之外,还表现为在财富转移的过程之中,双方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有国家徵税才有纳税人纳税,国家徵税的代价直接表现为税收的徵收成本,纳税人纳税的代价是除了将税款交给国家以外,还要付出纳税成本。由于以下影响税收征纳关係因素的存在,税收征纳关係对税收成本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
(1)税制状况。除税制本身直接规定计税依据、税率等要素,进而影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以外,纳税期限、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纳税方法等要素的规定、税收制度的複杂与简化等因素,也会影响到税制的具体执行和操作。过于複杂的税制肯定会给徵税和纳税带来难度,相应也会增加税收徵收和缴纳的成本支出。
(2)税收征管。税收征管工作是税收分配得以实现的过程,也是税收征纳关係得以体现的过程,税收征管模式、方法、手段既关係到税收征纳关係,也关係到征纳双方的成本支出。
(3)税务执法人员的素质。税务执法人员是具体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法律的专业人员,如果这些人的素质较高,执法的準确性和办事的效率就高,因而徵税成本和纳税成本也会降低。反之,如果这些人的素质不高,执法的準确性和办事的效率就低,税收的徵收成本和纳税成本就会提高。即使是徵收管理某些环节中的人员素质低,也会最终影响到税收运行成本,比如徵收环节的漏洞大,稽查方面的投入就要加大,成本开支就会增加。
(4)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素质。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状况影响国家徵税的及时性和纳税人纳税的主动性,纳税人的素质决定其依法纳税的準确性和国家徵税的难易度。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越强,就越能够积极主动地按照税法缴纳税收,国家的税款能及时入库,就可以减少征纳税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开支。纳税人的素质越高,其依法纳税的準确性就越强,税收征管的难度就越小,既可以使税务机关减少稽查方面的开支也可以使纳税人自身减少或避免受到税收处罚的代价
2.税收成本的高低也会影响到税收征纳关係。
由于税收成本是由征纳税双方负担的,所以税收成本的高低反过来也会影响到税收征纳关係。无论是徵税方面的原因,还是纳税方面的原因,税收成本的增加,都可能会使征纳双方的矛盾加深,因此就有可能增加征纳税双方的对立,进而影响到税收分配关係和国家可支配的税收收入。在经费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如果徵税成本的需要量大,税务机关执法权力的行使就会受到影响。不论是何种原因,只要是使纳税人的纳税成本过高,纳税人都有可能逃避纳税义务。因此,从总体上讲,降低税收成本,既是税务机关要求,也是纳税人的希望之所在。
3.税收征纳关係的变化可能会引发税收成本的相互转移。
这里所讲的征纳关係的变化主要是指因为税制改革、征管模式改革以及征管手段、方法等的改革所引发的税收征纳双方权力义务内容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并不涉及徵税权力和纳税义务本身的调整。其中最典型的是税收征管改革所带来的税收征纳关係的调整。因为征管改革可能会使徵税机关的某些工作转化成纳税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