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铁路第一中学
长沙铁路第一中学,是长沙市教育局主管的一所公立全日制完全中学,是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级中学、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学校、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湖南省中国小教师培训基地、长沙市德育项目示範校。
1958年,学校创办,时为“长沙铁路职工子弟学校”;1960年秋,搬入城东区二里牌贺家塘;1964年,学校实行中国小独立办学,分为“长沙铁路职工子弟国小”与“长沙铁路职工子弟中学”;1973年,中学更名为 “长沙铁路第一中学”; 1999年,学校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中学。2004年,被评为 “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级中学”,同年8月,与“长沙铁路第一国小” (前身为“长沙铁路职工子弟国小”)合併,整体移交长沙市人民政府管理。
截至2018年8月,学校有国中22个、高中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长沙铁路第一中学
- 外文名:CHANGSHA NO.1 RAILWAY MIDDLE SCHOOL
- 简称:长铁一中
- 创办时间:1958年
- 类别:公立完全中学
- 属性: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级中学
- 主管部门:长沙市教育局
- 现任领导:曾庆桂(校长)
张桂元(党委书记) - 校训:明理诚信
- 校庆日:10月2日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向韶村平安街90号
- 主要奖项: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全国青少年足球学校
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
湖南省中国小教师培训基地
长沙市德育项目示範校
办学历史
- 艰难起步
1958年底,为解决职工子弟就读问题,长沙铁路局决定在长沙市东区二里牌的贺家塘(东区向韶村)修建新学校。
1960年9月,二里牌的贺家塘两栋新校舍建成,占地面积1800平米,设立了中学部、国小部,校名改称为“长沙铁路职工子弟学校”。中学部招收了初一至高一共五个班,分别是中一班(高一)、中二班(初三)、中三班(初二)和中四班、中五班(初一),中学部第一任校长何锐,黄坤仪任国小部校长。

1961年8月1日,铁道部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撤销长沙铁路局,衡阳以北、冷水滩以东由武汉铁路局管辖。长沙地区的铁路学校由武汉铁路局下设的教育处领导。校名改为“武汉铁路局长沙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同年底,学校布局被调整,撤销了高中部,将原有两个班(中一班和后升入高一的中二班)的高中学生转入衡阳铁中就读,少部分转到长沙市区其他高中。
1963年4月1日,武汉铁路局撤销,同时恢复分局建制,成立长沙和衡阳两个铁路分局,均隶属于广州铁路局。同年9月,学校中学部与国小部分开办学,中学部挂牌为“长沙铁路职工子弟中学”(简称“长沙铁中”),国小部恢复为"长沙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国小"(简称“长沙铁一小”)。
- 风雨成长

1966年下半年开始,受“文革”影响,学校停止招生,学生学工、学农、学军。
1968年底 “工宣队”(“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简称)进驻学校,成立学校革委会,学校被广州铁路局第三工程大队(设在长沙)接管,改名为“广州铁路局第三工程大队长沙五七学校”(简称“广局三大队长沙五七学校”),仍分为中学部、国小部。
1969年2月恢复国中招生,班级改为连、排、班建制,取消学科教研组等。
1971年春季,恢复高中招生,学制为两年制。同年6月恢复“长沙铁路职工子弟中学”校名(简称“长沙铁中”),学校逐步成为一所具有初步规模的完全中学。
1972年下学期恢复秋季招生,教学秩序开始恢复,初一年级招收7个班,班序从初41到初47班(即七连一排至七排),高一年级招收5个班,班序从高4到高8班,其后,每年基本保持招收差不多数量的班级。
1973年春,由于长沙分局将原长沙铁路第四国小(位于上大壠)改名为“长沙铁路第二中学”,“长沙铁路中学”更名为“长沙铁路第一中学”(简称“长铁一中”)。该校名沿用至今。
1975年,实行“开门办学”的改革,即加强学工、学农、学军活动,在长沙县青山铺公社建立了学农分校,购地150亩,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到分校边学习边开荒劳动锻鍊。
- 分合调整
1978年8月,撤销革委会,恢复校长制,杨玉成出任校长。
1978年秋季,将二二分段学制改为三二分段学制,9月入学的国中新生从78班起恢复三年制,高中仍为二年制。
1982年,长铁一中高中从1982年度招收的新高一起,改为三年制。
1982年,长铁二中高中班併入长铁一中,铁二中部分教师调入铁一中。
1985年2月1日,长铁一小与长铁一中正式分开办学,但两校仍共校址,实行一个校址两块校牌的办学模式,分别接受普教办领导,实行人,财、物全部独立,且正式挂牌为“长沙铁路第一国小”(原北站铁小改为长铁二小)。长铁一小成立独立支部,长铁一小行管人员5人,长铁一中行管人员20人。
1988年,湖南橡胶厂子弟学校高中部被撤销,其后三年,长铁一中逐年接受湖橡高中共200多名学生。
1988年1月,创办业余体校,这是广铁局第一家业余体校,体校直属于铁道部火车头体协领导,铁路分局局长廖济广担任名誉校长,乾林森任校长,长铁一中负责教学和训练组织工作。据《长沙教育史》记载,截至1990年12月,长铁一中为长沙市45所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子弟中办学规模最大、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子弟学校。
1994年8月,长铁一小新校舍建成搬迁。
1995年5月,长铁一中教学实验大楼工程建成搬迁,至此,中学与国小共用一个校址近30年的历史结束。
- 发展突破
1995年5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教学大楼。
1997年12月18日,学校被认定为“长沙市重点中学”。
199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获向高等院校推举保送生资格。同年12月被湖南省教育厅授予“湖南省重点中学”称号。
2002年2月,创办民办学校“长沙双翼实验学校”,隶属长铁一中管理,由长铁一中副校长陈育新兼任该校校长并任法人。
2003年2月,湖南省教育厅同意长铁一中举办特长班。同年,长铁一中与长铁一小联合办学。
2004年8月14日,长铁一小与长铁一中一起从铁路剥离,交由长沙市人民政府管理,从此结束了45年的铁路企业办学历史。
- 转型发展
2005年,新建总面积为3402㎡的双翼教学楼竣工并完成了工程配套投入使用;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会议中心。同年12月,通过湖南省省级示範性高中督导评估。
2006年,投资改造了教学楼、食堂和学生宿舍。同年9月,国小部一年级停招,国小教师开始分流。
2007年在长沙市教育局调配下13位教师调往长沙市实验国小和高新区麓谷中心国小等。
2008年,主动申请停办“双翼实验学校”,原来“公民办混合、中国小混合、结构複杂”办学性质调整为公办完全中学。同年9月,国小部再次招收一年级一个班学生,此班学生2014年6月国小毕业,成为长铁一中国小部最后一届毕业生。
2011年9月,对口支援望城区黄金中学。
2012年11月,通过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複查评估,并单项优秀奖。
2013年4月,成立长铁一中首届校友理事会,通过《长铁一中校友会章程》,出版第一期校友刋物《秋实》。同年5月,长铁一中校友会长沙分会成立。同年6月1日,长铁一中校友会广东分会成立。
2017年12月28日,原创校园歌曲《青藤之上》长沙首发。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8年8月,学校有国中22个、高中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人。
师资力量
学校共有教职工238人,特级教师1名,高级教师55名,中学一级教师109名,具有全日制研究生学历26人,市级骨干教师33人。
教学建设
- 硬体设施
办公楼:学校行政办公室、会议室、曾庆桂校长工作室、小报告厅。
报告厅:上下两层,可容纳近700人。灯光、萤幕、音响等设备设施先进。
教学楼:双翼楼(一楼为新建图书馆)、青藤楼(与校刊同名)、长风楼(与校报同名)、实验楼、信息楼、体育馆
综合楼:一楼为心理谘询室和生涯指导中心;二楼有校史馆和会议室,三楼有通用技术教室、地理实验室和数学实验室,四楼有四间美术活动室。
生活楼:201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楼和负一楼为学校餐厅,2—6楼为新学生宿舍。每间宿舍6-8个床位,带阳台,配有空调,两个卫生间。
- 多功能室
功能室名称 | 间数 | 功能室名称 | 间数 | 功能室名称 | 间数 | 功能室名称 | 间数 |
舞蹈排练厅 | 2个 | 美术室 | 4间 | 生态园 | 1个 | 心理谘询室 | 3间 |
音乐教室 | 3间 | 跆拳道馆 | 1个 | 数学实验室 | 1间 | 录播室 | 1间 |
室内篮球馆 | 1个 | 健美操馆 | 1个 | 地理实验室 | 1间 | 校电视台 | 1间 |
报告厅 | 3个 | 物理实验室 | 3间 | 历史探究室 | 1间 | 小剧场 | 1个 |
化学实验室 | 3间 | 生物实验室 | 3间 | 国学堂 | 1间 | 教研室 | 若干 |
- 课程体系
截至2019年4月,开设有五大类40多种校本课程。学校按年级开设成主题、成系列的研学课程,每学期组织学生走入工厂、走入农村、走入湖湘文化古镇等开展调研。
办学成果
学生成果
- 体育竞赛
1971年和1972年,学校代表队连续获长沙市中学生田径项目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
1982年,学校1人获全国垒球联赛冠军。
1989年8月,全国第六届体育传统项目“长江杯”田径赛,学校代表队获国中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
1990年8月7至8月11日, 全国第七届体育传统项目“长江杯”,学校代表队以总分72分获国中团体总分冠军,并获单项8枚金牌,金牌数第一。
1991年7月,全国第八届体育传统项目“长江杯”田径赛,第三次获国中组团体总分冠军,至此,连续三届获国中女子组冠军。
1997年,湖南省中学生运动,学校代表长沙市获厂矿子弟组团体总分第二名。
1998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学校1人获女子100米栏冠军。
2004年,学习1人获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第三名。
2010年,长沙市中小学生篮球赛,学校篮球队获国中组第三名。
2011年,全国啦啦操决赛长沙站,学校健美操队获冠军。
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学校健美操队获第三名;同年11月10日,学校健美操队获全国啦啦操联赛长沙站中学组爵士啦啦操第一名。
2014年7月,学校4人获4星级定向运动员称号。
2017年6月,全国啦啦操联赛少年丙组,学校健美操队获花球规定动作第一名;湖南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学校1人获女重甲组冠军;同年9月,第六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学校健美操队获校园踏板操冠军。
2019年4月15日,全国中学生跆拳道联赛(陕西站),学校代表队获12块金牌、11块银牌、7块铜牌,国中甲组团体总分第一、金牌第一,高中甲组团体总分第二。
学校定向越野队为全国劲旅。2015年-2019年,学校培养了40名一级运动员和55名二级运动员。
2005至2018年,学校学生共获全国定向越野比赛金牌66枚,银牌230枚,铜牌13枚,获省级比赛金牌12枚,银牌13枚,铜牌13枚。向高校输送体育专业生300多名。近五年,定向越野队获全国金牌68枚,多次获中学生定向越野精英组总分第一名。
自2009年至今,学校跆拳道队共有50多人次荣获全国赛事第一名;2018年湖南省大众跆拳道赛长沙赛区,18人参赛,获金牌9块、银牌6块、铜牌2块,竞技金牌总数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一名。跆拳道运动队获全国金牌51枚,全省金牌113枚;共培养出120多名国家一级运动员。
- 学科竞赛
2010年,学校1人同学在“希望之星”中央电视台英语演讲风采大赛中以湖南省前三名进入全国总决赛,荣获国中组希望奖。
2017年,学校13人获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1人获全国二等奖,9人获全国三等奖。数理化生学科竞赛方面:参加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4人、省一等奖7人、省二等奖13人;2017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竞赛15人获省级一、二等奖。
- 高考成绩
1990年,学校1人以理科612分成绩名列湖南省第二名、长沙市第一名考入中国科技大学,1人考入清华大学。
2014年-2016年,学校高考二本升学率达到60%,2018年二本升学率78.8%,一本上线率38.4%。
教师成果
8名教师获湖南省教学比赛一等奖。
该校彭衡平老师曾获2002年铁道部火车头奖章。
截至2019年4月,长沙市首批卓越教师该校入选7人,长沙市骨干教师该校有32名,在长沙市“星城杯”教师综合素质比武中,连续两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
2001年4月至2004年3月,完成教育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探讨》,在华东、华南片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并推选为成果推广课题。在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五“规划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中,该校英语、物理、化学、数学等课题研究均获一等奖。2012年湖南省班主任工作第二届高峰论坛在校举行,该校赵艳凤老师受邀在高峰论坛做专题讲座。
- 教学竞赛
姓名 | 成果 | 姓名 | 成果 |
---|---|---|---|
江妮 | 2006年度长沙市“星城杯”教师综合技能比赛一等奖,长沙市第三名 | 王蓓 | 2010年长沙市“星城杯”教师综合技能比赛长沙市直综合组第二名 |
周静 | 2008年度长沙市“星城杯”教师综合技能比赛一等奖;2013年湖南省高中语文教学比赛一等奖 | 刘慧超 | 2016年长沙市“星城杯”教师综合技能比赛市直理科组第二名 |
谭惠平 | 2010年长沙市“星城杯”教师综合技能比赛一等奖,长沙市理科组第一名 | 朱绍英 | 2010年湖南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 |
唐婧 | 2010年长沙市“星城杯”教师综合技能比赛一等奖,长沙市文科组第二 名 | 谢立红 | 2012年全国高中语文教师综合技能展示课一等奖 |
刘晓枫 | 2018年第三届全国中国小美术教学案例展示一等奖 | 柏帆、 郭群 | 2017年湖南省中学微课製作大赛一等奖 |
- 教师着作
教师 | 着作名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
覃永恆 | 《概括的力量》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2011 |
覃永恆 | 《从思维结构到批判性思维》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2018 |
詹蓉 | 《线韵》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12 |
曾庆桂 | 《教育从需要出发》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2018 |
所获荣誉
名称 | 时间 |
---|---|
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 1987年8月14日 |
全国青少年中国精神读书教育活动团体优胜奖 | 1995年7月 |
读书育人特色学校 | |
长沙市优秀子弟中学 | 1995年12月15日 |
长铁总公司示範学校 | 1995年 |
广铁集团公司中学教育质量优秀学 | 1996年 |
广铁集团公司示範学校 | 1998年7月 |
湖南省重点中学 | 1999年 |
全国快速作文研究中心教学实验基地 | 2000年12月 |
长沙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 2000年 |
湖南省中国小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 2002年11月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室实验基地 | 2002年11月 |
长沙市教育局优秀教工团支部 | 2006年 |
长沙市红旗标桿大队 | 2006年 |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优秀考点 | 2006年 |
长沙市校本研训首批示範校 | 2010年 |
长沙市中国小德育工作项目化管理首批试点单位 | 2013年 |
长沙市第三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示範学校 | 2014年 |
长沙市文明单位 | - |
长沙市中国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学校 | - |
长沙市德育项目示範校 | - |
湖南省国学传承特色学校 | - |
中学学生定向运动先进单位 | - |
湖南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 | - |
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 | - |
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实验学校 | - |
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 - |
湖南省中学教师培训基地 | - |
成为小语种人才培育基地 | - |
出国留学人才培养基地 | - |
(注:以上内容来源)
合作交流
学工、学农、学军、研学、社团活动、校本选修等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每年承办二十多场省市级以上的教学研讨会,与省内外兄弟学校磋商探讨。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等先后开展国际交流,开办中韩国际班,英语实验班,引进中华营等全英文环境教学夏令营。
2013年,开创中韩国际教育交流,开办中韩国际班,与韩国唐津市湖西中学结为友好学校。
2014年1月3日,美国费城圣约瑟夫大学校长及其学校国际事务中心亚洲部负责人莅临学校访问。
2014年10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第48期高中校长研修班学员考察学校。
2015年3月30日,韩国中央大学国际交流处主任董智贤女士一行访问,董智贤女士称讚学校“用父母心办教育”。
2019年3月8日,46位香港高中生“同行万里”交流团师生来访。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先后与澳大利亚、韩国、美国的部分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开展互访研学。中美交流协会“中华营”夏令营全英文教学项目落地该校,成为该协会在湖南省的第一个营地。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徽

精神文化
2009年,学校确立以“明理诚信”为校训,以“朴实坚韧”为校园精神、以“敬业善导”为教风和以“乐学善思” 为学风。
- 校训
明理诚信
- 学风
乐学善思
- 教风
敬业善导
- 校风
厚德沉毅
- 校刊
2006年11月20日,校报《 长风》第一期出刊。
2007年6月,校刊《青藤》第一期出刊。
- 校歌
《青藤之上》

社团文化
- 学生会
截至2018年9月,该校学生会分为宣传部、组织部、纪检部、社团部实践部等部门。
- 社团列表
截至2019年4月,有20多个常态化的学生社团、10个特长训练队。学校青藤文学社曾被评为2006年度长沙市教育局优秀社团。
街舞社 | 音乐社 | 新芒社 | 文学社 |
演讲社 | 动漫社 | 话剧社 | 零壹乐队 |
校园电视台 | 数学社 | 地理科学社 | 青藤文学社 |
心理社 | 礼仪队 | 英语社 | 手绘社 |
墨痕社 | 沉烟诗社 | T&O街舞社 | 侦理社 |
麦块社 | 吉他社 | DIY社 | 篮球社 |
Rap—Box 社 | 新闻社 | 韩语社 | 双翼新闻社 |
足球社 | 国旗班 | - | - |
(注:以上内容来源)
- 学生活动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演讲比赛、诗歌大会、涂鸦墙、水火箭比赛、纸桥承重赛、班级篮球赛、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梦回汉唐”汉文化展演、社团展示等活动。
现任领导
校长:曾庆桂
党委书记:张桂元
副校:邹阳、叶征
知名校友
秦跃进:全国人民优秀警察。
葛志强:曾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立下一等功。
高跃华:曾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立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