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雪涛
林雪涛,青年作家,青少年教育专家,传媒学者。
副教授、副编审,现任课堂内外杂誌社品牌事业部主任、主编、记者,重庆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重庆市教委关工委工作团专家,教育部关工委“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德育读本”资深编辑。第三届“重庆市优秀科普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被重庆市委宣传部授予重庆“最美科普志愿者”称号,被《重庆科技报》誉为“扎根基层的科普作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林雪涛
- 职业:编辑,记者,媒体人,教育学者
- 毕业院校: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 主要成就:重庆市纪念新中国语言文字工作60周年徵文一等奖
重庆市科普工作理论研讨二等奖
重庆市首届科普文艺作品创作“入围奖”
重庆市公共图书馆讲座展览联盟巡讲专家
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
重庆最美科普志愿者 - 科普荣誉:重庆市优秀科普作家
- 出版荣誉:《课堂内外》创刊35周年优秀编辑
- 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教育传播、文学创作
- 编着:《麻辣阅读》
- 专着:《教育数字出版编辑论》
文学创作
代表作品 | 类别 | 发表报刊 |
---|---|---|
靳玉乐,从少年才俊到学界权威 | 文学 | 《中国西部》杂誌 |
依恋数学 | 文学 | 《数学教学通讯》杂誌 |
青春期的天使与魔鬼 | 文学 | 《第二课堂》杂誌 |
做好成功的加法 | 文学 | 《新高考》杂誌 |
舌尖效应:方寸之间举步维艰的尴尬与纠结 | 文学 | 《创新作文(高中版)》杂誌 |
校园捉“鬼” | 文学 | 《小溪流》杂誌 |
发现“地球”,为何仅差一步? | 科普 | 《国中全科导学》杂誌 |
命运坎坷的冥王星 | 科普 | 《智慧数学》杂誌 |
校服的纠结与情结 | 科普 | 《课堂内外(国中版)》杂誌 |
低碳,为地球给力 | 科普 | 《科学FANS》杂誌 |
林雪涛:高考作文创新写作 | 教育 | 《高考金刊》杂誌 |
最佳“考场状态”让你如虎添翼 | 教育 | 《高考金刊》杂誌 |
开放胸襟体验成长——课堂内外走进重庆市行知学校的教育故事 | 教育 | 《课堂内外(教师版)》杂誌 |
参编图书
1、主编《麻辣阅读》(重庆出版社,2011)
2、《魅力语言》(重庆出版社,2011)

3、教育部关工委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2011-2012读本《文明美德 伴我成长》(重庆出版社,2011)
4、教育部关工委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2010-2011读本《光辉的旗帜》(重庆出版社,2010)
5、《震撼时代的精彩演讲(境内篇)》(重庆出版社,2012)
讲座活动
心理成长发展讲座

新华网重庆频道、腾讯·大渝网报导:“重庆首届青少年近视防控暨健康成长公益讲坛”在南岸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青少年教育专家林雪涛主编首先进行了《青少年儿童人格发展与能力培养》的精彩演讲,生动有趣的案例及精彩的互动引来孩子和家长阵阵掌声和欢笑声。
教师培训讲座
厦门市思明区教育网站报导:林雪涛为厦门市思明区前埔南区国小新基础生态圈的7所共生学校的教师作了主题为《让教师成为教育家——教研论文写作与发表》的专题讲座。
高考作文讲座
光明网、《鹤城晚报》报导: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黑龙江省重点中学)邀请《课堂内外》杂誌社专家为高三学生举行“决胜高三·成就自我”校园公益讲座。林雪涛为高三学生讲授高考作文写作的“秘笈”。
林雪涛在重庆图书馆做全民阅读讲座

《湖北日报农村版》(《农村新报》)、湖北教育新闻网报导:《课堂内外》知名专家林雪涛来到利川市毛坝镇民族初级中学,为800余名师生写作文支招。林雪涛从“真情实感、语言升华、微博救命、匠心独运”四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把作文写得生动有趣、与众不同。
重庆市荣昌县教育网报导:课堂内外杂誌社专家林雪涛走进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重庆市重点中学),为全校1000多名高三学子作了以创新作文写作和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剖析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华中师範大学来凤附属中学林雪涛讲授高考

重庆市华蓥中学网站报导:重庆市华蓥中学(重庆市重点中学)邀请林雪涛就高考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编制题目、如何入题、如何写作等方面给学生支招。
重庆市大江中学网站报导:林雪涛在重庆市大江中学为高三学子举办高考作文讲座。他以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思维、丰富的示例、幽默的语言解读了高考作文的构思与立意、语言与表达、思路与素材,赢得了400余学生经久不息的掌声。
新闻写作讲座
林雪涛在西南政法大学为套用法学院团记者团培训新闻写作。培训会由套用法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办,记者团承办,在博学楼进行。套用法学院院团委书记冯成辰老师,学生会副主席罗映秋、向军同学出席,记者团、编辑部、宣传部新成员参加培训。
《课堂内外》编辑林雪涛做客西南政法大学毓才楼,为套用法学院学生会记者团、摄影团新成员传经解道。院团委书记孙莹、学生会主席出席了大会。 深入浅出的讲解穿插了幽默生动的例子,新闻写作鲜活起来。
林雪涛应邀参加西南政法大学套用法学院团委宣传工作交流会,对套用法学院团委宣传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交流会在学校校毓才楼举行,参加交流会学习的人员包括:院团委主要干部,记者团、摄影团成员,各团总支、团支部宣传委员以及新闻爱好者。交流会由法学二学位2010级团总支干部张凌飞同学主持。套用法学院团委书记张艳娣老师出席交流会并发言。
读书文化讲座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网、眉山广播电视报、眉山市教育体育局报导:“书香眉山·东坡讲堂”特别邀请《课堂内外》杂誌主编、重庆市优秀科普作家林雪涛为师生作了题为“在阅读中启迪”的专题讲座。林老师围绕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方法讲述了自己的感悟,到场师生频频互动、气氛热烈。眉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曲红、东坡中学办学共同体领导及师生450余名人参加活动。
科普讲座
2014年11月,林雪涛在重庆大学城人民国小主讲科普讲座《一本杂誌的诞生》,学校300余师生参加,卞小娟校长主持。 2012年5月9日,林雪涛在重庆市行知学校做科普人文专题讲座《探秘太阳系“八大行星”:它们的科学与人文》。学校2-6年级学生200余人聆听了讲座。学校舒灿校长和周边国小领导出席活动。
林雪涛在重庆市科普工作理论研讨会上发言

社会活动
2010年12月24日,四川省荣县望佳镇学校举行“与希望同行”主题留守学生联谊活动着。荣县教育局、关工委、旭阳镇、双石镇、鼎新镇片区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支教团及望佳镇学校师生120多人参加了。重庆市“课堂内外”杂誌社编辑、《温暖留守的孤寂》专题片编导林雪涛向留守学生赠送了《课堂内外》国中段系列期刊。
林雪涛在重庆能源职业学院讲党课

2012年5月,在重庆能源职业学院任特约党课教师,为该校第五届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第一讲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第二讲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纪律和作风。
学术研究
林雪涛,韩鹏.“技术-艺术”:微课製作的融合与突破[J].教学与管理,2014(36):142-144.
林雪涛,王昧红.从民众路线看青少年媒体的全面客群观——《课堂内外》“服务三亿青少年”的理念与实践[J].青年记者,2014(29):42-43.
林雪涛,杨婷.移动支付安全:电子商务平台安全问题核心[J].科技传播,2014(17):246-247.
林雪涛.传媒型科普基地新媒体传播研究——以课堂内外杂誌社为例[J].传媒,2014(17):48-49.
林雪涛,卞小娟.MOOCs:程式教学和掌握学习的智慧型突破——“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运用的意义与思路[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9):32-33.
林雪涛,简渠.云学习:4G时代数位化学习的新範式[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4):17-20.
李公文,林雪涛.青少年网路移动学习新範式[J].继续教育研究,2013(10):55-56.
张建,林雪涛.3G时代手机媒体的审美特徵[J].新闻界,2011(3):40-42,52.
林雪涛.符号学视阈下的报刊正文字型传播效果及套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4-146.
林雪涛,张建.《画皮》民族性和现代性元素的运用及审美[J].电影文学,2008(2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