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段文波(《现代法学》副主编)

段文波(《现代法学》副主编)

段文波(《现代法学》副主编)

段文波,1979年10月出生,男,汉族,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段文波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979年10月
  • 性别:男

教育背景

1997-2001年,西南政法大学刑事司法系(现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1-2004年,西南政法民事诉讼法硕士研究生,师从廖中洪教授,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4-2007年,重庆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师从陈刚教授,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年-,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教研室工作。
2008年5月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8年9月评为副教授。
2009年5月至11月在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室挂职锻鍊。
2009年9月任教研室副主任,支部书记。
2013年9月评为教授。
2014年6月评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社会兼职与荣誉:
v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v 《现代法学》副主编
v 比较民事诉讼法研究中心主任
v 西南政法大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v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v 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v 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
v 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
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专着类二等奖。
曾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商研究》、《法学评论》、《法律科学》、《法制与社会发展》、《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现代法学》、《政治与法律》等期刊报纸发表文章五十余篇。专着、译着、合着7本;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3项。
科研成果列表
v 论文成果
1. 《庭审中心视域下的民事审前準备程式研究》,《中国法学》,CLSCI,独着,2017年第6期。
2. 《起诉条件前置审理论》,《法学研究》,CLSCI,独着,2016年第6期。
3. 《我国庭审阶段化构造再认识》,《中国法学》,CLSCI,独着,2015年第2期。
4. 《一体化与集中化:口头审理方式的现状与未来》,《中国法学》,CLSCI,独着,2012年第6期。
5. 《起诉程式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前景》,《中外法学》,CLSCI,独着,2015年第4期。
6. 《德日必要共同诉讼“合一确定”概念的嬗变与启示》,《现代法学》,CLSCI,独着,2016年第2期。
7. 《程式保障第三波的理论析解与制度安排》,《法制与社会发展》,CLSCI,独着,2015年第2期。
8. 《预决力批判与事实性证明效展开:已决事实效力论》,《法律科学》,CLSCI,独着,2015年第5期。
9. 《日本重複起诉禁止原则及其类型化析解》,《比较法研究》,CLSCI,独着,2014年第5期。
10.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理论解析》,《法商研究》,CLSCI,独着,2013年第5期。
11. 《论民事一审之立案程式》,《法学评论》,CLSCI,独着,2012年第5期。《民事一审立案程式争议辨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1期转载。
12. 《事实证明抑或法官裁量:民事损害赔偿数额认定的德日经验》,《法学家》,CLSCI,独着,2012年第6期。
13. 《民事裁判构造论:以请求权为核心展开》,《现代法学》,CLSCI,独着,2012年第1期。
14. 《德国法律适用突袭问题之对策与启示》,《法律科学》,CLSCI,独着,2011年第6期。
15. 《日本民事诉讼法上部分请求学说与判例评说》,《环球法律评论》,CLSCI,独着,2010年第4期。
16. 《请求权竞合论:以诉之选择性合併为归宿》,《现代法学》,CLSCI,独着,2010年第5期。
17. 《要件事实理论下的主张责任,《法学评论》,CLSCI,独着,2006年第5期。
18. 《略论主张责任与证明责任的相互关係》,《法学评论》,CLSCI,合着(第二作者),2008年第3期。
19. 《民事程式视角下的同案不同判》,《当代法学》,CSSCI,独着,2012年第5期。
20. 《构建我国民事诉讼中间判决制度论—对德国和日本民事中间判决制度的借鉴》,《政治与法律》,CSSCI,独着,2009年第10期。
21. 《The Existence and Abolishment of Burden of Proof Borne by Claimant-Taking the Ultimate Facts of Unjust Enrichment as an Example》,《CHINA LEAGL SCIENCE》(《中国法学》英文版),独着,2009年第3期
22. 《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论争及启示》,《政治与法律》,CSSCI,合着,2007年第6期。
23. 《Indirect Enforcement System》,《CHINA LEAGL SCIENCE》(《中国法学》英文版),合着(第一作者),2011年第1期。
24. 《共有财产涉讼类型化析解》,《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独着,2016年第2期。
25. 《美日民事诉状比较及借鉴》,《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独着,2012年第2期。
26. 《要件事实理论下的攻击防御体系——兼论民事法学教育》,《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独着,2012年第4期。
27. 《证明标準再论——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则73条质疑》,《河北法学》,合着(第二作者),2006年第8期。
28. 《德国表见证明理论在医疗诉讼证明责任分配中的运用》,《政治与法律》,CSSCI,合着(第二作者),2007年第4期。
29. 《日美现代型诉讼比较》,《社会科学研究》,CSSCI,独着,2007年第1期。
30. 《民事要件事实与民事证明责任分配》,《学海》,CSSCI,独着,2006年第5期。
31. 《利益衡量与要件规制:美国民事证明责任理论与启示》,《南京社会科学》,CSSCI,独着,2009年第3期。
32. 《证据保全的性质重识与功能再造》,《南京社会科学》,CSSCI,合着,2017年第5期。
33. 《协动主义的理论之维》,《中国海洋大学学报》,CSSCI,独着,2012年第3期。
34. 《间接反证——事实认定中的效用论》,《宁夏大学学报》,CSSCI,独着,2008年第3期。
35. 《诉讼资料提出失权制度之德日比较与启示》,《浙江社会科学》,CSSCI,独着,2010年第7期。
36. 《民事诉讼制度目的与裁判构造》《南京社会科学》,CSSCI,独着,2010年第9期。
37. 《日本口头审理方式的历史变迁》,《宁夏社会科学》,CSSCI,独着,2009年第1期。
38. 《美国民事诉讼标的内涵的变迁 —以诉讼方式的发展为主线》、《学海》,CSSCI,独着,2009年第2期。
39. 《协动主义下的审理契约论》,《宁夏社会科学》,CSSCI,独着,2010年第4期。
40. 《民事证据限制契约论》,《新疆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独着,2010年第3期。
41. 《要件事实与作为裁判规範的民法》,《学术论坛》,CSSCI,合着(第二作者),2007年第1期。
42. 《主张证明责任视角下的民法:以不当得利为切入点》《暨南学报》,CSSCI,合着(第二作者),2011年第3期。
43. 《两大法系民事诉讼构造论》、《宁夏大学学报》,CSSCI,独着,2009年第4期。
44. 《民事要件事实与民事判决书改革》,《学海》,合着(第二作者),CSSCI,2007年第1期。
45. 《裁判逻辑与实定法秩序之维护——要件事实论纲》,《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
46. 《<民事诉讼法>修改应当关注作为证据的当事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47. 《德国独任法官制度改革与启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合着(第一作者),2016年第1期。
48. 《要件事实理论:兼论民事法学教育》,《西南交通大学学报》,CSSCI扩展版,独着,2012年第3期。
49. 《美国民事诉讼中的释明》,《比较民事诉讼法论丛》,田平安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
50. 《日本民事诉讼体制发展简史》,《比较民事诉讼法》,陈刚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
51. 《日本新民事诉讼法》,译,《比较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卷。
52. 《论裁判和解制度》,译,《比较民事诉讼法》,陈刚主编,法制出版社,2006年卷。
53. 《日本新民事诉讼规则》,译,《比较民事诉讼法》,陈刚主编,法制出版社,2006年卷。
v 专着译着
1. 《规範出髮型民事判决构造论》,法律出版社,独着,2012年。
2. 《诉讼法学方法论——中村民事诉讼理论精要》,合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
3. 《要件事实理论视角下民事案件证明责任分配实证分析》,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
4. 《自律型社会与正义的综合体系》,合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
5. 《典型婚姻家庭案件诉讼证据运用》,合着,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
6. 《侵权损害赔偿典型案件诉讼证据运用》,合着,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7. 《民事诉讼体制比较研究》(法务部课题),合着,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
v 科研项目
1. 主持2015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迈向制度理性的民事庭审阶段化构造研究。课题号:15XFX012。
2. 主持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纠纷解决研究--基于西部十个社区的调查。课题号:11XFX026。
3. 主持2015年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立案登记制:西方经验与中国图景。课题号:CLS(2015)C87。
4. 主持2011年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纠纷解决体系研究。课题号:CLS(2011)C04。
5. 主持2014校级重大专项:我国民事庭审阶段化构造再认识。课题号:2014XZZD-001。
6. 主持2011年重庆市教委专项任务课题:重庆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纠纷解决实证研究。课题号:11SKC10。
7. 主研2009年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中国检察监督制度研究。课题号:CLS-C0929。
8. 主研2010年重庆市教委重点项目: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9. 主研201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司法规则制定权的基本理论与制度建构研究。课题号:13CFX050。
10. 主研2012年校级青年项目:迈向制度理性的民事审前程式研究。
11. 主研2004年法务部一般项目:民事诉讼体制研究。课题号:04SFB2026。
12. 主研2008年重庆社科青年项目:民事再审原理及程式构造。课题号:2008-NFX01。
13. 主研2006年教育部课题:民事诉讼立法体例及法典编纂比较研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