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宏(优秀志愿者徐宏)
徐宏,优秀志愿者。现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机关团委书记 。兼任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项目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北京市青联委员、“青年之声”志愿服务联盟专家。1997年起从事志愿服务,2008年当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曾获得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青团干部、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优秀志愿者、北京十大志愿者提名奖等称号。入选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画、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春芽计画”。入选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徐宏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职业:医生
- 专业:医院管理
- 执业地点:中日友好医院
- 获得荣誉: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8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宣传处)副主任、直属机关团委书记。作为卫生健康战线青年志愿者的优秀代表。
传递北京奥运会火炬

1997年起,他21年如一日投身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坚定的践行者、传播者,也是志愿工作优秀的组织者、研究者。他曾在抗击非典、北京奥运等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发挥了骨干志愿者作用。
2008年,作为优秀志愿者代表,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在祖国的西部城市——喀什传递了奥运火炬。
他曾作为中日友好医院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带领协会先后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优秀个人奖,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组织贡献奖、优秀项目奖、优秀志愿者奖,中国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首批示範项目,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荣誉。成功申请北京市温暖基金会2014年职工公益孵化项目资金资助、北京市2014年使用市级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资助等3项政府购买项目。先后参加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能力建设系列培训之“春芽计画”公益实践项目管
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20周年访谈

理培训课程、北京青年志愿者组织管理型人才高级培训班、团中央助残阳光行动和关爱农民工子女项目骨干人员培训班,入选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画,学习先进理念和实践技能。
2018年5月,入选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研究方向
志愿服务(医务志愿服务,医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医院管理
社会兼职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项目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
“青年之声”志愿服务联盟专家
北京市青联委员
主要获奖
2011-2013年度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青团干部
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
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
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优秀志愿者
北京十大志愿者提名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建设年徵文活动优秀奖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读书与实践”徵文活动二等奖
2008年人民网优秀论文奖
2007中国信用共建优秀论文奖
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我与奥运”徵文比赛一等奖
发表论文
《我院推进党务公开的实践初探》,《中日友好医院学报》(科技核心)2011年6月
《试论医院党的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中日友好医院学报》(科技核心)2011年6月
《高校学生门诊输液心理护理分析与对策》,《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中日友好医院<院报>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中日友好医院学报》(科技核心)2013年8月
《关于在医院志愿服务中推行项目管理的探讨》,《中国医院》(科技核心)2013年10月
《项目管理在医务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套用和思考》,《中国社会医学杂誌》(科技核心)2014年2月
《志愿奥运 有我一个》,收入《我参与了北京奥运徵文集》一书(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从资源分配角度看医疗正义的道德困境与出路》,收入《中央国家机关读书与实践徵文精选:读书与实践》一书(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编,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亚运网球 邮票传承》,《网球天地》,2010年11月
《方寸中的亚运会网球运动》,《集邮博览》,2010年11月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百人工程”学者调研课题项目,编号07AgZH078)(排名第五)
着作译作
《辛育龄行医之路》(北京出版社,2010年8月),执行主编,获2011年首都医药卫生系统文化建设创新成果奖
人物评价
徐宏是医疗卫生系统青年志愿者的优秀代表,从事志愿服务工作20年,服务时间数万小时,不仅是志愿服务精神坚定的实践者、传播者,也是志愿服务工作优秀的组织者、研究者。
他始终把志愿服务视为崇高的事业,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激扬青春、实现梦想;他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毕生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倡导“生命不息,志愿不止”;他十余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参与志愿服务,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更在北京奥运、抗击非典、甲流防治等重大事件中表现突出,充分发挥了骨干志愿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