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研究

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研究

《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研究》通过对我国网路人格权保护的现状、侵权责任法发展趋势、网路人格权个性特徵、国外法律回应与趋势、国区域网路上人格权侵权现象之成因、利益攸关方利益冲突与平衡、侵权责任及分担机制的理想构建、基于技术模式及权利类型的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类型化研究的讨论,试图廓清网路环境下人格权权利保护与侵权救济所涉及的三方主体--网路服务提供者、权利人和网路用户--之间在特定的网路技术模式之下的权利状态与法律责任。《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研究》提出,网路环境下人格权保护与侵权责任应当在多元利益与价值平衡的基础上,兼顾保护人格权权利人、网路用户及网路服务商各自的人格权、表达自由权及产业发展权,充分把握把握我国在网路环境与网路文化中的现实国情,客观尊重此类案件在"技术性"与"精细化"方面的个性需求与法品性格,採用近期改良与远期重构相结合的修法路径,为我国侵权责任法在网路环境下人格权保护与侵权责任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充分的理论準备与智力支持。

基本介绍

  • 书名: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研究
  • 作者:陈昶屹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276页
  • 开本:16
  • 品牌:北京大学出版社
  • 外文名:A Study on the Tort Liability of Personal Rights on Cyberspace
  • 类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25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301242254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研究》的研究为我国侵权责任法在网路环境下人格权保护与侵权责任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充分的理论準备。

作者简介

陈昶屹,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复兴路法庭副庭长。先后获得北京市法院系统"审判业务标兵"、"双优法官"、"政法系统青年十杰"等多项荣誉称号。曾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政协报》等发表文章百余篇。

图书目录

导论 问题与思路
第1章 网路人格权保护与侵权责任架构的信息化与精细化趋势

11 网上侵权的信息化扩张趋势:技术带来的法理与规则变革

111 技术对法律概念的升级与更新:网路与网上侵权的界定

112 网路对传统侵权行为範式的冲击:网上侵权与传统侵权

行为的区别

113 网路技术带来的法理与规则之困

12 网路人格权保护的精细化趋势:在差异性中把握权利个性

的品格

121 网路环境下的人格权:衍生法律概念的一般解析

122 网路人格权的特殊法律品格:与传统人格权比较的差异

123 网路人格权保护的个性品格:与网路着作权保护的差异

性比较

13 网路人格权保护的实证状态:技术与传统的碰撞与融合

131 网路人格权保护的司法沿革:近十余年经典案例的回顾

132 实证状态与修正方向:五十余个经典样本的问题提炼
第2章 网路人格权保护制度域外流变与比较法考察

21 美国法上的网上侵权规定考察

211 网上侵权规则的流变:从严格责任到过错责任

212 网上侵权规则的“二元体系”:网路诽谤与数字着作权侵权

213 网上侵权的规则借鉴:操作规则与通用规则

22 欧盟及德英主要国家的网上侵权规定考察

221 欧盟法上的网上侵权规定考察

222 欧盟内主要国家的网上侵权规定考察

223 小结

23 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网上侵权规则考察

24 比较法考察的分析与结论
第3章 网路人格权侵权的法社会学原因与多元价值体系冲突

31 网路人格权侵权的法社会学原因

311 社会经济背景层面的成因

312 社会交流机制层面的成因

313 网路道德舆情层面的成因

314 社会集体心理层面的成因

32 网路人格权侵权法律关係中的多元价值冲突

321 网路人格权保护所考量的多元价值维度

322 多元利益的紧张关係与价值选择困境

33 多元价值冲突下的中间服务商责任

331 中间服务商责任承担与风险分担的理论分析

332 限制中间服务商责任承担与风险分担的价值衡量
第4章 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理想模式一般规则研究

41 侵犯网路人格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与注意义务体系

411 侵犯网路人格权行为的过错责任原则

412 网路服务商、网路用户及被侵权人之义务体系

42 网路人格权侵权行为类型与侵权责任样态体系

421 建构网路人格权侵权行为类型的细分体系

422 建构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形态体系

43 网路人格权侵权之责任方式特殊化与特殊化责任方式

431 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方式概述

432 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的传统责任方式适用

433 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的特殊责任方式
第5章 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类型化研究(一):网路技术(服务)

模式下的侵权责任特则

51 网路服务商及网路技术类型概述

511 网路行业中的网路服务商类型介绍

512 具有法律意义的网路服务商类型分类及意义

513 具有法律意义的网路技术类型分类及意义

514 路径反思:技术类型化与规则体系化的冲突与协调

52 网路信息(内容)服务模式下的网路人格权保护与网路服务商

责任

521 网路信息服务的技术原理与运行现状

522 网路信息服务提供者侵权行为类型与网路人格权侵权

责任保护

523 网路信息发布中设链行为的侵权责任认定

53 网路技术服务模式下的网路人格权保护与网路服务商责任

531 电子公告服务模式下的网路人格权保护与网路服务商

责任

532 即时通讯服务模式下的网路人格权保护与网路服务商

责任

533 搜寻连结服务模式下的网路人格权保护与网路服务商

责任

54 限禁性网路技术类型下的网路人格权保护与网路服务商责任

541 限禁性网路技术类型的技术原理与运行现状

542 限制性网路技术类型下的网上人格权保护与侵权责任

543 禁止性网路技术类型下的网上人格权保护与侵权责任
第6章 网路人格权侵权责任类型化研究(二):权利谱系下的侵权

责任特则

61 名誉权的网上权利保护与侵权责任

611 名誉权与名誉侵权概述

612 网上侵犯名誉权的特点与争议

613 网路言论自由与网路名誉权保护

614 网路“爆料”与匿名交流语境下网路名誉权的保护

615 网路服务商在网民侵犯他人网路名誉权时的侵权

责任承担

62 隐私权的网上保护与侵权责任

621 隐私与隐私权概述

622 网路隐私权侵害与保护的特点

623 “网路倾诉”与隐私权益保护

624 “人肉搜寻”与个人隐私权益保护

63 肖像与姓名的网上权益保护与侵权责任

631 肖像及姓名权益概述

632 网路肖像权及姓名权特殊性与侵权行为特徵

633 网路肖像权及姓名权的权益保护及侵权责任
第7章 完善网路环境下人格权保护与侵权责任的立法模式与

路径选择

71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网路侵权规定的检视与评析

711 现行“网路着作权解释”的检视与评析

712 《信息网路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检视与评析

713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则检视与评析

72 网路人格权保护与侵权责任规则的立法模式与路径选择

721 美欧保护模式与路径选择之本土化拷问

722 网上侵权责任统一立法模式之改良与修正的路径选择

723 网上侵权普通法与单行法结合模式之路径选择
结 语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