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新闻传播与媒介法治年度研究报告

新闻传播与媒介法治年度研究报告

新闻传播与媒介法治年度研究报告

《新闻传播与媒介法治年度研究报告(2014)》为中国人民大学年度研究报告系列之一。全书围绕新闻传媒与法制的关係展开,通过透视年度若干重大热点传媒事件,从新闻传播法的角度评析事件影响与存在的法律问题,并对新闻传播法制的现状和未来阐发完善建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新闻传播与媒介法治年度研究报告
  • 外文名: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Media Rule of Law Annual Report 2014
  • 开本:16
  • 作者:陈绚、张文祥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300191983
  • 页数:214页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新闻传播与媒介法治年度研究报告(2014)》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陈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伦理学、传播法、传播伦理思想方法论、新闻传播与社会价值观变迁、传播法比较研究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等多项研究,已出版论着及教材多部,主要有《辉煌历程——共和国60年文化发展》、《新闻道德与法规——对媒介行为规範的思考》、《广告道德与法律规範教程》、《大众传播法规案例教程》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张文祥,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大众传媒法博士、主任记者、律师。曾在新闻媒体工作20年,兼具媒体法务工作经验,两次参评中国新闻奖。主要研究领域为大众传媒法、中外传媒制度比较、传媒产业制度、媒介伦理、网路传播。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媒体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国大众媒介法体系化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当代传播》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
李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昌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法与社会变迁、网路传播法、政治传播等。在《国际新闻界》、《中国出版》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图书目录

一、传媒管理制度与传媒变革
中国新闻传媒的历史使命 ———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解读
刑案报导的规则与内容标準 ———新《刑事诉讼法》对新闻媒体报导的影响
报刊转企改制与传媒产业化 ———全国96.5%非时政类报刊完成转企改制
中国网际网路新闻管理制度 ———人民网上市与网路新闻採访许可权制
信息网路传播权保护与网路产业发展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路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传媒与公权力行使
司法与新媒体的互动 ———对薄熙来案庭审微博直播的考察
新闻发言人:披露信息还是封锁讯息 ———罗昌平微博举报
三、传媒与公民权利保护
网路着作权与传统媒体转型 ———从“作家维权联盟诉百度文库侵权”等四案件谈起
网路言论的责任追究 ———打击网路谣言专项行动、“两高”司法解释及热点事件分析
记者微博的公私界分与使用规则 ———对两起记者微博事件和记者微博言论的解析
孔庆东与关凯元名誉权案中的法律问题
四、媒介监督与企业责任
媒体监督企业的角色与尺度 ———《京华时报》对农夫山泉水质标準的批评报导
五、媒介规範与内容管理
网路实名制与匿名表达权的保护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网路信息保护的决定》
“限娱令”升级 ———《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
江苏教育电视台被广电总局勒令停播整顿看电视节目低俗化
六、记者权利与职业準则
社会公众人物隐私与利益驱动下的传媒 ———从“腾讯娱乐追堵截停王菲车辆并强行採访”谈起
新闻真实性与媒介价值观 ———《中国青年报》刊登文章追忆韩亚航空事故遇难者
记者权利与社会转型 ———以《新快报》陈永洲事件等为例

编辑推荐

《新闻传播与媒介法治年度研究报告(2011-2012)》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一、传媒管理制度与传媒变革
中国传媒的政治经济学纲领
十七届六中全会举行并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档案
变与不变的意涵
从《出版管理条例》第二次修订看我国新闻出版行政管理制度
广播电视内容政府规制的边界
“限广令”的比较分析
微博实名制的正当性与合宪性
对《北京市微部落格发展管理若干规定》的分析与思考
二、传媒与公权力行使
政府信息公开
从“7·23”温州动车事故看微博传播对政府权力行使的影响
网路曝光改变中国反腐格局
“微笑局长”使官员生活作风不再是个人问题
民间借贷的法律困境与舆论聚焦
吴英非法集资案
民意与司法:难解的题
对药家鑫案中网路舆论的梳理与思考
三、传媒与公民权利保护
文艺评论(批评)与侵犯名誉权的边界
范曾诉郭庆祥名誉侵权案
微博第一案与网路言论标準
金山安全公司诉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
信息自由与网路着作权保护
百度文库着作权纠纷
四、媒介监督与企业责任
媒介监督不能蜕变为“寻租”
达文西家具事件
舆论监督与行政问责
毒胶囊事件
五、记者权利与职业準则
记者职务权利及其保障困境
从记者报导陕西天价烟事件被停职一事谈起
路人的冷漠与媒体的狂欢
从“小悦悦事件”看媒体的角色偏差和社会责任
“最残忍的採访”与中国新闻伦理
犯罪新闻报导中的受害人保护
假新闻治理之困
对“严防”虚假新闻的行政管理规範和道德準则的分析
六、网路内容审查与网际网路自律
发微博与封微博的博弈
以“微博被封第一案”为分析对象
网际网路审查还是自律?
对新浪微博社区规则的解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