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新课程国小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

新课程国小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

《新课程国小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4年级)》主要内容简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学生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学习应培育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学习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

基本介绍

  • 书名:新课程国小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
  •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 页数:147页
  • 开本:16
  • 品牌:上海远东出版社
  • 作者:田荣俊
  • 出版日期:2011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47602560 

内容简介

《新课程国小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训练(4年级)》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一、形声同音正确区分
——正确区分形近字与同音字/1
【学习导引】/1
【想想练练】/2
二、语言精华理解含义
——正确理解成语的内在意义/6
【学习导引】/6
【想想练练】/7
三、学会标点句式清楚
——準确了解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10
【学习导引】/10
【想想练练】/11
四、正确区分鉴别病句
——学会正确修改病句/14
【学习导引】/14
【想想练练】/15
五、词语归类运用自如
——词语的分类/19
【学习导引】/19
【想想练练】/20
六、句式互改、意思不变
——正确改写“把”字句和“被”字句/26
【学习导引】/26
【想想练练】/26
七、熟读诗句通用古今
——正确理解古诗句的意思/32
【学习导引】/32
【想想练练】/33
八、理解词义正确表达
——学会理解词义造句/37
【学习导引】/37
【想想练练】/38
九、讲究次序通畅明白
——学会把句子整理通顺的方法/43
【学习导引】/43
【想想练练】/44
十、理解含义正确运用
——正确理解词语的不同含义/51
【学习导引】/51
【想想练练】/52
十一、区别多音细心辨析
——学会正确区分多音字/56
【学习导引】/56
【想想练练】/57
十二、抓住关键体会内心
——学会抓关键字体会人物的
内心/63
【学习导引】/63
【想想练练】/64
十三、比喻天空生动无穷
——学会写比喻句/66
【学习导引】/66
【想想练练】/66
十四、理上下文解词语意
——学会联繫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的
方法/73
【学习导引】/73
【想想练练】/74
十五、注意读音巧用叠词
——学会正确使用叠词的方法/79
【学习导引】/79
【想想练练】/79
十六、感受故事理解寓意
——学会正确理解寓意的方法/84
【学习导引】/84
【想想练练】/85
十七、抓住中心统领全文
——正确认识中心句的特殊作用/90
【学习导引】/90
【想想练练】/91
十八、学会修饰具体生动
——学会使用修饰语/94
【学习导引】/94
【想想练练】/94
十九、浓缩精华抓住要点
——学会缩句/97
【学习导引】/97
【想想练练】/98
二十、拟人修辞正确生动
——正确认识拟人句/102
【学习导引】/102
【想想练练】/103
二十一、引领过渡体验效果
——正确认识过渡句的作用/107
【学习导引】/107
【想想练练】/108
二十二、学会音序扫除障碍
——学会用音序查字法理解字义
的方法/111
【学习导引】/111
【想想练练】/112
二十三、总分逻辑理解句式
——正确认识总分段式/117
【学习导引】/117
【想想练练】/118
二十四、总结概括理解全文
——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落
大意/122
【学习导引】/122
【想想练练】/123
二十五、直接问接说法明确
——学会直接陈述与间接陈述的
互换/129
【学习导引】/129
【想想练练】/130
参考答案/133

序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学生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学习应培育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学习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学生必须具有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这里谈的习惯,即指能力而言。叶老把语文能力看做“生活的能力”,也就是“新大纲”所提的学习语文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总之,要达到使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还明确指出知识和能力的关係。知识是必要的,通过理解获得知识;理解知识之后,还必须通过语文实践形成语文能力。知识和能力的关係,一是出发点——知;一是终极点——行。由知到行,必须经过理解和训练。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