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国小语文质量目标手册·6年级下册

国小语文质量目标手册·6年级下册

国小语文质量目标手册·6年级下册

《国小语文质量目标手册·6级下册》是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窦桂梅。

基本介绍

  • 书名:国小语文质量目标手册·6年级下册
  • 作者:窦桂梅
  • 原版名称:国小语文质量目标手册·6年级下册
  • ISBN:9787540852641
  • 页数:148页
  •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
  • 开本:16
  • 读者对象:10-12岁

内容简介

《国小语文质量目标手册·6年级下册》主要内容包括:一手好字,一、质量依据,二、质量目标,(一)正确,1.识字,2.写字,(二)规範,1.识字方法,2.写字方法,3.用眼环境,4.用眼习惯等等。

媒体评论

每学期,拿到《手册》的一刻,我都如同领到了最喜爱的语文书一般兴奋《手册》就像河岸,规範了我们这条小河,让我们流得更远……
——一位学生
几年来,我们每次开学初都能拿到一份《手册》,这样我们就对这学期的语文学习有了计画。比如“一篇好文章”部分,分别就读书和写作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还安排了一些练习和评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读书和思考,、在读书积累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文章写作方法和要求。我们家长根据相应的要求,就能具体了解孩子的作文水平,查漏补缺,帮助提高。
——一位家长
《国小语文质量目标手册》、课堂、教师,这三者是联繫紧密的结合体,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手册》是教师深耕课堂的果实,《手册》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臂膀。、教师是连线《手册》和课堂的桥樑。在深耕课堂,提炼《手册》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了,教育思想跟进了,教育智慧飞扬了……对于刚步入教育领域的新教师来说,《手册》可以说是他们儘快融入角色的指路灯,其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
——一位教师

作者简介

窦桂梅,全国着名特级教师,在读博士。先后被评为全国模範教师、全国师德标兵,提名“十杰”教师,并获得“建国六十年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家”等称号。个人学术研究成果从“三个超越”的实践到“主题教学”的构建,以及主题教学思想下研发实践的课例、校本课程,在全国产生极大的影响。曾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在人面大会堂接受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也曾作为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人,在人民大会堂作过《为生命奠基一一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的专题报告。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多种核心期刊发表主题教学课例以及经验理论;应邀在中央电视台等多种媒体中介绍相应教学思想与实践效果。发表文章多篇。先后出版《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优秀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听窦桂梅老师讲课》《窦桂梅的阅读课堂》《跟窦桂梅学朗读》《玫瑰与教育》等多本个人专着。

图书目录

一手好字
一、质量依据
二、质量目标
(一)正确
1.识字
2.写字
(二)规範
1.识字方法
2.写字方法
3.用眼环境
4.用眼习惯
(三)美观
1.姿势
2.字型
三、实施策略
(一)正确
1.识字
2.写字
(二)规範
1.看
2.说
3.写
(三)美观
1.笔画
2.结构
四、质量评价
第三学段写字评价标準
五、相关附属档案
附属档案1:本册重点掌握的词语
附属档案2:课内积累的词语
附属档案3:课外积累的成语
附属档案4:识字小贴士
一副好口才
一、质量依据
二、质量目标
(一)倾听
1.习惯
2.能力
(二)表达
1.朗读
2.表述
(三)应对
1.方法
2.能力
三、实施策略
(一)倾听
1.方法
2.内容
(二)表达
1.朗读
2.演讲
(三)应对
1.方法
2.内容
四、质量评价
五、相关附属档案
附属档案1:朗读测评内容例举
附属档案2:演讲测评内容例举
附属档案3:演讲题目例举
附属档案4:交际故事例举
附属档案5:交际题目例举
一篇好文章
读懂一篇好文章
一、质量依据
二、质量目标
(一)理解
1.阅读数量
2.阅读方法
3.阅读习惯
(二)统整
1.认识结构
2.把握文体
3.概括内容
(三)评鉴
1.句读特点
2.文学常识
3.表达样式
三、实施策略
f一)理解
1.提取信息
2.推理信息
’(二)统整
1.理清情节
2.把握内容
3.笔记积累
4.连结生活
(三)评鉴
1.比较分析
2.联想想像
3.探究写法
四、质量评价
(一)过程评价
1.课内阅读
2.阅读活动
(二)期末评价
1.课内阅读
2.阅读活动
五、相关附属档案
附属档案1:推荐阅读名家名篇
附属档案2:推荐的必读、选读书目
附属档案3:阅读活动例举
能写一篇好文章
一、质量依据
二、质量目标
(一)积累
1.相关知识
2.积累方法
3.习惯养成
(二)观察
1.相关知识
2.观察方法
3.习惯养成
4.观察能力
(三)运用
1.相关知识
2.运用能力
三、实施策略
(一)积累
1.生活积累
2.活动积累
……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